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一战线助推中国梦实现的“筑梦机制”研究

2016-03-15任艳妮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动员机制

任艳妮

(西安财经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统战理论研究

统一战线助推中国梦实现的“筑梦机制”研究

任艳妮

(西安财经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整合、动员、参与、协调的“筑梦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助推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依托和可靠保证。

[关键词]统一战线中国梦筑梦机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百年来最伟大的梦想。要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讲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1](P23)

历史上,统一战线为凝聚人心、协调关系、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2]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最新概括。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必须重新构建助推中国梦实现整合、动员、参与、协调的“筑梦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其重要法宝作用。

一、整合机制

所谓整合,指的是对社会上各自独立又有一定内在联系的要素按照某种规则或规范进行调整或协调,使之成为统一体的过程或结果。[3]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整合思想、整合资源、整合行动,把各方努力都引导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来。

(一)思想整合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整合思想,凝聚共识,全体民众只有在统一的思想基础上才能共筑中国梦。只有全社会对中国梦和追求中国梦的路径达成了一致的共识,人们才有可能积极为之努力。当前,我国社会思想意识领域出现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较量极为激烈,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现阶段,统一战线必须发挥其思想整合的作用,在包容多样中增进共识,在多元多样中确立主导,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为全民共识,使全社会都能积极主动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人才整合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集合全体人民的智慧,尤其是在各个工作领域中的精英人才,他们的思想、工作、成果往往对本部门、本领域的工作产生巨大的引领作用。统战部门要同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在各项工作中做好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要强化“育才、引才、聚才、留才、用才”的人才整合机制,使众多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和专家学者、管理人才汇集在实现中国梦的统一战线旗帜下,给他们更好更大的舞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更好地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三)组织整合

统战工作助推中国梦实现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组织形态,因此,统战部门的工作既要协调统战系统内部的协作,也要加强同统战系统以外的政府各部门和各人民团体等的横向联系,实行开门搞统战,实现党派、人民政协、工商联、工会、妇联、青联、侨联、宗教团体等统战组织整合。同时,还要把大量自发成立的民间社会组织,如环保组织、慈善组织、留学归国人员组织等体制外社会组织纳入整合范围。统战部门应通过新的管理体制和平台将其纳入统战工作范围,对一些有实力的、优秀的社会组织和团体给予重点扶持和服务,积极引导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相应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治理出谋划策,带动其成为中国梦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二、动员机制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统一认识、凝聚人心,只有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在中国梦的实现中获得自身价值的实现,才能够从内心深处激发起人们对中国梦的认同,统战工作才能形成持续和强有力的社会动员和组织力量。新时期,统战工作动员的范围和方式需要进行转变。

(一)扩大动员层面,寓中国梦于大众人心

传统的统战工作主要是做代表人物的工作,而对其他小微企业家、个体工商户、网络意见领袖等人士关注不够,联系较少。当然,把有实力、有影响且有代表性的成功人士纳入管理和动员的范围,通过他们发挥引导、示范、凝聚作用是统战工作常用和惯用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之一,这个工作模式在以往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中国梦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代表人士和优势阶层。既然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就应该把目光、精力、资源向其它阶层倾斜,满足他们的诉求,帮助每一个人实现个人梦,才能动员他们为民族梦、国家富强梦而努力拼搏,这才是成就伟大而辉煌的中国梦的必然路径。因此,要扩大统战工作的动员层面,抓大也不能放小,要动员和依靠更多的社会力量协同作战,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推动力量。

(二)改变动员方式,以关怀换得人心

传统统战工作的开展着重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教育为重点,开会、座谈、学习、调研、征文等方式是统战工作和动员比较常用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其必然性,但是在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要想动员统战对象真心追随执政党和政府,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仅仅搞政治宣传、思想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寓大梦于小梦中,我们首先就应该关注和关怀统战对象小梦的实现。因此,新时期统战工作要发挥自身协调各方利益和关系的积极作用,帮助统战成员解决实际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牵线搭桥、排忧解难,以关怀换得人心。这种主动找上门,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的工作方式,能使统战工作不漂浮,可落地,有反响。

三、参与机制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各政党、各民族、各宗教、各阶层、各社会群体参与其中,各司其职,尤其是关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方向、策略等问题,需要最大多数人员广泛参与其中。统一战线可以给统战成员提供和搭建形式多样、积极有效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的参与平台,使全民参与、共圆中国梦的参与机制落到实处。

(一)民主政治参与机制

在民主政治参与上,长期以来统战工作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运行良好的民主协商、参政议政机制,如通过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的提案、议案和建议,参与协商治理;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也通过对执政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各级中共党委依法执政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民主监督,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尽管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民主协商、参政议政有了制度保障,但是宏观的制度必须有具体的、硬性的政策、机制、法规支撑运行,否则制度难以发挥实效。2014年陕西省委统战部专门起草了《中共陕西省委进一步加强政治协商工作的办法(试行)》和《2014年度中共陕西省委同省级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政治协商计划》,就进一步丰富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进行了具体的文件规定,保证了民主协商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经济建设参与机制

如何使非公经济人士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需要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参与机制和路径来保障实施。现有的经济参与机制主要有调研、走访、牵线搭桥、光彩事业等几种方式。如2008年至2013年,陕西省委统战部向中共中央和陕西省委报送专题调研报告122件;向全国和陕西省人大、政协提交议案提案3000多件,被采纳的2300多件;反映社情民意4000多条,被采用500多条;先后牵线港澳台和海外客商促成引资项目40多个、总投资300多亿元,有410多名党外科研人员获得国家及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项,转化科研成果200多项[4]。但在一些地方,这些统战机制难以发挥效用,主要原因在于统战工作开展片面化和简单化:对组织调研、企业走访积极热情,但对调研、走访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彻底解决;对组织非公企业和人士捐款捐物活动乐此不疲,但对非公企业创建民族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更大的责任和担当引导、帮助不足。为此,必须拓展经济建设参与机制,服务发展这一中心工作。

(三)文化建设参与机制

统一战线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文化软实力。统战文化是统战历史与现实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包括多党合作文化、民族团结文化、宗教和顺文化、新的社会阶层信义文化、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具有增进统统战工一战线成员认同的强大功能。[5]推动文化界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内外华人、侨胞最广泛的联合、团结、统一,使他们投身伟大中国梦的建设中来,就必须着眼于中国梦的文化根基,把握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以文化人、以文润人,以中华优秀文化精神为共同思想基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共同奋斗目标,使统战对象参与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来。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以文会友,以情动人,促进统战对象的中华文化的意识和精神自觉、自信和自强,激励中华儿女振奋精神、合力进取。

(四)社会发展参与机制

统战对象参与中国梦的建设除了经济、政治方面外,还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现代社会的治理仅仅依靠政府部门已经远远不够,社会治理需要更多的治理主体参与和更灵活的治理方式,而统战对象在此大有可为。要支持民主党派和其他人士开展医疗卫生、科技咨询等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公共服务和产品的生成和分配工作,通过工商联光彩事业平台,帮助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关爱职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引导港澳台海外人士开展捐资助学、扶贫帮困、抢险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等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也才能提高社会治理绩效和降低政府的社会治理成本。

四、协调机制

(一)利用统一战线地位的超脱性,协调各种利益诉求和矛盾关系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分化变动,利益格局调整复杂。统战工作要利用其政治地位的特点和优势,把公平、正义放在突出位置,通过不断了解各方的利益诉求,协商各方利益,积极化解各方矛盾,使大家统一认识、达成共识,最终实现多赢博弈的格局。

(二)利用统一战线的价值多元性,协调各种思想矛盾

当今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共十八大指出:“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2](P47)统战工作必须坚持“一元主导、多样并存”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价值理念,充分尊重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地位和权力,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士合理的利益诉求,保护各社会团体的合法活动,尊重信教者的宗教信仰等,在充分尊重这些统战成员的基础上,使他们的理念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促进和谐的社会关系。

(三)利用统一战线范围的广泛性优势,协调社会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关系的多元化,统战工作的对象越来越广泛,需要协调的社会关系就更多了。除了传统的五大领域中的社会关系需要维护和协调,新时期又出现了新的统战对象。在2015年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提到,三类人将成重点团结对象: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是习近平在统战工作中首次提到,将他们列为重点团结人群,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因此,新时期统战工作必须扩大其工作范围,发挥其主体广泛的优势,协调新的社会关系,以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在服务大局中有新作为。

参考文献:

[1] 任仲文编.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要论述[G].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高新民.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N].学习时报,2004-04-19(005).

[4] 陈强.发挥统一战线优势 助推“三个陕西”建设[G]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2013 统一战线工作调研文集(内部交流材料),2013.

[5] 陈喜庆.对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J]. 重庄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1).

责任编辑:肖建平

[收稿日期]2016-01-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统一战线助推中国梦实现路径研究”(15JK127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任艳妮(1979—),女,陕西咸阳人,西安财经学院思政部讲师,博士。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03(2016)02-0045-04

猜你喜欢

动员机制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思考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国防动员歌
音乐迪斯尼
定向培养 还需完善安置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Canadian coach helps Russian skier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