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娘家”从来不是简单事
2016-03-14梁巧娜
梁巧娜
编者按:又是一年春节到,正月初二、初三,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回娘家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那么回娘家这传承了丰富情感的一种习俗,又是从何而来,各地回娘家的时候又有什么讲究,过年时你又会回哪一边家呢?
“回娘家”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一项日常生活内容,同时它也是已婚女性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正是由于这种生活内容包含有非常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常常被呈现在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之中。尤其是剪纸、民谣、地方戏曲、陶艺这些民间艺术,常常将它作为表现的题材。
“回娘家”是一种丰富的情感体验
2007年春节前,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甘肃定西考察工作时,就曾在村民李彩家中剪了四幅《回娘家》的窗花,并亲自将其中一幅剪纸贴在李彩家的窗户上。总书记亲手剪的窗花画面是丈夫推着独轮车,车上载着花枝招展的小媳妇,夫妻双双回娘家。这幅大红剪纸颜色鲜艳,图案花俏,寓意红火喜庆,与民间所追求的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相得益彰,非常招人喜爱。
“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给我糖,给我糕,给我外婆抱一抱……”
这首家喻户晓的童谣几乎与每个人的童年记忆相伴相随,分处天南地北的孩子一代又一代,咏唱着相同的歌谣,憧憬着回外婆家的喜悦和享受。夜深人静,当母亲轻轻摇着怀里的孩子深情款款地咏唱着这首童谣哄着孩子进入梦乡的时候,对娘家的思念,回娘家的渴望,想必会自然而然涌出心扉,遍地流淌……这种思念与渴望所蕴藏的依恋和温情,通过舒缓温柔的曲调传达给孩子,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世界充满关爱与温情,也会在孩子稚嫩纯洁的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催生他们对天伦亲情的追寻与依恋,对丰富和健全他们未来的情感世界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现在很难考证这首童谣的流行始于何时,更难以预言它会终于何世。但我们知道,它的魅力,正在于它看似俗白晓畅的语言之中,蕴藏着巨大的情感力量。
此外,歌曲中亦有不少表现回娘家内容或场景的作品,深得大众喜爱。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1984年春晚由歌手朱明瑛演唱的《回娘家》:
风吹着杨柳嘛,唰啦啦啦啦啦,小河里水流得儿,哗啦啦啦啦啦,谁家的媳妇,她走得忙又忙呀,原来她要回娘家。
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咿呀咿得儿喂……
这首歌用诙谐戏谑的语言,将一个年轻的媳妇在回娘家路上遭雨淋湿、妆容零乱、鸡飞鸭跑等狼狈不堪的情景,调侃得活灵活现。歌曲极富现实感和生活情趣,语言又生动俏皮,充满喜剧色彩,因而深受大众喜爱。自春晚舞台唱响之后,一夜之间便流行于大江南北,不论繁华都市还是穷乡僻壤,《回娘家》的旋律一度四处飘荡。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仍有无数粉丝在追捧。
“回娘家”从古到今肩负不同任务
回娘家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其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现今发现最早记载这种生活内容的文学作品当数《诗经·葛覃》,这首诗借着咏叹葛草茂盛绵长之势,抒发女子强烈的思归之情。其中“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即反复诉说自己想回娘家的心思。该女子不论是割草煮麻还是浣衣织布,都惦记着回娘家探望父母之事,其急切之心意,焦灼之情绪,溢满诗篇。据专家考证,此诗成形于西周时期。因此,可以推断,西周以后,出嫁女在特定时期回娘家探望父母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活内容。
一般而言,传统社会中的婚姻制度是从夫居。女子出嫁后若想回娘家,须获得夫家的同意方可成行。但传统社会特别强调“孝道”,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也是孝道要求所致。当男女两家缔结婚姻之后,两家人形成了特殊的姻亲关系—于权贵人物或大户人家而言,这种姻亲不仅仅是一种自然人性的需求,更是一种政治结盟的行为;于平民百姓而言,这种姻亲维系着两个家族的感情和利益关系,是夫妻关系自然延伸并对子孙后代都有特殊影响的一种亲缘格局,必须用紧密联系来加以巩固。让出嫁女定期回娘家,可以增进了解,维系感情;于女性而言,从夫居是由制度确定的身份归属,出嫁女与夫家是依附关系,这种依附关系更多功利的成份。但娘家往往是她的情感归属地,女性与娘家天然的血缘关系更少功利成份而更多感情因素。所以“回娘家”常常成为出嫁女在夫家情感不适应或不顺利时寻求庇护的一种途径。即使是顺利融入夫家之后,定时回娘家慰告父母,履行孝道,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在各种地方志或涉及民俗的文献中,有诸多对回娘家这种习俗的记载。但或因民族差异,或因时代差异,或因地域差异,这一民俗内容亦有不同。比如在“什么时候回娘家”这个问题上,就各有不同:有元宵节的,端午节的,也有重阳节的。
比如小说《红楼梦》中元妃省亲,就是在元宵节。大观园就是贾府为迎接元妃回娘家而特别建造的。“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写的就是元妃回娘家的经过。省亲之后贾母等人觉得如此奢华的花园空置着不好,才安排宝钗黛玉她们姐妹住进去,由此成就了大观园中一派莺声燕语的女儿国里悲欢离合的故事。
端午节在不少地方又被视为“女儿节”,也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比如老北京就有“端阳比年大,闺女回娘家”的民谣。《红楼梦》中对端阳节那天大观园中的女孩们隆重过“饯花节”的事件有详细的叙述,“黛玉葬花”的情节就是在那天发生的。端阳节未嫁女饯花,出嫁女回娘家,这样的民间习俗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
还有一些地方有重阳节回娘家的习俗,这些都与祭祀或敬老尽孝的要求相关。可能还与农事安排有关。总之,在回娘家的时间节点上,各地不尽相同。
“回娘家”越来越凸显“平等”内涵
在现代社会中,回娘家这种生活内容与传统社会形成的习俗已经有了很大差别。尤其在城市中,出嫁女何时回娘家几乎已经不是个问题。即使是在农村,开明一些的,对女儿何时回娘家这个问题也几乎没有什么限制。高速交通工具的大规模运用,让时空距离大大地缩减了。这不仅仅是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观念变化的结果,更是女性的独立性与行动的自由度空前提高的结果。
虽然说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向着开明方向发展,人心也越来越宽容,但在一些重要节日中,民间大众还是很强调家族观念和家庭意识的。比如春节和中秋节,都是阖家团聚的日子。游子不远万里长途奔波,也要回家与亲人团聚。对于已婚人士而言,这个所谓的“家”,一般人还是理解为“夫家”,而非“娘家”。如果夫家与娘家同城或同村,两家能兼顾的自然圆满。如果夫家与娘家相距不远,一般春节时初一会在夫家过,初二就会回娘家。中秋节也通常是十五在夫家过,十六回娘家。如果两家相距太远,夫妻双方都又都是独生子女的话,麻烦通常会多一点,这就要靠双方耐心沟通,合理安排了。
近年随着独生子女一代渐渐步入成家立业阶段,远离父母到异地谋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即使与父母同城居住,小夫妻通常都是住自家,去婆家或回娘家放在平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春节或中秋这种日子,去婆家还是回娘家,还是不时会引发矛盾冲突。因妻子坚持春节回娘家过而引发纠纷甚至闹离婚的报道,也不时见诸于网络或报纸。
其实,将“夫家”当“自家”,视“娘家”为“外家”,坚持每个重大节日都必须在“自家”度过才吉祥的观念,不过是传统社会男权意识在现代社会的残余而已,这种思想观念还能持续多久也不好说。毕竟,现代社会中平等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了,对于独立的现代女性来说,“婆家”与“娘家”的地位也是越来越趋于平等,春节究竟去婆家还是回娘家,在未来,恐怕受传统习俗的约束会越来越少,而视个体情况安排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