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支持疗法在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2016-03-14张靖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肺心病呼吸衰竭

张靖

【摘要】目的:评价营养支持疗法在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n=40)、观察组(n=42)分别采用普通静脉营养支持以及强化营养支持疗法,对比相关指标。结果: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aCO2高于入院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PaO2低于入院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日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1例、对照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19%、90日再住院率11.90%,低于对照组50.00%、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疗法可增进治疗效果,降低并发、复发风险。

【关键词】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营养支持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033-01

肺心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PHD)是一种起源于肺部常见心脏器质性疾病,保守估计我国现存PHD患者约100~200万例,随着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环境的变化,PHD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1]。PHD危害极大,急性加重期死亡率高达15%,是医院住院心脏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许多PHD患者还易并发呼吸循环衰竭。PHD急性加重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用药、机械通气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胃肠道功能改善,积极防治消化道出血有助于增进疗效、降低病死率[2]。营养支持疗法不仅有助于弥补疾病消耗,还可促消化道功能恢复,加速患者康复,但相关研究较少。本次研究试评价营养支持疗法在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4月~2015年5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②无原发性消化系统危重症与并发症,如肠梗阻;③并发呼吸衰竭;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姑息治疗;③不合作。共纳入患者82例,其中男50例、女32例,年龄44~71岁、平均(60±14)岁。肺心病病程:5~31年、平均(24±8)年。原发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1例、慢性支气管炎21例、支气管哮喘34例。合并症:心功能不良64例、高血压71例、冠心病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4例。据入院顺序,采用队列插入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明确掌握病史,参照相关指南推荐方案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治疗、扩张呼吸道、镇咳排痰、降血压等,所有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经口或鼻机械通气,A/C模式,部分患者给予镇定剂,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参数,转为SIMV+PSV模式,若已并发低氧血症,抬高起始进气压力,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FiO2控制在60%以下,给予高浓度吸氧,尽快恢复血氧饱和度水平,若可进食给予专科饮食,否则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口服能全素500ml。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进食困难者,静脉滴注10%脂肪乳剂500ml,施尔康2片/日,水乐维他1支/日。若出现严重便秘,以开塞露处理。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死亡例,并发症发生例,住院日、90日内再住院率。入院时、2周后,患者PaCO2、PaO2指标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WPS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若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 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

2结果

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aCO2高于入院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PaO2低于入院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日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死亡1例、对照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11例次、90日再住院5例,低于对照组20例次、1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因长期临近低氧血症状态,多伴有营养不良,住院或营养不良状况更甚,急性加重期能量消耗更大,需加强营养支持。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肺与大肠有共同的起源,两者在病理生理上存在内在联系,消化系统是机体最大的储血器官,保证其氧气供应非常必要,当氧气交换出现障肺功能受损出现缺氧时,对消化道生理功能影响较显著,缺氧可导致肠道神经功能异常,肠道功能紊乱反过来又影响肺动脉压,在强烈的应激情况下,肠道蠕动、分泌等功能受抑制,细菌、内毒素与炎症介质被吸收入血,继发全身反应严重综合征,有报道称严重肠道功能障碍可诱发急性呼吸衰竭[3]。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加强营养支持、注重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保证热量供应,促肠道功能恢复,进而减轻肺动脉压,减轻肺损伤。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给予营养支持后2周,指标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住院时间明显缩短、3个月内再住院率明显下降,提示营养支持疗法确实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21.

[2]齐梦英.慢性肺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0,28⑷:1003.

[3]蔡柏蔷,李龙芸主编.协和呼吸病学.第2版(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1366-1376.

猜你喜欢

急性加重期肺心病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宽胸理肺汤治疗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30例疗效观察
痰热清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