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门诊头晕的文献综述

2016-03-14刘英秀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头晕文献综述

刘英秀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围绕头晕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关于头晕发病的人群特征和易感因素等方面的调查研究论文及专家诊治建议、指南,以明确头晕的概念并对该病的病因、诊断思路及治疗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神经内科门诊;头晕;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020-01

头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患病率和发病率高,是神经内科主要的就诊原因之一。头晕的病因复杂、表现多样,且缺乏客观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各种头晕,因此,准确把握头晕的概念、根据常见的头晕病因及临床特征、快速在临床进行筛查和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头晕的发生涉及神经科、耳鼻喉科、内科和精神科等众多领域,某些头晕确实会因患者表述不清或医生问诊缺乏经验而难以诊断,加之一些头晕的发病机制尚末明确,因此给临床头晕的诊治带来了困难。

一,头晕

头晕是非特异的主观症状,从临床表现出发将头晕分为头昏、眩晕、平衡失调、晕厥前期4种情况,其中眩晕最为常见。研究表明,眩晕约占所有头晕的半数,而产生眩晕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基础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周围前庭或中枢前庭系统障碍,故眩晕可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其中前庭周围性眩晕约为前庭中枢性眩晕的4-5倍。在前庭周围性眩晕的病因中,良吐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和梅尼埃病是最主要病因。前庭中枢性眩晕的病因繁多但相对少见,包括血管性、外伤、肿瘤、脱髓鞘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病变等。非眩晕性头晕病因除涉及神经系统疾病和耳科疾病外,还可能由内科(高血压病、体位性血压波动、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贫血、发热、感染、甲状腺疾病)、精神科疾病(惊恐、抑郁、焦虑、躯体化障碍等)或药物不良反应等病因所致。眩晕是由半规管壶腹靖至大脑前庭神经传导通路不同部位的损伤,所致的功能下降、过强或两侧失对称,所引起的运动性幻觉。平衡不稳是由视觉、深感觉、小脑系统等部位损伤,导致外周传入信息失真,所引起的一种在运动时自感身体摇晃和不稳的一种错觉。头昏是由多种器质、功能性疾病或长期劳累压力等导致大脑皮质功能弱化,而引起的一种持续性的头脑昏沉或迷糊不清醒感。晕厥前期的发病机制与晕厥类似,分为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及直立不耐受综合征、心源性晕厥(心律失常性晕厥、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

二,头晕的正确诊断思路及常见检查手段

正确的病史采集是头晕诊断的关键,通过问诊可以鉴别90%的患者属特异性眩晕或是非特异性头晕症状,同时可明确约70%-80%的眩晕病因。在问诊时,应注意了解症状程度和伴随症状、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诱发及缓解因素等临床特征。

临床常规使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颈部血管超声(C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了解责任脑血管有无狭窄、畸形、内膜增厚及血流速度减慢等;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明确有无颅内占位、脑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前庭功能检查:包含前庭脊髓反射系统的平衡功能和前庭眼动反射弧的眼震反应(包括自发性眼震、位置性眼震和变位性眼震)两大类。具体项目有眼震图检查(主要包括冷热试验和眼动功能检查)和静态平衡功能检查等,近年来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主观垂直(水平)视觉检查(针对椭圆囊病变)、动态视敏度检查(可作为前庭功能及其康复训练疗效的参考指标)和等也逐渐应用于临床。

三,特殊的头晕治疗方法

1,对症药物治疗

急性期治疗包括前庭抑制剂及止吐药物,该药物主要用于急性发作期缓解症状,预防性应用无效。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前庭抑制剂主要分为抗组胺剂(异丙嗦、苯海拉明等)、抗胆碱能剂(东蓑若碱等)和苯二氮类;止吐剂有胃复安和氯丙嗦等。前庭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神经递质而发挥作用,应用时间过长会抑制中枢代偿机制的建立,因此不宜长期使用;前庭抑制剂不适合用于前庭功能永久损害的患者。心理治疗可消除头晕造成的恐惧心理和焦虑、抑郁症状,必要时可使用帕罗西汀等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此外,倍他司汀作为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欧洲一些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证实其治疗头晕疗效确切。

2,管石复位(手法复位)

后半规管及前半规管BPPV建议使用Semont或Ep1ey管石复位法;水平半规管BPPV建议使用Barbecue翻滚法。

3,前庭康复锻炼

目前庭康复锻炼在前庭周围性眩晕疾病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它主要针对因前庭功能低下或前庭功能丧失而出现平衡障碍的患者,以加速前庭康复的进程并改善康复水平为目标,包括前庭一眼反射的眼动锻炼和前庭一脊髓反射的平衡锻炼。早期眼震存在,患者应尝试抑制各方向的凝视眼震,眼震消失后,即可开始头一眼协调练习,患者应尝试平衡练习和步态练习,症状好转后应加运动中的头动练习,开始慢,逐渐加快。其目的是通过训练,重建视觉、本体觉和前庭的传入信息整合功能,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减少振动幻觉。常见的两种体位训练方法包括直立位快速摇头法(患者站立位或坐位,头向前倾300,迅速向健侧转450,然后迅速转向患侧900,左右摇摆,直至眩晕消失,每天训练3次,坚持2周左右)及平卧位摇头法(针对限制体位卧床患者,仰卧位,头下垫枕,头前倾300,家属协助患者头位向健侧转450,然后转向患侧900,左右转动,直至眩晕消失)。

结语

综上,头晕为表现多样、病因复杂的临床常见就诊原因,该病的正确诊断基于正确的诊断思路(通过仔细问诊对头晕症状的界定、对不同头晕病因及发病规律的掌握)并进行针对性检查,同时,临床医生需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进行知识的更新,提高头晕的正确诊断率,减轻病患痛苦。

参考文献:

[1]何及等,颈性眩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06)

[2]吴子明等,前庭神经炎的诊治[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6(04)

猜你喜欢

头晕文献综述
头晕患者要学会描述病情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老头晕
老头晕
头晕晕的,好像中暑了
狐狸卖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