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人工水系景观营造
——以株洲市万丰湖为例

2016-03-14何强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年8期
关键词:万丰驳岸株洲市

何强

(株洲市规划设计院,湖南 株洲 412000)

浅议人工水系景观营造
——以株洲市万丰湖为例

何强

(株洲市规划设计院,湖南 株洲 412000)

以株洲市万丰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人工水系景观的营造提出了一些想法,包括水系上下游景观生态功能的划分、驳岸的生态处理、岸线的仿自然设计、流域雨水收集净化和雨洪调蓄等方面的一些粗显见解。

人工水系;海绵城市;景观设计

【DOI】10.13616/j.cnki.gcjsysj.2016.07.106

1 引言

项目位于株洲市天元区新马新城内,距株洲市中心约10km。项目全长约4.5km,总面积约127hm2,其中水面面积约60hm2,是基于现状溪流谷地特意保留的一条生态水系廊道。根据《株洲市新马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项目两侧基本为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皆有少量公共服务用地。其南侧为“中国动力谷”——以中国中车、北汽等高铁、汽车、飞机动力研发公司为基础的新型动力研发孵化中心。根据规划的总体定位,万丰湖及其周边地块被定位为“新马EBD”生态商务中心。本项目将以上位规划为指导依据,对场地能否形成规划所确定的水系景观进行调研论证,并提出营造生态水体景观的策略,在工程设计层面提出设计思路。

2 规划及现状情况

2.1 上位规划分析

根据规划,万丰湖为一东西走向的水系,位于万丰路与新丰路之间,两条道路的规划高程在44~50m,根据场地的地形数据,现状场地标高在36~39m之间。现状场地与规划道路高差较大,平均高差有近9m。同时,规划的景观廊道宽度在60~400m之间,溪流上游廊道宽度较窄,平均宽度在80m左右,下游廊道较为开阔,平均宽度约240m。规划有4处车行桥横跨场地,联系水系南北两侧的地块和街区。

2.2 现状场地分析

现状场地两侧基本为丘陵地,场地为一天然的谷地,有一条溪流冲谷地流过,临湘江一侧现状基本为沼泽低地。虽然规划确定此区域为水域和公园用地,为安全起见,项目设计之初我们对场地进行了大面积的地勘。根据地勘报告,确定此处地质情况较好,有较厚的黏土层,能起到天然的防渗作用。根据对现场的充分调研,场地内共有3条天然或人工的渠道水流汇入,主水系为发源与株洲武广新城的泉坝渠(流域面积579hm2),在株洲大道以东汇入发源于太高水库的王家坝干渠 (流域面积782.6hm2)和发源于大石桥立交的株洲大道两侧雨水收集渠道 (流域面积473.6hm2)。其中大石桥雨水渠道和王家坝干渠由于穿越城市建设用地,均已硬化为地下渠道,仅泉坝渠现状为天然水系。3条水系汇入后在株洲大道以西称万丰港。万丰港又分为高排和低排两个渠道分别排入湘江。其中高排渠道宽度约10m,在洪水季节排水能力严重不足,造成低排渠流经的区域在洪水季节往往作为蓄洪区域,一年有多次会被水淹。本次设计的主要场地即位于泉坝渠和万丰港低排渠区域。泉坝渠流经大面积农田,渠道两侧植被生长良好,自然分布有旱柳、枫杨和乌桕等乡土树种,驳岸临水分布有茭白、菖蒲、水芋和石菖蒲等湿生植物,现场观察发现水系中栖息的动物包括鲫鱼、泥鳅、黄鳝、乌鳢、青蛙、中华白鹭、棕背鹭、池鹭、翠鸟等,农田生态系统物种生存较好。而下游的万丰湖由于常年处于农业生产与洪水淹没交替之中,自然生态与农业生产处于恶性循环状态,洪水一来农业生产 “全军覆没”,洪水一退自然生态尚未恢复又进入农业生产,因此低排渠区域虽然有成为湿地的条件但湿地生态系统一直无法发育成熟。

3 景观规划设计

为形成景观效果较好的人工湖面景观,以及对上游的较好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我们对道路竖向进行了调整,尽量降低道路高程。同时,需要将人工湖常水位尽可能的提高,降低两侧道路与湖面的相对高差。根据上游汇水区域水量的计算、场地现状的地形地貌和宽度,以及两侧道路高程情况,最终确定大湖面常水位定为40.8m,上游区域根据地势高差逐步上调水位。因此,整个万丰湖水系基本形成三个景观段落,第一段为株洲大道以北水系上游的溪流景观段,第二段为株洲大道至仙月环路之间的河流景观段,第三段为下游的视线开阔的湖泊景观段。

3.1 溪流景观段

溪流景观段水面最宽区域为42m,最窄为7.5m,长约1.5km。景观设计风格以乡土生态古朴的景观为主。在保留现有生态基底的情况下,适当植入自然体验型的可参与的景观,包括可以下水摸鱼虾的溪石浅滩、可以脚踏的水车、可在其间穿梭嬉戏的湿地花园、湿地小岛等景观项目,游步道系统分为2级,作为一级游道的自行车道贯穿两岸,并通过景观桥梁连通。并设计有特色溪流景观林带,如乌桕红叶林和樱花、桃花岛等。由于溪流景观段地势落差较大,为降低水流对驳岸造成的冲刷,沿线设置有3处滚水坝用于调蓄水位并形成较好的景观水面效果,并作为上游来水的前期沉淀净化区。滚水坝结合景观构筑物设计,如水车与滚水坝结合、廊桥与滚水坝结合等,丰富景观效果。同时滚水坝的设计也结合了生态理念,考虑到一些鱼类和两栖类的洄游,滚水坝设计有“鱼类洄游无障碍通道”,通过缓坡水流引导鱼类往上游洄流。水底的设计同样考虑了生物的栖息规律,水底未做硬化处理,全部为土质水底或抛石水底,且水底深浅不一,为生物的栖息创造条件。

3.2 河流景观段

河流景观段水面最宽处为140m,最窄处51m,长约1km。常水位水深在0.5~3.5m之间。此段视线较为开阔,水流较为平稳,水质介于上游泥沙含量较高的水和下游清澈水体之间,生物活动最为活跃。此段区域两侧地块基本全为回填土质且地势高差较大。为形成自然河流效果,此段区域尽量减少横向连通的桥梁保障视线的开阔。游步道分3级系统设置,在一级自行车游道的基础上增设2级步行道,丰富游览路线。此段与下游湖泊景观段水面标高一致,游船可直接通到此段。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水湾处设置有游船码头,供游船和皮划艇停靠。在设计风格方面,本段逐步由上游的生态古朴的自然风格向现代生态风格转变。

3.3 湖泊景观段

湖泊景观段水面最宽处420m,最窄处135m,长约2km。常水位水深在0.5~7m之间。此段视线开阔,水面宽广。经过前两段的沉淀净化,水质变得清澈,能见度大到1.5m左右。景观设计风格已完全转变为现代生态,沿湖设置平缓的沙滩和缓坡入水草地,儿童活动设施和运动设施点缀其中,乔灌木成片状种植与整体空间尺度相匹配。自行车道与其他3级步行道在各个景观节点之间穿越联系。小型休闲商业建筑点缀于绿树丛间,提供丰富的休闲体验并聚集人气。宽阔的水面为水上运动提供了可能,小型游艇和皮划艇码头结合商业水街的设计,提升了景观的参与性和品质。

4 生态设计

4.1 雨水收集

万丰湖全线汇水面积约35.3km2,汇水面积大,有充足的水源保证。为缓解雨洪对城市建设区的影响,万丰湖在设计过程中就充分考虑了蓄洪功能,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万丰湖常水位高程40.8m,常水位库容200万m3,100年一遇的洪水位相应库容为328万m3,可调蓄雨洪128万m3。由于流域既有城市建设区又有农田、山林地等自然生态区,因此在雨水收集汇入过程中分别设计有不同的前期处理措施。农田区域汇入的泥沙水及有机污染物较多,因此在小沟渠汇入主水系之前,均设计有沉沙湾池且沟渠沿线要求采用生态驳岸并复育乡土野生水生湿生植物净化水质;山林地及乡村聚落区域汇入的雨水树叶、有机垃圾等漂浮物较多,在沟渠汇入主水系之前设计有水篦进行拦截定点清污。城市建设区域汇入的雨水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均较多,因此,在汇入之前于自行车道靠建设地块一处设计有草沟和湾池逐级净化处理后排入主水系。

4.2 驳岸及水生态设计

由于本项目除上游区域外基本为人工水系,因此对水岸线和与水相关的设施的设计非常重要。根据水系的分段,上游水系基本维持现状断面,局部拓展水面形成水湾。一方面尽可能多的保护现状驳岸及其上面的植物、动物;另一方面局部拓展开的水湾有利于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同时也是生物的避难池。水系两侧的道路边坡采用自然放坡,原则上尽量不破坏原生植物、不侵占现状水系。为保障上游的水面景观效果,设计于株洲大道桥下北侧和金仙路桥下分别设置一处滚水坝。滚水坝采用生态理念设计,为鱼类洄流预留有通道。中游段及下游段由于两侧道路的关系,基本需要人工重塑驳岸。设计在研究了大量天然河道走向的基础上,根据水文学相关原理合理设计河道的湾道和走向,使之既符合自然之道又具有美感。在驳岸形式和材料的选择方面,尽量采用自然缓坡入水的土质驳岸形式,局部段岸线坡度较大、水流冲刷大,设计采用松木桩护岸和自然抛石护岸。码头等区域考虑游船的停靠则局部采用毛石干垒的形式。松木桩护岸、自然抛石护岸及毛石干垒护岸均有较大的孔隙,可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的场地。整个水系基本分为3段,第一段为沉沙净污段,设计有滚水坝和湾池完成初级净化,并种植水生植物强化净化效果;第二段为过度段,对前段初级净化的雨水完成深度沉淀净化;第三段为景观湖泊段,水体深度大,上下层循环时间长,除在岸线浅水区域种植沉水、挺水植物外,深水区域底层设置暴氧设施,增加水体的含氧量,抑制水体的腐败。

5 小结

文章以株洲市万丰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人工水系的景观营造和生态化设计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想法,通过对现状场地的充分调研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将人工水系分为溪流景观段、河流景观段和湖泊景观段三段进行正对性的景观设计,并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对沿线的驳岸和水生态进行了设计。在满足生态景观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对流域雨水汇入净化和雨洪调蓄进行了设计。论文略显粗糙,还需不断完善,希望能为人工水系景观设计的同行提供一些借鉴。

【1】葛怀凤.城市人工河道生态水系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水运,2015

(11):18-19.

The Construction of Artificial Water System Landscape——Wanfeng Lake in Zhuzhou City as an Example

HEQiang
(Zhuzhou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Zhuzhou412000,China)

Thisarticle putsforward some ideas to artificialwater system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the case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Wanfeng lake in zhuzhou city, including such aspects of some rough ideas of the division of water system landscap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cologicaltreatmentofrevetment,imitationofnaturalshorelinedesign,rainwatercollection,andpurificationandrainfloodstorage.

artificialwatersystem;spongecity;landscapedesign

P901

A

1007-9467(2016)07-0167-02

2016-6-14

何强(1984~),男,湖南益阳人,工程师,从事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电子信箱)m18273279795@163.com。

猜你喜欢

万丰驳岸株洲市
槐庭槐花开
——湖南省株洲市秋瑾故居之歌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河北万丰冶金备件有限公司
热烈庆祝河北万丰冶金备件有限公司成立三十周年!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株洲市:建章立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创新生活多姿彩——记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学生刘泽鹏
浅析驳岸类型与修筑要点
探析工程力学和美学在园林景观驳岸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