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色列世界科学大会

2016-03-14朱方

中国科技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诺贝尔奖组员以色列

朱方

以色列世界科学大会(World Science Conference Israel,WSCI)于2015年8月15-20日在以色列耶路撒冷举办。大会邀请了16位诺贝尔奖、沃尔夫奖和菲尔兹奖获得者参会,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440余名青少年和领队参加了这次高水平的国际科学盛会。

以色列世界科学大会由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生物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发起,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科技部、外交部联合主办,2014年由于巴以局势推迟举行,今年得以如期举办。会场设在美丽的希伯来大学校园。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总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国土面积25740平方千米(实际管辖面积),人口8358100(2015年)。虽然地域面积仅相当于我国一个地级市,可是以色列对于科学和科技的发展贡献相当大,总共有10名以色列人和以色列裔人曾获得诺贝尔奖。以色列自建国以来,一直致力于科学和工程学的技术研发。以色列的科学家在遗传学、计算机科学、光学、工程学,以及其他技术产业上的贡献都相当杰出。其研发产业中最知名的是军事科技产业,其在农业、物理学和医学上的研发也十分知名。

由科技部和外交部共同主办这样一届以科学为主题,以青少年代表为主,主讲者规格高、参与国家和地区多、覆盖地域广、参与人数众多的国际会议,政府和承办机构在筹备组织、资金投入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体现了以色列政府对科学技术发展和青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视,展示了以色列对世界科技进步的积极贡献,对提高其国际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

世界科学大会模仿了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邀请了16位诺贝尔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等国际重要奖项得主、知名科学家,参会的青少年年龄在17~21岁,由以色列驻各国/地区的外交机构推荐和遴选。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选派了学生和领队参会。大会的主要内容由16位诺贝尔奖、沃尔夫奖和菲尔兹奖得主报告、专业讲座、以色列创新科技成果展示、学生海报展示和文化交流等组成。

在以色列驻华使馆的支持下,中国科协获得了组织中国青少年参加首届大会的机会。代表团由3名领队老师和13名学生组成。参加此次会议的13名高中学生是中国科协2014、2015年中学生英才计划的1000多名学员中的优秀学员,来自物理、数学、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他们已经初步表现出对科学研究的强烈兴趣和选择自然科学学科作为发展方向的倾向。经过学生本人申请,所在学科学术委员会的认可和遴选,他们得以参加这项高水平的国际科技交流活动。

吴昊

吴昊/上海七宝中学

于我而言,最快乐的便是前几天听诺贝尔奖得主的演讲。也许有的科目我并不擅长,很多专业术语也听不懂,但我仍然乐在其中——我喜欢听这些热爱科学的大师们讲话,喜欢这里热爱科学的氛围,喜欢他们能耐心听我用蹩脚的英文问出疑惑,喜欢大牛们在台上展示另一面的幽默……正如某位大师所说:“Every problemhas a solution,and my job is to find it.”探索科学就是一步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条科研路上,充满着艰辛苦涩,只有幸运的人才能成功站到最高点;但是,幸运却是用努力换来的。朱棣文说过,做科研的天赋固然重要,然而自己的努力尝试与创新思维却是更重要的。

我想,这6天多的经历,不仅仅是玩,更是一场学习之旅!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在一群热爱科学的小伙伴身上学到的勇敢地交流、勇敢地想与做,当然还有在那些和蔼可亲的教授身上学到的对科学的忠诚与执著,这些都是人生中宝贵的一笔财富,是WSCI带给我的无限快乐!

赵瑞婷

赵瑞婷/广东省广州第一中学

我们每一个人都分到了不同小组,每一组都需要制作出一张海报,而我们组的海报是研究微生物电池与普通锂电池的区别。在与组内的伙伴交流时,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专业术语运用的差异。为了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小组的制作,我利用不同的时间去查阅资料,也懂得了很多关于生物电池的知识。我在组内负责研究微生物电池的优缺点,这需要查阅大量文献,包括查找相关的英文学术文章。

这几天听了很多诺贝尔奖得主的讲座,我很高兴能看到美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并且和他交流了有关可燃冰的采集和使用的问题,还有关于特斯拉的沃登克里弗塔的实施可能。很荣幸,我能见到这次大会的发起人Rogger D.Kornberg,他讲了有关真核转录的研究,第一次将基因的这一转录过程细致地描述下来,使了解基因的转录过程成为可能。Zhores Ivanovich教授跟我们讲了有关半导体材料的研究。Sidney Altman教授用很风趣的语言讲述了RNA的催化作用,以及他是如何发现的。Harod W. Kroto教授是C60的发现人,他在演讲中叙说了他的研究心态和感想,以及研究发现C60的经过。他让我们在轻松的状态下理解了他所说的一切。平易近人的Ada Yonath教授是到会的唯一一位女科学家,她以视频动画的形式给我们讲述了基因的转录翻译,以及如何人工控制其开始和结束。

除了诺贝尔奖得主的课题演讲,也有其他一些活动,如基础知识课程、产品展示和理念讲述。产品展示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创新性很强、功能很强大的产品,包括self-driving、bird、CO2能源的使用和开发、大脑活动位点、盲人眼镜、自动触觉、3D心脏等。

闫北辰

闫北辰/东北育才学校

本次大会共有十几位曾获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等重要科学奖项的科学大师为我们作讲座。科学家们为我们带来了最前沿的科学成果,并且耐心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大会的发起者科恩伯格教授,他因从分子层面上研究了基因的转录过程而获诺贝尔化学奖。他的研究成果就出现在上学期的生物课本中。能亲眼见到教材涉及的人物,真的十分难得。此外,科恩伯格作为大会的发起人,十分重视青少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他亲临海报展示现场,观看各组的海报,提出问题,耐心地和大家交流,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代大师的风采。

除了聆听科学大师们的讲座,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小组海报。大约在大会开幕之前1个月,同组的组员们就开始通过邮件进行自我介绍和讨论海报的主题。我尽自己所能参与到了讨论当中,每次发出一封去往世界各地的邮件,心里都会升起一种自豪感。组长充分肯定了我的意见,当大家都用在线聊天工具交流时,还为我专门保留了邮件交流。

但是,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在面对面交流时,我感到了巨大的困难。组员们用英语交流,就如同用自己的母语一般流利,但他们的语速实在太快,加之带有不同地方的口音,使我很难理解。无奈,只得给组员们发了一封邮件解释自己的情况,组员们也很理解,劝我不要有压力。我虽然十分希望为小组的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怎奈语言障碍实在难以克服,加之年龄差距很大(我比其他组员平均小四五岁),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幸运的是,我在大会的第一天便结交了一位喀麦隆朋友。他比我大5岁,但是跟我同命相连,也面临巨大的语言障碍。我们聊天时,都需要重复好几次才能让对方听懂,但和他交流,却让我的压力缓解了不少。

坦率地讲,本次参加世界科学大会,最大的收获在于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同行的十几位同学,在自己的领域几乎都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佼佼者,有的高中只上2年便考上了知名大学,有的高中刚毕业就能发表学术论文,更有2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百科全书般的人物,令我不得不佩服。

猜你喜欢

诺贝尔奖组员以色列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小组长不好当
诺贝尔奖的由来
还是不错的
以色列IWI公司ACE SAR步枪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