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经欺骗过自己吗
2016-03-14马志国
马志国
“一派胡言,我怎么会欺骗自己呢!”别着急,请往下看。
下面的情境你也许并不陌生:在公司里,老板宣布给业绩突出的员工加薪,结果好多人感到失望,认为自己业绩突出却不得加薪,于是抱怨老板没有端平一碗水;在单位里,职称评定揭晓,结果好多参评者也都感到失望,认为自己成果突出却落选,于是抱怨评委有猫腻;在学校里,评优活动结束,结果许多学生都感到失望,认为自己表现突出却与“优秀”无缘,于是抱怨评选不公正……
我们不能否认社会生活中存在徇私舞弊的现象,但是,我们能够把这类评比活动统统说成徇私舞弊吗?不,一般来说,这类评比活动总体上还是公平公正的。那么,是抱怨的人过于自私狭隘境界不高吗?不,也不能这样进行简单的道德评判。
人们在认识自我的时候,普遍存在自我欺骗的心理倾向,也就是上面说到的,人都有一种认为自己比别人好的倾向。为什么会这样自我欺骗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的自我欺骗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于是,容易肯定自我,难于否定自我。
现实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都会受到别人的批评和责难,自我形象也会受到威胁。因而,在各种消极的反馈信息面前,为了维护积极的自我形象,人们就会采取以下几种自我欺骗的策略。
一、巧妙利用自我服务偏见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说法,人们在解释事件的结果时,普遍存在“自我服务偏见”,也就是对成功的事件进行内归因,而对失败的事件进行外归因。所以,当一件事情进展顺利时,人们都会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因而自我价值也得到了提升;而当一件事情进展不顺利时,人们通常会寻找外部原因,从而逃避责任。这是最常用的自我欺骗策略。
二、寻找消极反馈信息的漏洞
对那些贬低自己的信息,人们会积极地寻找它的漏洞,而对那些能够提升自我价值的信息,人们却很少去思考它们的真实性。这也是一种自我欺骗策略。在学校里,细心的老师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某次考试结束后,那些考得好的学生会认为这次测试是公平合理的,而那些考得不好的学生,则倾向于认为这次测试不公平,如考题有问题等。这就是在寻找负面反馈信息的漏洞,以维护自我形象。
三、有选择地加工反馈信息
人们对外界的反馈信息,不是全都进行加工的,而是进行有选择地加工。怎样选择呢?通常,对那些负面的反馈信息,人们很少进行思考,除非你希望找出他们的漏洞,然后进行反驳。而对那些正面的反馈信息,人们会去思考和推敲,从而证明这是自己确实已经拥有或能够具有的。通过这种有选择地加工反馈信息,可以避免受到消极的影响,加强自我价值感。
四、有选择地遗忘反馈信息
与上面一点相关联,人们对信息的遗忘也是有选择的。由于人们很少关注负面的反馈信息,因此这些信息很容易被遗忘。而对正面的反馈信息,人们却能够很好地记住它。这叫选择性遗忘。通过遗忘失败的经历来维护自尊,保持积极的自我,这也是一种自我欺骗的策略。
五、有选择地提取反馈信息
很多人会根据现实的需要,从记忆库中提取相应的信息,来证明自己具有某一特质。比如,你如果相信内向更有利于获得成功,就会很自然地想起自己内向性的表现,并且能够想起很多事例,来证明自己确实是一个内向的人。此时,根本不会想起自己也有过外向性的反应。这也是一些算命相面似乎很灵的原因。由于你相信算命人的说法,你就会从记忆库中选择相关的信息,于是,你就觉得算命相面的人说得很准。
六、强调自己的优点而忽视缺点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优点是独一无二的,是非比寻常的,而自己的缺点就是全人类的缺点,是每个人都会犯的错误。因此,当自己成功地完成一个任务时,就会觉得自我价值感很高,而当自己犯错误时,就会选择自我原谅,觉得这些错误是每个人都会犯的,是无法避免的。这种偏颇的理解,也是人们自我欺骗的策略之一。
七、曲解评价标准,然后进行自我评价
对于很多积极的但评价标准又比较模糊的人格特征,人们倾向于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扭曲其含义。比如,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好父亲、好母亲,但是,究竟什么样才算好父亲好母亲呢?标准比较模糊。有人认为好的父母从不惩罚孩子,而有人则认为好的父母应该赏罚分明,有人认为好的父母应该多花时间陪孩子,而有人则认为好的父母应该把时间都放在工作上,给孩子树立一个勤劳的榜样。由于标准各异,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是好父母。
八、把别人的批评归因于偏见
当受到别人批评时,很多人并不认为是自己不好,而认为是别人对自己有偏见。比如在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黑种人的自尊不会因为白种人的消极评价而降低。他们认为,之所以受到这样的评价,是由于评价者的种族偏见所致。而当这些人知道评价者并不清楚他们的种族情况时,他们的自尊才会受到影响。生活中也常常是这样。对别人的非议,你常常会说人家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由此可见,将别人的消极评价归因于偏见,也是一种自我欺骗的策略。
九、通过下行比较来维护自尊
所谓下行比较,就是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进行比较,从而让自己感觉良好。现实生活中,当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时,很多人都会进行下行比较,采用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我安慰策略。比如,你的姐姐是钢琴家,而你对音乐并不感兴趣,你也许就不会感到有压力。可是,如果你对音乐也非常感兴趣并在意自己的成就,你也许就会产生消极的自我体验,即钢琴成就不如姐姐。于是,你会寻找一个钢琴方面不如自己的人来比较,来维护你的面子。
现在,你还敢说自己从来没有自我欺骗过吗?
面对生活,我们都难逃自我欺骗,适当地自我欺骗,也是维护自我的一种心理策略。不过,自我欺骗毕竟扭曲了客观的自我,使人们难于认识真实的自我,尤其是经常使用这种策略的人,最后必然会迷失自我,与成功背道而驰。因此,我们要适时地从自我欺骗中走出来,看看那个客观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