以人为本视域下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2016-03-15谢翾
谢 翾
(1.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2.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以人为本视域下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谢翾1,2
(1.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2.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相互规定性,对其关系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决定着社会有机体的健康状态。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把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这个点上,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人的发展,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人的发展是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根本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以人为本;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经济发展;人的发展
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相互规定性,因此对其相互关系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决定着社会有机体的健康状态。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把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人的发展,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重视经济发展固然必要,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的发展既是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出发点,更是经济建设最后的落脚点和根本目标。因此,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使两者达到协调统一,最终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
一、重视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21世纪初,我国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重视人的发展,致力于为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既是建国以来历史曲折发展的必然结论,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在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不敢轻易谈论人及人性,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地位全都让位于阶级斗争。因此,文革十年浩劫也是人的发展史上的浩劫。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人的发展开始从阶级斗争束缚中解脱出来。在20世纪80年代引人瞩目的胡乔木和周扬的论争中,周扬和王若水指出,人是哲学的出发点,从青年马克思到老年马克思都坚持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从而引发了当时的人道主义思潮。据统计,1980—1982年,国内共发表了400多篇有关“人”的问题的讨论文章,虽然之后也历经曲折,但是人的地位和价值等问题日益受到理论界的关注。
另一方面,为了弥补历史上极“左”路线带来的巨大损失,我们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人们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满足,并开始向全面小康水平迈进。由于市场经济公开承认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追求公平、公开的竞争,承认个人的合法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的思想,人的尊严、价值、地位和自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极大肯定。但是,在经济繁荣的同时,束缚人的发展的新的因素也在形成。第一,片面注重经济指标,单纯追寻经济效益,人的发展依然没有摆脱受冷落的地位,人的尊严、地位、价值、自由开始让位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它们之间的不对称、不协调已日益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第二,由于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而拥有了特殊的功能,货币“越来越成为所有价值的绝对充分的表现形式和等价物,它超越了客观事物的多样性,达到一个完全抽象的高度,它成为一个中心,在这一中心处,彼此尖锐的对立的,遥远陌生的事物找到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并相互接触,所以事实上也是货币导致了那种对具体事物的超越,使我们相信金钱就如同信赖一条最高原则的全能。”[1]货币的这种统治反映在社会生活之中,就表现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演变为物与物的关系,货币才是人们彼此发生相互联系的纽带。第三,道德体系的动摇和坍塌。“货币的力量有多大,我的力量就有多大……我是一个邪恶的、不诚实的、没有良心的、没有头脑的人,可是货币是受尊敬的,所以他的所有者也受尊敬。货币是最高的善,所以它的持有者也是善的。”[2](P152-153)货币抹煞了一切的真、善、美,成为了衡量人的价值的根本尺度。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货币万能论等丑恶现象也因此纷纷登场。第四,人日益成为精神上的孤独者和漂泊者。物质财富在不断增长的同时,精神生活却相对贫困化,人的生活和生命的意义缺失,人成了精神上无家可归的人。“在现代金钱文化不明就里,毫无定性的自由中,现代人品尝到了十足的现代情绪的恶果,满心期望占有某种东西得到满足,一瞬间马上又有了超出这件东西的欲望,生命的内标和意义总是从人们手中滑落。现代人越是自由,对生命越发感到厌倦,越放纵个性,个人的价值何去何从没有着落。”[3]许多人或把自己投入虚拟世界之中,或以嬉皮士的态度游戏人间,抑或紧闭自己的心门。可见,现代人在繁忙和富裕中失去了许多人间平凡的幸福,如血肉亲情、纯洁的友谊、闲适淡雅的生活等等。
由此可见,只是一味强调经济单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人的发展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而且也会弱化经济发展的意义,甚至会使得经济的发展呈现为负价值。我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人的发展,只有这样,经济的发展对人的价值、尊严、地位和自由的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二、人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通常人们往往采用生产力这一指标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若生产力水平高,则经济发展水平相应也较高。生产力指的是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发展的最核心动力是什么?是人及人的需要。其一,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性是由人类解决吃穿住行等需要的客观性决定的,人的需要的不断提出和满足推动生产力不断前行。其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离开了人,生产力就失去了内涵,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就成了无用之物。其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依赖人的各项素质的提高。因此,可以说人是生产力,而且是最强大的生产力,应该充分重视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前提和基础作用。“发展生产力,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既要重视物质生产水平,又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4]除此之外,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注重人的发展,注重人的素质与能力提升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发展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
我国在建国初期曾仿照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此举对国民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也日益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的思想观念往往又是实际活动的先导,因此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首要前提便是人的思想的解放。只有人的思想从原有体制及观念中解放出来,才能为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基础。其次,积极提升人的道德水准,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提供良好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的诱惑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样,人一旦迷上钱,就敢于为钱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严重地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提升人的道德素质对于经济的有序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再者,注重对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能为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由于市场经济重视个人利益,强调个人的合法利益神圣不可侵犯,因此有些人站在个人利益的角度,一味地强调一己之私,置国家、集体利益于不顾,唯自己私利是图。恩格斯在批判边沁把私人利益当作公共利益的基础时,就否定了那种只为个人,不顾国家集体的思想。“边沁在经验中犯了黑格尔在理论上所犯过的同样的错误:他在克服二者对立时是不够认真的,他使主体从属于谓语,使整体从属于部分,因此把一切都弄颠倒了。”[5](P675)因此,我们要在坚持国家、集体利益的基础上重视个人利益、保护个人利益,切忌盲目地将两者简单地对立,只有这样才可能促进经济和谐向前发展。
现代社会是以知识爆炸为特征的社会,因而经济的发展必须走知识经济的路线。发展知识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拥有知识结构全面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不断健全人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原则。此外,21世纪的综合国力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和民族若没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就难以拥有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把人的生产能力和水平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放在首位,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加速人力投资,使我国经济生活彰显活力。日本在二战后的废墟中能很快站起来并跃居于亚洲四小龙的地位,关键在于其通过教育投资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充分发挥人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前提和基础性作用。日本在教育和人力资本费总额中占主要比重的地方财政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1920—1930年和1930—1940年分别仅为4、4%和4、1%,而在1950—1960年和1960—1970年分别高达14、8%和16、4%。[6]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不仅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文盲、半文盲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还比较高。这不仅阻碍了人才的培养和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且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教育是兴国之本,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资,以促进人的知识结构的改善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抢占人才的制高点,为经济的发展不断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三、经济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条件和保障
人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发展又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马克思曾致力于从社会历史的动态发展中来认识人的发展与解放。在他看来,人的发展虽然是社会历史进步的核心内容,但是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产来抽象地谈人的发展。“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7](P67-68)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维系人们之间关系的是血缘纽带,人们处于一种依附性地位,作为个体的人没有独立的人格。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个人的发展开始摆脱依附性地位赢得个体性、独立性,人的需要得到极大丰富,人的才能得到发展,人与人之间突破了以血缘关系和统治从属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但这种独立性却又是以物的依赖性为特征的,人和人之间呈现为一种物与物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历史的不断前进,人的发展将迎来史无前例的春天,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将到处彰显,社会将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可见,人的解放和发展是随着现实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推进的,人的发展程度与经济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8](P507)在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谈论人的发展和解放是于事无补的。因此,马克思批评了青年黑格尔派表面上革命性十足,高谈所谓的“批判的批判”,其实只不过是在自我意识圈子里谈人和社会的改造,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只有先发展生产,才能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5](P74)也只有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为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创造充分条件,从而使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有人认为,前一阶段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人的发展,造成了人的发展的危机,现在就应该以人为中心,经济建设可以缓一缓。此观点同样是错误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两者并不矛盾。一方面,发展是硬道理,任何时候都要讲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如果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7](P86)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也曾鲜明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的。”[9]他第一次把人民的共同富裕当作确保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不仅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而且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等问题仍严重制约着我国人的发展。因此,发展市场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不能动摇。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宗明义地指出,这个决定的公布和实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个目的服务。而且只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才能保障人的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在经济建设中做到以人为本、充分重视人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的积极作用,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势头。人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的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无穷尽的过程。“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10]
四、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归宿和根本目标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都深切关注人类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始终把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他们一生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最高目标,并热切期待未来的社会必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每一个人都获得了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虽然在历史上起过革命的作用,在它取得了统治权的地方,无情地斩断了人们之间的封建羁绊,大力推进了人类文明的步伐。但是,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资本的原始积累却带来了“羊吃人”的残忍局面,而且在利润的驱使下,资本主义的一切都物化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剥削关系。它迫使人们奴役般地服从社会分工,最终造成了人的畸形、片面发展。人失去了自身原有的面貌,丧失了自由自觉的本真劳动,人的对象化同人严重分离了,世界变成了冰冷的客体世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引用李嘉图的话说:“各国只是生产的工场;人是消费和生产的机器;人的生命就是资本;经济规律盲目地支配着世界。在李嘉图看来,人是微不足道的,而产品则是一切。”[2](P72)在技术进步、机器改进和生产力发展的情形下,资本家为了追逐剩余价值,无视工人的需要、价值和尊严。马克思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种事物好像都包含着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为有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越控制自然,人类却似乎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烁。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却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可争辩的事实。”[11]“现代工人伴随着工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而遭受了困苦与哀鸣,人的独特的生命沦落为愚钝的物质力量,这使得马克思不停思索着人类未来的发展走向。在他看来,人不应该仅仅只是手段,人更应该体现为目的。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激化,社会必将发生革命,资本主义社会将被“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所取代。“社会上的一部分靠牺牲另一部分来强调和垄断社会发展(包括这种发展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利益)的现象将会消失。”[12]这种现象的消失既依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也依赖于生产力为每一个人所掌控。“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8](P88)
我们以往谈论发展观时主要着眼于“三个是否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一切的重心都主要放到了经济发展这个点上。但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人是历史的最高目的。在历史的早期阶段,这个目的主要体现为满足人类的衣食住行;在历史的高级阶段,这个目的不仅表现为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而且表现为我们的精神素质得到极大提高,每个人有充分的条件获得自身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归宿和根本目标,经济发展只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始终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同时,我们始终应该坚持让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民众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真正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自1994年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提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观念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也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理念。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们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其系列讲话中也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3]总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经济社会的最终归宿和根本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 [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12-13.
[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德]西美尔.货币哲学[M].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12.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440.
[5]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 [美]弗兰克.管人的智慧[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3.18.
[7]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16.
[10]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7-02.
[1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4.
[1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26.
[1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09.
(责任编辑:许桃芳)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Human Development under the People Oriented Perspective
XIE Xuan1,2
(1.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law,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China;2.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China)
Abstract:There is mutual dependence and stipulation betwe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human development, their relationship to be handle well or not,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health of the social organism. In a fairly long period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e have focused on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while neglecting the human development of the most importance, which has triggered a series of problems. The human development is our starting and ending point, as well as the basic goal for the socialist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refore, we must adhere to the people oriented, and handle wel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human development.
Key words:people oriented; reform and opening up; market econom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human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谢翾(1981-),女,湖南新邵人,华南农业大学讲师,中山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践哲学研究。
基金项目:华南农业大学2015年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
收稿日期:2015-11-20
doi:10.3969/j.issn.1672-626x.2016.01.015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6X(2016)01-009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