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
2016-03-14钟天娥
钟 天 娥
(1.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2.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
钟 天 娥1,2
(1.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2.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崇高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当前,切实尊重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努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和途径,积极打造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多层面的教育平台,实现理论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实践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0405.1125.014.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04-05 11:25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之际考察北京大学并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当代青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篇纲领性文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崇高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大学生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的能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1]中共十八大综合各方面的认识,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2],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积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性质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政治性和思想性的特殊课程。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前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是一种理论课程,每门课程都有各自的理论形态和理论体系,其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知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等内容,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和当代中国的国情,使他们能够通过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认知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强调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一种德育课程,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己的人格修养不断得到完善,从情感上更加坚定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因此,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的课程,有助于推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是涉及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德育课程”[3]47。
当前,在全球范围思想文化激烈交锋的新形势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价值观的较量日益突显。因此,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把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成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引导青年大学生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的内在要求。
(二)坚守高校价值观领域阵地的迫切需要
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青年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急先锋。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然而,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严重冲击着主流价值观在大学生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造成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和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等消极现象,加之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图谋,它们凭借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利用各种手段对中国加紧实施价值观的渗透和演变,特别是把青年一代当作其主攻对象,企图把“自由”、“民主”和“人权”等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渗透到中国青年群体当中,以达到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这些都昭示着高校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任务紧迫。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提供了基本遵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坚守好高校价值观领域阵地的迫切需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动大学生自觉养成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途径。
(一)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4]同样,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在教师,而教师的关键在素质和水平。如何成为一名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精辟地概括了做一名“好老师”的4个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即“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4]。他说:“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因此,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是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和前提。思想政治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其次,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4]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忠于教师的神圣职业,自觉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做一个高尚、纯粹和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兢兢业业,乐于奉献,使自己真正成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再次,思想政治课教师还应刻苦钻研、严谨治学、脚踏实地和实事求是,不断充实学识、拓宽视野、提高水平,努力成为一位“智慧型”的好老师。最后,思政课教师还应拥有仁爱之心。“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4]思想政治课教师既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用爱心建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和信任学生,努力做一位“仁师”,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真正做到“亲其师”和“信其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时刻牢记自己所肩负的崇高使命,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二)积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不断创新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它的内容已经渗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就是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当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切合的内容凸显出来,使其真正渗透和系统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部教学中,而不仅是把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某一课程的某一节或某一目中的某一个内容来讲,还要特别注重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整体性的关系。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被安排在教材第八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第二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面,教师如果将其单纯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小部分在课堂上讲授,而不把它渗透到其他章节的教学内容当中,学生接受的也仅是知识而已,这样对于引导大学生养成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发挥实际的作用。因此,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内容创新上狠下功夫。一方面,应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深刻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应努力钻研教材,增强创新意识,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等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教育体现持续性和系统性,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从而为大学生自觉养成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必要的理论准备。
(三)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切实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
当前,“9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其中绝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过程可谓一帆风顺,从而造就了这一代人追求自我、张扬个性、崇尚务实和思维敏捷等特点,同时兼具理性不足、集体意识淡薄和抗挫折能力差等特点。也应看到,这一代人的身心成长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网络化生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基本方式,这些都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实际出发,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善于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上发挥作用。
首先,在理论讲授方法上,应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实际行动,不断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和价值塑造能力,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性、思想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
其次,在教学手段上,应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如网站、QQ空间和微信等,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更加生活化、更加便捷和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增进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实现师生之间“课上”与“课下”的良性互动,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实际融为一体。以微信为例,它是一款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软件,可以通过手机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还可以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和消息推送等功能,并将内容分享给好友和朋友圈,具有极强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信息传播的超强功能。目前,微信的用户已超过4亿,而大学生就是其中一个主要用户群体。因此,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宣传已势在必行。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通过微信与学生建立班级微信群,利用朋友圈及时和学生分享有价值和意义的信息、资源和公众号等,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页》都已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教师可以及时将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使学生及时关注和了解时事热点、学术前沿和理论动态等信息。此外,微信也日益成为大学生情感表达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微信里发表的各种文字,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动态,把握他们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和疑问,并将其反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同步指导和帮助,这样势必会大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在教学模式上,思想政治课教师应积极打造网络教学平台,不断完善网络教学的模块和内容,在学生考勤、作业辅导、成绩考核、专题讨论和问题解析等多方面,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对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作用。
(四)努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和途径
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把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思维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立体化综合性教育[5]。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直接途径,这一点毋庸置疑,采取什么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就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两种基本形式。在开展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总结实践教学的经验与教训,深入进行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应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结合课程的不同性质和学生的不同专业,以及现有的教学条件等实际,努力探索和思考不同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和途径,避免整齐划一。具体应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方面,科学、合理和有效地进行实践教学的设计与组织,力求实现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系统化和常态化,避免出现可有可无或可增可减的随意性。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真正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应侧重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性,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合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而这些内容都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一系列经典著作中。因此,组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开展经典著作讨论会,撰写读书报告,使学生在经典著作的阅读中领会马克思主义真谛,是适合“原理”课的一种有效的校内实践形式。“纲要”课的实践教学,应侧重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因此,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反映历史题材的记录片和红色影片,如《复兴之路》等,安排学生阅读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等领袖人物传记,并组织学生共同分享观后感和读书体会,使学生深切感受革命先辈们不屈不饶、追求真理、英勇顽强及不懈奋斗的战斗精神和高贵品格,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斗志。“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应侧重于帮助大学生明了与自己健康成长和成才密切相关的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实践问题。“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主要侧重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重大意义,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逐步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除开展经典著作阅读等校内实践之外,社会实践应是“基础课”和“概论”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社会实践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要求,学生紧紧围绕教学基本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调研主题,设计调研问卷,制定调研计划,开展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独立完成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通过一系列的亲身体验,学生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忍耐力和思考力以及收集资料和实施计划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自己与他人、社会、政府和企业沟通的能力。同时,也会触发学生的心灵感悟。在此借用一位学生在调研报告中的原话予以说明。学生写道:“老师设置这样一个作业,不是为了看我们做得好不好,而是让我们学会一种方法和思路,学会从实践中得出真知。虽然这次调研时间有些仓促,做得还不够好,但能真真实实地去做,感受做的每一个过程,理解每一步都不是那么容易。”学生这样发自内心的感悟,相信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都会感动。事实证明,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上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实践教学就会收到其应有的成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1]切实尊重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努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和途径,积极打造课堂、网络和实践多层面的育人平台,实现理论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实践途径。当代大学生也一定会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1).
[3]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5]赵鸣.系统论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3):69-72.
(责任编辑治丹丹)
The Practical Path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ZHONG Tian-e1,2
(1.School of Marxism,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2.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Abstract: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s the main mean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which undertakes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guides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world outlook,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The teachers should integrat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the innovation of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making it the core course of educating students.At present,the main practical ways of guiding students to develop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teachers comprehensively,innova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methods,and modes constantly,exploring the effective forms and ways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creating the multi-level education platform including classroom teaching,network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el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theory teaching,network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university student;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path
收稿日期:2015-11-19
作者简介:钟天娥(1982-),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讲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 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2X(2016)02-0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