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挥统一战线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2016-03-15李淑萍
李淑萍
(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宁夏银川750002)
积极发挥统一战线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李淑萍
(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宁夏银川750002)
参与扶贫开发已经成为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统一战线服务改革发展的亮点工程。当前,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脱贫攻坚。统一战线要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实际,完善统一战线与脱贫攻坚的协调机制,主动对接脱贫攻坚的各项部署,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凝心聚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
统一战线;凝心聚力;脱贫攻坚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参与扶贫开发已经成为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统一战线服务改革发展的亮点工程。当前,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脱贫攻坚。统一战线要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实际,完善统一战线与脱贫攻坚的协调机制,主动对接脱贫攻坚的各项部署,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凝心聚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统一战线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
面对脱贫攻坚艰巨的任务,必须凝聚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创新创造,最充分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持久广泛的力量支持。
(一)助推脱贫攻坚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责所在
广大统一战线成员长期围绕扶贫开发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踊跃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深入开展光彩事业、智力支边等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才和智力扶贫上的优势和作用。工商联系统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这是对统一战线助推脱贫攻坚提出的新要求。统一战线各界人士要着眼于脱贫攻坚重大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开展有深度的调查研究,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切入口和突破口,整合统一战线资源优势,努力开展一系列体现统战特色、贴近贫困群众需要和富有成效的脱贫攻坚活动,调动各方面参与助推脱贫攻坚的积极性。
(二)助推脱贫攻坚能彰显统战工作活力,使统一战线在智力脱贫、能力脱贫中发挥更大的优势
长期以来,分布面广、资源丰富的广大统战成员努力开展一系列扶贫帮扶活动,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市场意识、创业能力和致富本领,彰显了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医疗保障和卫生、人才和科技脱贫的智力优势和人脉资源。要实现彻底脱贫,还需补齐智力、能力短板,让各类人群本领更强,合力更大,充分发力。提高贫困劳动者的素质,让贫困家庭子女拥有更多优质教育机会,这无疑是精准脱贫有效的路径选择。广大统战成员在长期的参政议政中把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为“拔穷根”的治本之策。他们中的专家学者运用自己在教育、文化方面的专长,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教育,充分调动群众自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统一战线还汇集了大批农牧、科技方面的人才,他们一方面传授种植、养殖技能,打造农业特色产业,让贫困群众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实现靠技能脱贫,另一方面通过牵手科技兴农、村企互动,引导和帮助贫困群众摆脱封闭、单一的自然经济状态,增强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能力,拓展了统战工作的重要平台,为脱贫攻坚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三)助推脱贫攻坚是统一战线实现自身价值、巩固壮大的有效途径
统一战线助推脱贫攻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脱贫攻坚需要统一战线挖掘和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脱贫攻坚的合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利用专业技能,围绕脱贫攻坚这个中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点培育、动力源转化、保障改善民生等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民族宗教界人士利用“两个共同”载体,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巩固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依靠力量,确保民族地区同步脱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探索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合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促进贫困户就业,实现工资性收入,让人力资源最大程度被挖掘、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人才资本,增加劳动力的可持续就业能力,等等。广大统一战线成员通过助推脱贫攻坚,进一步深化对国情、社情、民情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独特优势
统一战线脱贫攻坚具有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优势,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联系广泛、资源丰富和重协商的优势,可以拓宽社会公众参与扶贫的渠道,动员更多有能力、有意愿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形成共同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良好氛围。
(一)统一战线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提升脱贫攻坚的引领力
统一战线成员中既有长期跟踪研究经济问题的专家,也有许多经济一线的企业家,要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在精准扶贫上示范引领,探索出精准扶贫的新模式、新路径,切实起到助推脱贫攻坚的作用。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领域,发挥他们在教育医疗卫生方面的优势,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和社会效应,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高工作实效。在少数民族工作领域,注重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正确认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强化对共同团结、共同繁荣的认识。在宗教界工作领域,注重引导宗教界人士不断增强脱贫意识,促进自身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在非公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领域,教育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与贫困村签约结对帮扶,募集扶贫资金,带动农民在当地实现就业,服务脱贫攻坚,体现自身价值。
(二)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优势拓宽脱贫攻坚影响力
脱贫攻坚,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就要汇全社会之力,聚全民之智,共同消除贫困。统一战线积极参与和助推扶贫攻坚,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起来,把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发挥出来,最大限度调动各领域人才资源,扎实推进智力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以及特色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扶贫、医疗救助扶贫等,打造统一战线脱贫攻坚品牌,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推动落实资金、技术扶贫,广泛凝聚各方力量,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添活力、增动力。
(三)统一战线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惠及广大贫困群众
脱贫致富,归根结底要靠贫困户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如果在扶贫工作中,忽视了群众的主体地位,大包大揽,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甚至会适得其反。贫困群众需要引导,需要帮助,需要向外界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话语权。统一战线作为与各界人士、人民群众联系广泛的联盟,在党的历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表现出强烈的亲和力,成为解决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难题的润滑剂。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脱贫思路的扶贫,才能真正扶到贫困户的心坎里,才会调动群众的内生动力。统一战线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在历史上扶贫形成的好经验、好传统制度化、规范化,把群众脱贫致富的鲜活经验总结提炼出来,把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的真实想法了解清楚,让群众享有自主权、决定权。只有让贫困群众充分知晓自己行使的权利,深刻理解精准扶贫的政策,才有利于扶贫工作的推动。
(四)统一战线“重协商”优势为服务脱贫攻坚优化环境
脱贫攻坚,需要统一战线的广泛参与和鼎力支持,需要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通力合作。统一战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重要机制,它的独特优势集中体现在推动协商民主的发展上。通过发挥协商、沟通的纽带作用凝聚各方力量,真正把权力下放给群众,引导贫困群众自觉脱贫攻坚,才会激发出脱贫致富的无限活力和内生动力。统一战线广泛联系群众的组织性质、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取向、开展多层次多样式协商的丰富资源储存着协商民主发展的巨大能量,可以发挥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真诚地与贫困户交流,认真倾听他们心底里的声音,才能以实实在在的脱贫工作成效践行“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让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实实在在。
三、积极发挥统一战线助推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
统一战线是争人心、聚合力,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法宝。我国正处于决战扶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更加广泛地凝聚各方面力量,更加充分地调动全社会参与,形成上下齐心、众志成城的良好局面。
(一)组织开展建言献策,聚集各方资源,形成全社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统一战线要始终以脱贫攻坚为重点,充分发挥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一方面,围绕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要求,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经常性地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把脱贫攻坚中的问题反映出来,通过协商、提案、联席会议等形式,提出视野宽、切口小、举措实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党委政府,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另一方面,积极围绕精准扶贫这一课题,深入研究传统扶贫如何再创新、未来扶贫应该往什么方向转、哪些扶贫方式能发挥独特作用等,按照党委、政府统一安排,瞄准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广泛开展调研,科学咨询论证,进一步拓展脱贫合作的层次、领域和水平,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脱贫攻坚新格局。
(二)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监督,筑牢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
统一战线要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组织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对脱贫攻坚工作相关环节进行民主监督,保证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落到实处。一方面,要重点围绕脱贫攻坚“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和落实情况,对脱贫攻坚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以及扶贫资金管理、项目运行、资源调配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确保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监督党员干部对扶贫资金截留、挤占、挪用、拖欠、套取、骗取等行为;重点监督领导干部在脱贫攻坚项目管理方面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优亲厚友、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挥霍浪费等问题,确保每分“救命钱”、“造血钱”真正用于贫困群众。另一方面,针对脱贫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多做释疑解惑、增进理解、扩大共识的工作,引导社会各阶层自觉服从脱贫、服务脱贫,密切关注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切实增强担当精神。
(三)协调推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形成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良好氛围
从整体上看,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国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上趋于落后,基础设施差,欠账太多,民族之间、城乡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经济状况分布错综复杂,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统一战线要协助党委、政府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村、贫困户以及严重制约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实际,分清轻重缓急,制定推进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众整体脱贫的特殊政策措施,并推动贯彻落实。鼓励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非公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宗教界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留学人员等运用多种方式,汇集各方慈善资金开展扶贫,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充分发挥帮扶资源效益,促进民族地区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统一战线还要主动增强参与精准扶贫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营造社会参与、上下齐心的氛围,多做精准扶贫、促进社会发展的鼓舞士气的工作,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助推精准扶贫不断取得新成效。
(四)强化脱贫工作落实,加快脱贫步伐,确保扶贫攻坚见到实效
统一战线要积极主动,认真谋划,实行能人带动、技能培训、政策扶持等举措,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一是汇聚科技资源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中农业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组织专家研究解决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牵线搭桥,积极引进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项目、资金和技术。二是汇聚人脉资源推进新型工业化。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人脉优势,利用好“光彩事业”、旅外商会和在外企业家联谊会等平台,把返乡创业作为项目工作和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大力宣传推介国家优惠政策、优势资源和特色项目,积极回引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助力工业转型升级。三是汇聚智力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动员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产业扶贫、公益捐赠等活动,引导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扶持农业专合组织、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发展壮大。四是汇聚民间资源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充裕的优势,积极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农村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多举措推进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有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深入开展。
[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N].人民日报,2015-11-30(0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EB/OL].(2015-12-08)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208/c1001-278 98134.html.
[3]张寿于.用好统一战线法宝,汇聚脱贫奔康合力[J]四川统一战线,2015(9).
[4]陈松.拓宽各方监督参与渠道加强脱贫攻坚监督检查[N].四川日报,2016-03-13.
责任编辑:阚秀玲
D613
A < class="emphasis_bold"> 文章编号:1671-1262(2016)02-0026-04
1671-1262(2016)02-0026-04
2015-12-18
李淑萍,女,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统战理论和民主党派史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