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等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

2016-03-15谢伟光高杨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平等马克思主义

谢伟光+++高杨

【摘要】本文的平等视域并非指主义或文化中的平等思想,而是从思想融合的平等原则角度,探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能够融合的同质基因。平等原则是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必然与中华传统文化在哲学思想、历史性、价值观等方面有着相似性和共性,也存在互补性。从哲学思想层面看,人本质的社会性与仁义礼智信、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知行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同质基因的两个表现,是二者能够融合的学理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华传统文化 融合 平等

【基金项目】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以平等为视角”,项目批准号:L14DKS021;201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L12DKS02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92-02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在长期的传统文化熏陶下,中国人民在思考问题上以及行为上都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到了19世纪随着我国国门被外国列强打开,人民的思想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处于内忧外患的被动情况下,我国的知识分子开始不断的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于是各种思想和主义开始在中国蔓延开来,其中不乏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一些被改良后的各种主义,但是唯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真正的生根发芽,为当时茫然的中国大众带来了思想的启蒙,为人民的解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外来的思想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得到很好地发展,不仅在于其自身的正确性,还在于它更加贴近我国的实际国情,在当时军阀混战,民生凋敝的社会状况下,马克思主义满足了中国社会的精神需要。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思想指导是正确的,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得到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富裕。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研究应注意的原则

仔细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主要原因在于,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同质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相同性和相似之处;同时两者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互补与融合。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性的理论体系,而是建立对人类文化传承基础上的一种思想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实际包含了三方面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事实上这些内容包括的范围很广,有德国的古典哲哲学,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同时还有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马克思对其中错误的思想给予批判,对于一些好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进行传承,所以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历史文化扬弃的结果,更加具有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其理论与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非常丰富文化内涵的国家,其主要的文化精髓是和而不同的理念,正是这样的一种文化精神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实现文化生命的延续。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文化一共出现过三次大的融合过程:第一次发生在魏晋时期,其中的玄学是由于儒学与道学之间相互融合的产物;第二次发生在汉朝末期,其中的佛学在中国的唐代开始发扬,然后与我国本土文化儒学、道学相互融合,此时便产生了我国的宋明理学以及禅宗思想;第三次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的西方文化思想的融合,这个时期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开始交锋和碰撞,最终形成现代的文化思想。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一次文化的相互融合,不仅使得文化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同时社会生活经济以及其他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且不管是哪一次文化思想的融合都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完成的。

平等地位的确定是各种思想融合的基础和原则。各种思想和文化的传播都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不平等的文化理论比较得不到客观的符合我国文化发展要求的结果。当前社会存在两种情绪,一是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把传统文化看做封建思想,对它采取歧视态度;二是弘扬传统文化就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曾对传统文化的迫挤。这些情绪只是政治需要,而非建立在学理的平等基础上。我们对于两种文化和思想的融合研究,一定要遵循平等原则,在意识形态上两者是处于同等的地位,不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放置于马克思主义审视之下来批判,也不是以复兴传统文化为名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是在各个学科之间对于基础性的问题求同存异,在文化比较中以更加开放的视角,尽可能的谋求两者的共同发展,在相互比较中实现两者的取长补短。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学理基础

任何一种哲学,如果没有对人的关注,注定难以走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深切的关注人的本质与行为,在这一点上二者是一致的。另外,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强调实践的意义和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要做到经世致用,可见两者在基本要求上是相通的,具有一定的融通性。

(一)人本质的社会性与仁义礼智信

马克思反对抽象的谈论人的本质,他强调一个人处于历史的活动过程中,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对于人的本质界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需求层面,另一个则是社会需求层面。第一个层面,马克思最大限度的肯定一个人自然需要的合理性,他认为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都要不断的依赖于自然界来生活。正如他说的那样“人在物质上都必须依靠自然物,不管是各种事物、衣着、燃料还是食物等”,但是在对于人本质的界定上马克思不仅仅将人界定在自然的层面上,还从社会的角度介绍了社会需求层面。马克思认为社会性和劳动才是人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只有劳动才是人的本质需求,但是那些出于生存而进行的被迫性劳动是异化。他还认为人的具体本质不是单个的固有抽象物体而是具有现实意义,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差别。这就是马克思思想的伟大之处,他将人从自然的角度跳脱出来放在社会关系中对人性进行界定。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肯定人的自然需求的合理性同时还看到了自然欲求的无止境状态。于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于人的自然需求方面一直强调节制和适度,一直强调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其实这样的思想至今也依然适用,是一种非常明智的自然选择。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似之处在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也重视人的社会性研究。孟子提出了人性善而荀子却提出了人性恶的思想,这些在马克思看来就是一种人性的抽象论,但实际上中国的人性教育侧重点并不在此,而是更加重视后天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人的社会性,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主要是针对后天的人的关系所展开的,这些都是属于后天学习的层面。这里的仁就是指人与人相处要做到有爱;其中的义强调的是在社会中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礼是在社会系统中的礼仪和规范;智指的是在社会关系中要能够明辨是非;信指的是要实在,表里如一。由此可见对于人的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同样注意人的社会性,当然更多的是强调作为一个人,应该在社会上发挥怎样的作用,乃至不自觉的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于人的社会关系的论述显得比较宏观,而中国传统思想则显得更加细致和规范,这些刚好是对马克思主义对于人在社会中的定义的具体补充。在当下如果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中人的社会属性与中国传统文化要求的仁义礼智信相互结合起来,相互融合和转化,可以很好地对今天的人们进行教化,使得中国变得更加有风度和彬彬有礼。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知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社会存在是决定社会意识。这些都是建立在自然和人类发展的客观基础上的,其中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不断的发挥意识的作用,可以对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进行改造。不管怎样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是一以贯之的,它的理论认识不是书斋中的理论,他认为任何事情都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它的理论思想是找到现实然后来通过实践改变事实。它强调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但是事实上首先是人对环境和教育进行了改变。可见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停留在旧唯物主义层面,或者说并不是以唯物主义马首是瞻,于是他鼓励人们特别是社会的底层人民,去积极的反抗和改变那个不好的现实。

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样与现实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比如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但是对于这一点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出更多的思辨性理论。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对于现象之外的世界思考采取的是一种规避的态度。能够体现人类思考和行为界限的关系,在庄子的著作可以找到,《庄子·齐物论》中有“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思想里对于可感知的世界永远都是整个世界的本源所在,但是并没有对理念世界与可感知的世界进行区分和论证。而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马克思主要提出的方法是实践,而中国传统思想主要强调的是知行观。在传统文化中知行观主要有三种观点:即知行合一、知先行后、行先知后。不管是怎样的一种知行观都是对当时社会思想的一种调试过程,所以两者都强调了人们要对社会进行一定的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强调自身内在的改变,而马克思主义更重视对世界外在的改变。

从上面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在哲学层面是有很多相似性或契合点的,两者是具有融通性的。近现代很多西方思想涌入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发芽开花,这里面有历史契机,也有政治层面的需求,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走上持续富强之路,表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在哲学思想层面是相互融合的。我们要遵循平等原则,在科技进步、时代发展和全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研究二者融合的路径与方向,以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曾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融通[J].理论与改革, 2013, 01期.

[2]梁晓宇.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契合性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为视角[J]. 乌蒙论坛, 2012, 01期.

[3]房广顺, 郑宗保.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当代选择[J]. 社会主义研究, 2015, 02期.

[4]覃巧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题中应有之义[J]. 今日南国旬刊, 2008, 10期.

作者简介:

谢伟光(1976-),男,吉林德惠人,鲁迅美术学院思政部讲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平等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