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措施研究

2016-03-15董红梅

关键词:创新模式管理体制变革

董红梅

(大连商业学校,大连 116033)



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措施研究

董红梅

(大连商业学校,大连 116033)

摘要:俄罗斯在现代化的进程下,政治、经济和思想意识各方面都发生转变,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管理体制发生了大变革,扩大了高校的自主权。在俄罗斯高校内部也实行了新的模式,调整管理机构设置、明确管理机构职权、设立总裁职务等,这些成为新时期俄罗斯大学管理的主要特征,俄罗斯在管理体制改革的道路上继续摸索前进。

关键词:俄罗斯高校;创新模式;管理体制;变革

一、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措施

1.创新教育模式。俄罗斯国家教育发展创新改革的核心是高校的教育管理机制的改革。在俄罗斯的一些大学里已经进行了战略性管理新模式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学战略性管理新模式是指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对高校的各项制度进行综合管理,增强高校的实力,提升高校的竞争能力,从而为国家的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过调查研究,俄罗斯不仅在高校而且在整个教育系统中都实施战略性的管理模式,实行创新型的经济管理体制。比如对教育法人和受教育者都实行税收优惠,根据人员数量对各级教育机构进行拨款。国家要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在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相关福利上有所改善,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多开展教育活动,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

2.高校自主权扩大。从俄罗斯独立以来,高校的自主权,尤其是教学、科研和学习等方面的自主权,都在扩大。俄罗斯高校中学术自主权是核心,教学自主权、科研自主权和学术自治都是高校学术自主权的主要内容。高校可以根据法律和章程规定,以独立法人形式向国家、社会和个人承担责任,这种法律地位的变化使高校在学术及财政、行政方面有更多的自由。2001 年《俄罗斯联邦高等职业院校的标准条例》对高等学校教学方面的自主权做出了全面详尽的规定,在教学方面,高校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上可自行决定[1]。自主权的扩大并不是无限制,而是要遵守俄罗斯联邦的相关法律法规,遵守国家教育标准以及国家鉴定程序。俄罗斯当前除学位样式由国家统一制作外,学位授予都是由高等学校自行负责,但对学生获得学位有明确规定,即必须符合国家相应的鉴定要求。在科研方面,高校教学人员在研究范围、研究领域以及研究项目的选题与课题开展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在科研经费的分配上,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院、中央各部委科研机构以及各企业的科研机构有平等竞争的权利,这大大加大了高校科研经费的比重。

3.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类型。俄罗斯政府在新一轮体制改革中对高等教育的布局和结构进行重新定位分类,加强高等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俄罗斯教育发展纲要中提出高等教育体系应包括重点研究型大学和地方大学,重点研究型大学的使命是参与国际竞争,肩负着培养创新经济所需人才的重任,而地方研究型大学的使命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工业部门需要的地方人才。俄罗斯重点支持一些有竞争实力的高校,开始建立联邦大学网络并完成了重点大学的网络架构。

4.管理体制分权化。俄罗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将管理权进行分解,由联邦、联邦主体以及地方三种模式进行管理,三者相互独立又互不干涉。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参与主体一般是由国家、高校以及社会联合组织共同组成,高等教育管理的实施由这几个参与主体进行,它们各自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行使职权,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彼此不冲突。对于高校自身来说,院校是核心,院校将具体的工作任务分配到各部门,各部门负责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各系及各教研室协助院校进行管理,这样使管理工作更加井井有条,使高校的运作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变革

1.权利中心下移。随着俄罗斯大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大学内部的系与教研室的自主权也得到扩大,俄罗斯高校管理出现权力下移的取向。系是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分支机构,在校与系的权责分配上,学校的责任是制定学校发展政策,制定发展目标,评定考核与对外联络等职能。而各系的责任是负责学科建设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具有人事任免、调配,对专业进行调整以及教育资源配置等权力,系主任和系学术委员会共同管理系工作,系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系学术委员会对系实施总领导。系学术委员会的权责由校学术委员会确定,包括它的建立、活动程序、人员构成等都是由校学术委员会确定。系主任是系学术委员会主席,系学术委员会决定专业是否取消、选举系主任、设立系分支机构以及向学校学术委员会推荐教授和教研室主任、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研究生考试大纲等等。系主任是以无记名的投票形式由学校学术委员会或系学术委员会选举产生,确定后,校长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直接管理系的工作。

2.明确管理机构职权。依据相关法律,俄罗斯高校实行学术委员会和校长负责的管理体制。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主要有校长、副校长及各系主任,而其他成员是由全体代表大会的代表以不记名的形式选举产生。学术委员会对俄罗斯高校实行总领导,是俄高校的权利机构。而校长是高校的法人代表,也是由学校的代表以无记名的形式选举产生,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进行批准,任期为五年,主要职责是负责学校的对外事务和对内的教育教学活动管理,校长根据学术委员会的呈请对高校的事务进行决策。与上述不同的是众所周知的莫斯科国立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校长是由俄联邦总统进行任命和罢免的,而俄罗斯联邦政府任命新成立的联邦大学的校长。

3.调整管理机构设置。俄罗斯高校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当前,高校的管理机构主要由决策机构、咨询审议机构和执行机构及监督机构构成[2]。原来的决策机构是校务委员会,现在更名为学术委员会,原来的咨询审议机构是学术委员会,现在是由各专门委员会负责,执行机构是由校、系和教研室三级管理机构负责,工会、校长委员会以及监督检查机构构成了大学的监督反馈机构。俄罗斯高校管理机构设置比较简洁和明确,主要由校级领导、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三部分构成。校级领导有校长和副校长,校长负责全校工作,副校长协助校长共同管理,比如常务副校长,他协助校长的全部工作;教学副校长,主要是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有关学校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由专门的科研副校长进行管理;有关学校国际交流和留学生的管理由外事副校长负责;总务副校长,负责学校后勤保障、规划建设和有偿服务工作。各副校长权力明确划分,有集中有分解,实现管理工作高效率最优化。高校内部从事行政管理的部门主要有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外事处、学生处、研究生处等部门。后勤服务部门是学校各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机构,主要有财务计划处、器材处、生活服务处等。综上所述,俄罗斯高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与一般行政机构类似,由立法(决策系统)、执行和监督(反馈)系统组成。学校只负责指导和监督工作,管理机构并不庞大,便于集中办公。

4.设立学校总裁职务。俄罗斯自2006年起就对《高等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法》做出了修正,规定每个学校都可以自行决定设立总裁岗位[3]。总裁职位虽仅次于校长,但与校长比起来它的影响力要小很多,事实上只是一个荣誉职务。对于总裁职务的人选条件在年龄上没有限制,要求具有“校长管理经验”或特殊情况下无这种管理经验的人也可以担任。当选后需要提交教育部门审核。

5.扩大高校分支机构。俄罗斯高校自治权力不仅在高校的校级管理中体现,而且深入到下级管理机构中。2001 年俄罗斯出台的《俄罗斯联邦高等职业院校的标准条例》中规定,俄罗斯除分校的组织建立、命名和注销之外, 可以建立自己的独立的机构[4]。俄罗斯高校下级机构除了系和教研室外还包括建立的分校和其他代表机关。这种下级分支机构不是独立的法人,高校的章程中规定了他们的地位和功能。这种分支机构是高等学校在外地设立的附属单位,根据 2001年《俄罗斯联邦高等职业院校的标准条例》,高等学校的所有分支机构可以根据学术委员会的决定建立分支机构学术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来确定分校学术委员会的建立、活动程序、成员及权力。与校级管理系统一样,高校分支机构学术委员会对相应的分支机构实施总的领导。高等院校的分支机构拥有相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分支机构的自主权益与大学的自主权益一起组成了高校整体的自治组织系统。

6.决策主体分散化。学校内部管理和决策主体发生变化,呈现分散化状态。这首先体现在教师身上,教师开始参与学校的决策,成为真正的决策主体。表现在,教师可以依据教育标准,根据自己的理解讲授课程内容,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更为自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方法和手段,只要能保证教学质量便可。在科研方面,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时可以自己选择研究主题,在研究保障方面学校与社会给予更大支持。教师是学校学术委员会的重要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对重大问题有决策权,有权建议学校章程草案的内容,有权对学校的运行进行讨论和决定,在教师职业受到破坏时,有权保障职业尊严与声誉。

在学生方面,俄罗斯政府和高校对学生权利的关注开始由无到有。首先国家在政策、法律方面保障学生权利,出台相应法律文件规定学生对学校事务的知情、参与和监督权,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选修课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获得相应的知识。在管理权益上,学生是学校全体代表大会的代表组成人员,参与选举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运行管理,有权知晓学术的章程以及各种证明材料,参与社会组织和职业学会。受此相关法律的影响,很多高等学校在规程中专门规定了学生的权利,学生享有知情权和言论权,依法参与学校内部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汉强.俄罗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变革述论[J].理工高教研究,2009,(10).

[2]宋丽荣.俄罗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启示[J].西伯利亚研究,2008,(8).

[3]刘淑华,刘欣妍.走向治理:俄罗斯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变革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15,(2).

[4]赵慧敏.俄罗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现代化研究[J].硕士论文,2014,(2).

[责任编辑:赵天睿]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66(2016)02-0154-02

作者简介:董红梅(1979-),女,黑龙江黑河人,高级讲师,从事比较教育学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俄罗斯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及其借鉴意义研究”的研究成果(GJB1214024)

收稿日期:2015-12-12

猜你喜欢

创新模式管理体制变革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变革开始了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