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顿悟思想的显像学阐释
——《坛经》核心主题的完美呈现
2016-03-15张高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张高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慧能顿悟思想的显像学阐释
——《坛经》核心主题的完美呈现
张高宇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运用显像学方法,去分析顿悟思想本身是如何突显自身的。在分析过程中,注重思想自身的显现过程,发现顿悟自身,其前提是人处于迷悟状态,而人能处于迷误之中,是由于人心遮蔽了佛性,由此导出佛心、佛性与人心的同与异的区分和讨论。而人从迷悟中走出并走入领悟里面,凭借的是慧能倡导“三无”的方法。最后领悟到的是自性的呈现,也即慧能自己悟道时的“五个自性”。自性显现出世界和生命的真相,世界的真相与生命的真相是同一的且统一于顿悟。因此,回归到我们心灵自身的本源状态,这是禅宗的目的和任务,也是禅宗希望我们平常人也能达到的目标,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与选择生活的可能性。
关键词:慧能;佛;迷悟;领悟;自性显现
《坛经》[1]一书核心思想是关于觉悟的思想和修证法门①纵观《坛经》全书,第一章是慧能自述他的觉悟及传法经历,第二章讲般若,也是关于觉悟的智慧,第三章讲为韦刺史开示并使韦刺史和众听法者觉悟,第四章关于定慧、第五章关于坐禅和第六章关于忏悔,都是慧能正面述说如何才能觉悟的修行法门,第八章顿渐和第九章定诏都是关于对众弟子及僧人或者其他信奉者的解惑答疑并使他们得到觉悟的内容,而第十章付嘱品更是慧能把他自己的觉悟心法传给弟子并教他们如何传法才能使众生觉悟的传法心要。即便是学界和佛学界都认为的慧能的具有独创性教法教理革新和生命力的自性,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觉悟。因此《坛经》是本关于觉悟修行的书,而且此种觉悟,不是一般的渐悟修行,而是顿悟。。运用显像学方法,去分析顿悟思想本身是如何突显自身的,而不是人为的运用各种论证和与顿悟不相干的东西去附会它,那些都是对顿悟本身的遮蔽。因此,本文尝试着去达到它,注重在分析过程中思想自身的显现过程。慧能与其他佛学宗派不同的是,他强调顿悟成佛,而作为顿悟自身,其前提是人处于迷悟状态,而人能处于迷误之中,是由于人心遮蔽了佛性,由此导出佛心、佛性与人心的同与异的区分和讨论。而这些分析完之后,人从迷悟中走出并走入领悟里面,慧能倡导“三无”的否定方法。最后是处于领悟中,领悟到的是自性的呈现,也即慧能自己悟道时的“五个自性”。
一、作为本源的佛
佛,指佛陀,主要是特指释迦牟尼佛,后来也指修行的觉悟者,以及觉悟者的觉悟活动。佛的觉悟之所谓可能,在于佛有佛性。佛心来源于人心,佛性来源于人性。人心的心,是对人的规定,与其他非人的动植物相区分,并与自身的身体相区分。人性的性,是对人的存在状态的规定,与人的非存在状态相对。人性,乃是人的心与身的和谐统一、协调一致的状态。人的存在状态是人性的显现,人的非存在状态不是人性的显现,或者是人性的歪曲显现。那么人心如何通达佛心?关键在于人心有佛心,有可以成佛的佛性。而人心本身,兼具有真心和妄心。真心就是佛心,妄心就是被迷误和妄念所遮蔽的人心。慧能认为人人都具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通过佛性,祛除妄心,归于佛心,人心就通达了佛心,也就做到了见性成佛。
对于佛心与佛性,慧能认为佛心与佛性是同一的,两者相互作用,佛性生发于佛心,而佛心通达到佛性。慧能说:“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疑问第三》)对于慧能所论述的心与性的关系,我同意方立天的看法,他认为“性是心的主宰、主导,心是被性所统摄的。性是身和心即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的维系者,性若离去,身心也就坏灭。”[2]322佛是心和性的本源之地,心与性既来源于它又回归于它。
慧能认为佛心与佛性不仅是同一的,而且它们都来源于并归属于人的内在本心[3],即都等同于自性。自性,是慧能思想核心语词,它具有几方面特征。首先,自性是人本来固有的性。慧能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般若第二》)、“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具……自悟自修,自性功德”(《忏悔第六》)。自性人人具有,佛性人人都如此一般。若用般若智慧,自悟各自的本性,人人都可成佛。其次,自性具有规定性,自性不仅自己规定自己,也规定万物。“自性无痴、无非、无乱”(《顿渐第八》)、“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般若第二》),慧能认为:“自性本无一法可得”(《定慧第四》),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万法从自性生……诸法在自性中”(《忏悔第六》)。自性,没有是非对错,也不痴迷于外物,而是持立于自身。自性不是法,但万法却源自于它,都置身于它之中。再次,自性是无差别、不执著的直心。直心,慧能认为是“对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执着,强调无是无非、无善无恶的心念。”[4]78最后,自性是普遍的和永恒存在的。“佛性是常”、“真性常自在”(《定慧第四》)、“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这里的“常”,即是普遍的、永恒的,“真”,即真实而不虚假。自性是普遍的、永恒的,且是真正自由存在的快乐和净土。
二、作为被遮蔽的迷悟
人处于迷悟之中,是由于佛心被妄心遮蔽。佛心之所以被遮蔽,因人心处于尘世的八万四千尘劳和烦恼中。佛教认为,在扰乱众生身心、有碍于众生解脱的众多尘劳和烦恼中,惟贪、嗔、痴三毒危害最大,“是产生其他错误观念的不良情绪的根源。”[4]47
贪,是指贪欲,是超过了正常欲望的欲望。欲望,源于人的基本本能的内在驱动力。人的基本本能主要有生本能与死本能。生本能主要是为了满足吃穿住行用等物质需要。死本能主要是害怕甚或畏惧死亡,希望逃避死亡的意愿和行为。这种具有生死本能的内在驱力,是推动生死运转的根本力量。在满足基本欲望的基础上,还有对诸如权力和名誉的欲望,而权力与名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物质需要相关,甚或超越于物质需要本身,走向仅只是为了欲望而欲望,借此在这种欲望的满足中,给自己带来存在感和快乐,即对自己的存在和价值的确证与寻求。
嗔,即生气与怨恨。来源于人的分别心及对分别心的执著。分别心,是对人与物的功能区分,区分出什么是可欲望的和什么是不可欲望的,在可欲望中又区分出什么是好的、较好的、更好的。对追求到的比自己预设的欲望更好的欲望时,会欣喜若狂。对于得到的仅仅合乎自己的欲望,或者比预设的要糟,甚至根本就没有可能实现时,则会有失望、伤心、懊恼、怨恨等种种情绪,以致于发生过激行为,损害自己和他人。
痴,是痴迷,沉浸于自己喜欢的对象中,与对象融为一体,随对象变化而变化,而无法超拔出对象。痴迷,实则是人被对象所激起和规定,不能区分自己与对象各自的边界。使自己陷入无明状态。处于这种状态,既丧失了自己,也丧失了对象。
贪嗔痴三毒使人类处于一种非本性的状态中。这种状态中的人,不知道不快乐产生的真正根由是对沉沦于生死流转而不得超脱生死的烦恼。他们不管愿不愿意和意没意识到,他自身被抛于外在于自己的世界中存在的必然状态,且向着最本己的、毫无旁涉的、不可逾越的死亡而存在。这种存在是无所不在的、不可避免的,又是不可把握但也是不能否认的。处于这种状态中,对人类而言,乃是最大的危害和困境。[5]
三、作为去蔽的领悟
领悟[6]212就是去掉妄心,显露真心。在此真心中,人与天地万物都显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即人作为人存在,天地作为天地存在,万物作为万物存在。在其中,人不仅可以认识自己的本性,也可以认识万物的本性。那么如何从迷到悟呢?慧能认为要认识自己的本心,做到明心见性,即顿悟,就可以成佛。顿悟,不同于坐禅和念经,是通过否定,即行无念的般若大智慧达到的。否定,不是为了否定而否定或者走向绝对的否定,因否定自身同时就是肯定。否定是否定外在事物和妄念对自性的遮蔽,而肯定是肯定去蔽后自性觉悟的显示。因此,慧能对否定与肯定并用,即主要表现为否定有和肯定无,立无念为宗。无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和无住为本。
无念,是“于念而无念”、“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无者,无所物?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自性……,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定慧第四》)无念,是相对于认识主体而言的,是能认识的心,能攀缘之心。无念不仅仅是要消除杂念,而且也要消除纯念。
无相,是“于相而离相,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定慧第四》)无相,是相对于认识客体而言的,是所缘之境。无相是不要在境上(见色、闻色、觉触、知法上)起分别执著之相,能够使法体(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恒常清净。
无念,是种否定的方法。慧能对其进行肯定的阐释,具体表现为慧能对无相忏悔的创造性解释。慧能倡导的无相忏悔,是用般若智慧从自性念头上,如釜底抽薪般的断绝和清除前念、今念与后念等三世罪障、恶业的念头,得到彻底的清净的状态。
慧能把这种否定的无念法,称为顿悟。慧能说:“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忏悔第六》)。由于自性与自性的显现是同一的,自性如何起念,自性就显现于起念本身所属的那种状态。念恶,即显现恶,我们即处于恶的状态中。念善,善即向我们显现,我们就走在善的途中。因此,我们如何理解生活,生活本身就如何呈现给我们。所有事情都是在自性中生成,自性如何显现,事情也就相应如何生成。慧能在另一处又说:“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般若第二》)。从前念迷到后念悟这一瞬间的转换与生成,即是般若的转换与生成。用般若智这种般若法就是般若行,般若行即是行般若。行般若,即是般若的生成,般若生成自身并保存自身于这种经般若转换后的精神状态中。这种转换的精神状态,就是从迷误状态转出并转入觉悟状态,也即从人心转到佛心。成佛就在这种转觉中,佛之为佛就显现在并持久固守在这种转换后的精神状态中。
慧能在提倡接顿悟的方法,同时,反对渐悟(修)。神秀在呈心偈中如是说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行由第一》)他把众生修行的心比喻为被蒙尘的明镜,需要经常擦拭般的勤修苦练,才能成佛,并且“常指诲大众,住心观净,常坐不卧”(《顿渐第八》)。但慧能认为“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顿渐第八》)慧能认为神秀没有认识到,一切都来源于自性,产生于自性,问题都是从自性上起念,并执著于万物所构成的境,才在这境上产生一切妄想和烦恼。因此,需用大智慧照亮自性,回归于自性本身,直接观照自我真性,使“真如自性常自在,不染万境”(《定慧第四》),即可成佛。
四、自性的显现
从迷悟到领悟,在一刹那发生质的转化,就达到见性成佛,也即是慧能的顿悟[7]。而顿悟本身都是关于自性的顿悟,或顿悟到的是自性。在慧能听五祖三更传法时,顿悟到“五个何期自性”,完全把自性显现了出来。这“五个何期自性”,即是自性本自清净、自性本不生灭、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无动摇和自性能生万法。
(一)自性本自清净
慧能在他的呈心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行由第一》)中,几乎是字字都针锋相对于对神秀的批驳,认为神秀建基于心有尘埃之上,没有认识到心原本没有尘埃。而自性就是自性,自性中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更没有蒙蔽于菩提树和明镜上的尘埃。自性没有外在万物在它里面停驻,也因为智慧常照,没有杂念、妄念和欲念在自身中生长。慧能在文本其他地方,也说过类似的话,如“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此心本净,无可取舍”(《付嘱第十》),做到“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不取不舍,不争不夺,超乎是非荣辱之外的人,均皆是佛。”[2]418而佛,本是顿悟到自性的另一种称呼。因此,自性是清净的。[3]
(二)自性本不生灭
慧能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宣召第九》)因自性本来既没有生,也没有灭,所以自性本身不生不灭。
本不生灭,也可指有生灭的人心,能够通达不生灭的佛性。自性不生不灭,不是如同物理时空中的一个物那样,处于生存与死亡诸阶段中,而是永生。永生,即是永恒的生存状态,受精神性规定的。精神如何规定这种永生?对于迁流不息、无物常驻的变化状态,“倘若人与事物仅仅经受到变化多端的表象和经验的一种匆匆奔涌,并且完全被吸入其中,那么我们就决不会是我们自身了,就像其他人向来难以作为他们自身面对自己,而且也难以作为这同一种人面对我们”[8],人与事物都无法持久保存于固守于自身的本性之中。慧能的自性作为人的本心,在当下一念间坐断三际,能达到无生灭相的自身同一,并永远持守在这种永恒状态。坐断三际是当下一念不随过去、现在和未来迁流而专于一境,把时间永远停留在当下那一瞬刻。此一瞬刻是时间的绵延,内心在当下瞬刻绵延中就达到永恒。这种瞬刻即永恒,是当下的瞬刻作为瞬间被把握住。而瞬间本来具有不断生成的特性,这种不断生成作为生成被保存和固定下来,但却是把持存性置入该生成中,这种不断生成的具有持存性的瞬间就被把握为并被视为具有永恒性的永恒的东西。处于永恒中的东西,也就是永远存在的东西,就是已经觉悟到的佛性。这种永远存在状态,即是摆脱和超脱了生死,或者更确切地说,断除了生灭相的圆满。
(三)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具足,即是自性本身圆满无缺的,具有佛或佛性的一切功德、性相和境界。自性“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9]73。慧能把以前消除罪业并充满善行的功德都归于自性,修内在的正确心念并通达于修外在的正确身体行为,修炼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自性四弘誓愿,皈依自性三宝,即具有顿悟的佛性、正等正觉的佛法和清净体的僧伽,达到一体三身,即具有清净自性体的法身、圆满智慧的报身和以智慧为指导所做行为的化身,都产生于并聚集于自性中。如此这般的自性具有“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头无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般若第二》)
(四)自性本无动摇
慧能说:“实性者,处凡愚而不灭,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常住不迁,名之曰道。”(《宣召第九》)这里的实性,就是自性。自性是自性本身,而不是别物,因它是且能保持自身的纯粹同一,是自身的本源和根据。纯粹统一具有纯一质性,它既不会消灭也不增加,既不被扰乱也不空幻寂寥,既不会断绝也不会永恒不变,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永恒存在而不变化,持久固守于自性本身中。
慧能认为自性“不增不减自金刚”(《顿渐第八》),以金刚是自性坚固的特性的比喻,来说明“自我的本性原本就具足一切,处于生死轮回之中的凡夫的自性没有什么减少,超脱生死轮回而成佛之后,自性也没用什么可增加的。”[4]148这其实是自性本无动摇的体现。自性本身不动摇,自性因此也就是宁静的。
(五)自性能生万法
自性一旦被智慧照亮,自性就把自身显现出来。作为自性的显现,就是把万物显现于自性中。显现就是生成,生成世界整体的游戏。世界整体是由世界中的万物包括人在内的所有无生命的和有生命的东西所构成。游戏,即是活动,是游戏者根据游戏规则进行的游戏。游戏规则就是法则。万物的游戏规则就是万法。自性显现万物的游戏,就是自性让万物作为万物显现出来。自性生万法,万法归于自性。慧能认为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都是由自己本心生成,只有在自心中才能顿见真如本性。
总体来看,自性显现的,也即顿悟到的[10],是世界的真相和生命的真相。世界的真相,体现在心灵的世界。心灵的世界,于心灵自身所站立于其中的地方,开启了的觉悟者心灵拥有一个无限时间与空间的心灵的视域。生命的真相,是生命整体意义上的生命,是生命本身和生命的本质。在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与探索中,于生命的透视性条件的提高中,见到生命本身,即见到作为生命整体的自身,乃是精神的自由境界。要达到精神的自由境界,精神必须提升和超出作为肉身的身体,由精神规定和主宰身体,使精神由此达到精神自身,从而忽略肉身的存在。虽然肉身会死亡和泯灭,但精神自身却是永恒存在的。
五、总结
慧能的顿悟思想,作为一种修行观,通过显像学的方式被转换为一种思想方式,也就是一种认识的方式。认识,都是认识者在世界中,并与其他存在者的关系中的认识。因此,从我们人类自身与世界中的其他存在者共在这一事实出发,其他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是如何关涉到我们人类自身的心灵,即心灵是如何反应并与他们打交道的,这些都构成了产生我们快乐与痛苦的根源。而要去除这个根源,我们就要运用各种方法,从与其他存在者的关系中剥离与超拔出来,回归到自我心灵的自身。心灵没有外界的摄入和干扰,它就是宁静的不动的。因此,断绝与外部世界和与其他存在者的关系,回归到我们心灵自身,这是禅宗的目的和任务,也是禅宗希望我们平常人也能达到的目标。因此,慧能的顿悟思想,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孺童.《坛经》诸本集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
[2]释如禅.《六祖坛经》研究:第二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3]方立天.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J].中国哲学史,1992(1).
[4]魏道儒.坛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彭富春.论海德格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7]蒙培元.禅宗心性论[J].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学报,1989(8).
[8](德)海德格尔.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9]郭朋.《坛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0]赖永海.对“顿悟”、“体征”的哲学诠释[J].学术月刊,2007(9).
责任编辑:谭大友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1(2016)01-0156-04
收稿日期:2015-10-01
作者简介:张高宇(1983-),男,四川攀枝花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