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6-03-15温丽红
温丽红
【摘要】在目前的课改形势下,自主学习的要求日渐突出,教师和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同感和执行力也在不断增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排除一切人、事以及环境的模式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但因中学生难以自我控制,所以这一方式就变得“徒有其表”,这无疑将自主学习的实施引入了困境。所以要想切实发展,就应注重其科学性、合理性,从而摆脱简单复制的形式。本文在此种情形下,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自主学习引导方向进行了探究并提出相应方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 新型课堂 科学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71-02
一、准确分析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被动接受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使学生通过听、读、看、察、做得到个体的全方面持续性提高,并且以其行为来升华情感价值的感知能力。开展自主学习不仅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固有接受方式,更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展开思考和论证,改变其原有的僵化思维。教师们通常采取两种方法:学生主体对教学内容的个人学习和学生围绕共同主题展开的同伴互动交流与讨论。前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前期印象;后者使不同学生在交流中展开自主学习并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因此,自主学习的目的在于“授人以渔”,并建构新时代的自主课堂。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引导自主学习
(一)从资料搜集中获得答案
出于对教学内容的考虑,教师们往往会担心课时问题而跳过探索阶段,选择直接灌输的方式来加快上课进度。这不但导致自主学习的内容过于笼统,而无法深入其中;也使学生缺少独立思考能力。但为使学生受益,教师们引导他们进行独立的前期思考,在自己搜集、整理资料的环节中循序渐进地完成交流与学习。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提出见解的过程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帮助锻炼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发散性思维。所以按照课程内容布置一些课前的预习作业,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准备资料,然后得出对新知的初步想法,再在课堂上领悟真实意义,能使他们得到双倍收获。
例如,在讲《孩童之道》这篇散文诗前先让学生们搜集本文的作者、出处、创作背景等文学常识,并且整理成文。学生们在此过程中进行预判性的搜集整理工作,并展开独立思考和分析,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深意。上课时分享资料成果,并结合课文说出看法,这为课文的讲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也可以在课前提出几个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们通过查找资料来解答,比如泰戈尔的写作风格,本文的结构特征等。这样既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拓展了阅读思维,同时促进课文内容的学习,可谓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二)以人人发展为目的创建新型自主学习课堂
我们开展自主教学的初衷是让差生变好,让好生变优,即是要求每一名学生都在不断弥补漏洞的过程中成长为健康向上的优秀学子。当然这也是促进班级全面发展的不二法则,不仅使学习优秀的学生在成绩和思维能力方面都能得到提升,更促进了后进生的自我觉醒和逐步转化,使其语文能力及学习自觉性有所转变。而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分配作用尤为重要,下设一些有层次有针对性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学习中处于最佳发展区间。教师按照学生的程度来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就是教学中常说的“组内异与组间同”的小组分配原则。当然,如果分配不当就会出现由优秀学生主导而后进生一言不发、没有收获的情况,所以教师应提前想好应对措施,可以采取组间竞赛制,轮流汇报制以及指定成员汇报制等。让每个人都能抛开个人成绩,很好地融入其中。
例如: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它在历年来的中考试题中都占很大篇幅。但阅读也有层次之分:对易读文进行理解时,选择知识经验较少的同学来发言,若有不足,再让程度好的同学进行补充说明,或者让他总结小组成员的想法,再在全班进行展示。这样一来后进生因为承担责任就会认真思考并发言,成绩好的同学也会因此进一步领悟。这样的方法促成了“一石二鸟”的理想结果,不仅两者成绩都有所进步,而且也拉平了全班的水准;而面对艰涩文时,则由综合能力强的同学来汇报,因此成绩优秀者在小组探讨中应具备引导力,带动其他小组成员的逻辑思维。
综上所述,若学生经其自主地查阅书本、相关资料以及与同学交流与讨论而获得知识,那么这样的过程便是成功的、高效的自主学习。这样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形式是真正值得我们提倡的。而若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历程中扮演合理引导的角色,就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使人人发展的高效课堂得以创建。所以自主学习是一门大学问,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被广泛地应用,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孩子。
参考文献:
[1]李瑞雪.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探讨[J].学周刊,2016,02:185.
[2]常海玉.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J].学周刊,2016,02:82.
[3]李瑞雪.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探讨[J].学周刊,2016,0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