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2016-03-14李智深吴友石陈圣涛

关键词:燕赵特质河北

李智深,吴友石,陈圣涛

(1.张家口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社会科学研究所,河北 张家口 075000; 2.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浅议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李智深1,吴友石2,陈圣涛1

(1.张家口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社会科学研究所,河北 张家口 075000; 2.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河北省是优秀传统文化大省,其传统文化特质可概括为3点: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不屈与抗争;求变与包容。这三大文化特质极具张力和生命力,是河北文化振兴的基石。对河北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当代文化意涵的转换,通过多维度的体系构建,对承载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的文化遗存和由特质文化衍生出的文化产品加以合理利用和开发保护,是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河北省;传统文化;传承;弘扬

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8 10:32

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人文精神,是民族和国家振兴的内在动力,是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优秀传统文化是确保和推动社会、经济与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内核。面对当今新形势新要求,河北如何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迫切需要新解。

一、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成和主要特质

河北省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出别具风采和个性的燕赵古文化,并持续影响着河北现代文明的发展,是河北省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精神思想源流。

(一)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成

现在河北省所辖地域含战国时期燕国和赵国的大部分,故别称燕赵。燕赵文化是战国时期燕国与赵国地域文化的合体,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并随着河北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新的变化。近代,历史文化学者常以燕赵文化代指河北传统地域文化。

早在5 000多年前,中华三祖在此征战并最终融合,成为华夏民族和民族文化的起源。自春秋以来先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及蒙古等民族在此聚居,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互融合并得到升华。千百年的积淀和发展,使得燕赵文化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体,兼具儒、释、道和游牧4种文化内涵[1]。

河北省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域内有西柏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承德皇家园林、邯郸战国文化、沧州运河文化、涿鹿三祖文化以及张家口长城文化等典型文化区;有河北梆子、评戏、吴桥杂技、蔚县剪纸和衡水内画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世代传承于燕赵儿女心间的“舍身取义”与“慷慨悲歌”等精神气质。它们共同构成河北省绚丽而极具生命张力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系。

(二)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

河北优秀传统文化因形成发育环境的独特性而具有鲜明特质,梳理归纳其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3大特质。

1.“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是燕赵文化中成形最早且充满张力的文化特质。

历史上,“慷慨悲歌”与“好侠任气”的文化特质在燕赵区域最为典型。这里胡汉杂糅,从春秋晋国时就已经形成忧患以及剽悍难制的民风,中间又经过赵武灵王的胡化变革,任侠风气更加浓烈。《隋书·地理志》称这里“悲歌慷慨”“俗重气侠”和“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并”。唐代韩愈有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慷慨悲歌”和“好气任侠”的文化特质给河北人民留下了优秀的文化基因,形成燕赵人民守节重义的独特精神风骨。燕赵大地豪杰辈出,有宁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和叔齐;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刺客荆轲;有“士为知己者死”的邢地豫让。这一代代慷慨悲壮之士是燕赵儿女的代表,也是“慷慨任侠”精神在不同时代的旌表,一直以来为燕赵儿女所追慕。

2.“不屈与抗争”是燕赵文化中极具生命力的文化特质。

抗争以图存是燕赵文化的另一鲜明特质。燕赵自先秦至明代一直是北部边陲,自古就是战场,燕赵百姓自古就是战士。从燕国和赵国的先民,再到后来的河北人,“保家卫国,抗争图存”的家国安危忧患是燕赵百姓共同的意识。英雄主义早已化作燕赵儿女的精神风骨。从板泉、涿鹿之战到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从宋辽高梁河大战到华北抗日烽火,战火频仍中英雄辈出。因此,古有廉颇、李牧、李广、杨业和马芳等人的忠烈精神,近有佟麟阁、赵登禹、狼牙山五壮士及董存瑞等人的英勇壮举。

3.“求变与包容”赋予燕赵文化生生不息的特质。

求变和包容发展亦是燕赵文化的又一鲜明特质。自古以来,燕赵便是民族融合与文化交错的主体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和融合,使任何一种形态的文化都无法始终独善其身,因而求变求新成为燕赵文化的一大显著特征。从后汉开始,燕赵大地陆续接纳匈奴、鲜卑、乌桓与奚等少数民族内附。后来的唐、辽、宋、金和元时代,这里更是民族融合的中心。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燕赵儿女改革自强的典范,清代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的实业救国也传承了河北人的变革精神。

燕赵位居北方边境,是中原腹地通往蒙古高原的交通要冲,是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交流互惠之地,这里的边境贸易曾经一度繁荣兴盛。从汉唐时的边境马市到辽宋时期的边境榷场,从明代隆庆和议到清代张库商道,商贸往来促进文化的进一步交融,形成了河北人开拓、冒险、精明、诚信、创新和包容的精神。

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的要求

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振兴河北文化,从空间和时间上都具备有利条件。河北省处在华夏文明的核心区,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与首都国际化都市圈的轴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2]。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多重发展机遇,迫切要求区域内文化整合、整理和提升。京张携手举办2022年冬奥会更为河北省提供了以全新形象与姿态向全世界传播河北优秀文化的绝佳机遇。

(一)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沃土,河北也不例外。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中的“文化”所指,习近平进一步将其阐述为:“在5 000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河北是传统文化大省,对河北传统优秀文化的挖掘、整理、辨析、传承和弘扬,是河北省确立“文化自信”的必然路径,对于推动河北省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传统文化

“软实力”(Soft Power)[3]6-7概念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相对于领土、军备、科技和经济等有形的“硬实力”,“软实力”关注文化、价值观、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制度与传媒等无形影响力。从根本上讲,“软实力”即“文化软实力”,传统优秀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件。建设文化软实力,必须积极深入到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服务。

(三)文化现代化需要继承传统优秀文化

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首先需要现代文化作“指北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北针”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秉持的价值原则,实质上就是“中国5 000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代化版本,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涵。河北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势必结合河北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意涵的具体化,以适应河北建设发展的具体实际。挖掘整理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进行结构性转换[4],是实现文化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三、构建燕赵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体系的策略

文化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命源泉,文化产业是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有效载体,两者是魂与体的关系。传承和弘扬燕赵“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不屈与抗争”及“求变与包容”的文化精神,塑造新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保证河北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为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河北文化事业发展与文化产业建设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换

将传统文化现代化,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才能更加适应现代人的思维习惯,从而被现代人所接受。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方式是多样的。

1.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的鲜明特性进行当代文化意涵的转换。如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鲜明个性[5]的转换,一是“实用主义”的现代转换。孔子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当代新理念解释,就是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二是“天人合一”理念的现代化转换。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正符合习近平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协调、绿色”主张。可见,传统文化中许多理念都可以在当代先进文化体系中找到全新的解释,这种现代化诠释继承了古代文明的优秀部分,又与当代文明接轨,两者相映成辉。

2.利用文艺创作的时代性特征和现代传媒优势赋予传统文化新义。创编当代文艺作品,以当代人物形象演绎传统文化精神或以古代人物形象演绎当代人文精神。如电影《英雄时代》、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大境门》和口棒子剧《少年董存瑞》等,用形象化的手法赋予传统文化现代文明新意,让承载传统文化精神的人物形象通过现代化传媒走入现代人的心中。

3.把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接。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将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价值对接,并给予重点培树,分别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符合河北自“胡服骑射”所创立的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变革精神和“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精神;“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在传承弘扬“求变与包容”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结合时代精神,树立河北人民自由与平等的意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强化契约精神,强调大局意识和共享意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要求河北人民继续秉承宽厚坦诚的朴实民风、“燕山月下多狼烟”的为国赴难的自觉传统以及“舍生取义”与“慷慨悲歌”的燕赵气节。

(二)加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

面对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群雄并起和各自为政的局面,河北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应携手成立高规格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领导文化产业建设。从管理机制方面着手,成立省级文化发展管理大部门,从市场机制出发组建省级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在鼓励文化市场自然发育的同时,强调自上而下的规划与协调。从河北传统优秀文化精神的梳理整合、省域文化特色定位、市县核心文化塑造、重点文化产品打造、传统文化产品改良、文化产业运营传播、人才的培养引进与产业扶持政策制定等方面作出系统规划,形成顶层设计。特别是在企业融资、知识产权保护、财政扶持与传统事业型单位企业化转制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待遇。

(三)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文化环境

重塑燕赵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整合梳理,挖掘其优秀成分,进行现代化和品牌化塑造,并借助现代化传播方式加以宣传。一是对精神文化进行典型化塑造。宣传文化部门要注重对地方优秀人文精神和文化遗存进行整理与提炼,通过文学创作、文艺展演、工艺品制作及旅游观光等多种形式加以典型化塑造,使抽象的文化精神形象化典型化;二是在河北全域进行文化环境的塑造。在彰显城域即县域文化特色的同时,打造形成河北统一的文化形象与性格,在对外交流中彰显华夏气度;三是整合对外宣传。文化宣传系统应加强统筹,多种媒体与媒介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发力,形成燕赵文化培育及宣传的强大合力。

(四)通过文化产业化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文化精神是文化产品的取材源泉,也是鲜明个性与竞争力的保证。文化产品则是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有效介质。在优秀文化传承弘扬的过程中应该引入现代市场机制,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得益彰。对诸如河北梆子、评戏、吴桥杂技、武强年画、蔚县剪纸、衡水内画、坝上东路二人台以及蔚县拜灯山等艺术性与地域特色俱佳的文化产品,以及诸如三祖文化遗存、泥河湾文化遗存、承德皇家园林、张承长城遗址和张北元中都遗址等文化遗存,应加大投入,高水平实施市场开发。应该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重新包装与改进产品样式,在保证传统精神价值主题的前提下,融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元素。注重结合市场经济规律,改进地方文化产品的运营方式和推广渠道,立体化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和手段,借助冬奥会机遇,力争使河北文化产品国际化,借文化产品的外壳推广河北文化精神的内涵。

[1] 安俊杰.试论新时期的张家口人文精神[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4-48.

[2] 卢矜.整合河北文化资源,规模化发展文化产业[J].职教论坛,2011,(4):84.

[3] 奈·小约瑟夫.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袁慧玲.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几个问题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91.

[5] 郝丽萍,高建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生命力[J].中华文化,2004,(3):60.

(责任编辑 白 晨)

The Inheritance and Propagation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Hebei Province

LI Zhi-shen1,WU You-shi2,CHEN Sheng-tao1

(1.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s,Zhangjiakou Federation of Social Sciences,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2.Depantment of Social Sciences,Zhangjik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Hebei Province has an abundanc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solemn heroism and chivalrous generosity,indomitable and struggling spirit,innovative and tolerant virtue.All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which have great tension and vitality,are the bedrock of the culture revitalization of Hebei.The inheritance and propagation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f Hebei can be achieved by giving the contemporary connotation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by sensibly applying,exploring and protecting the cultural relics and the derivative cultural products through a multi-dimensional system.

Hebei Province;traditional culture;inheritance;propagation

2016-09-05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2015030354)

李智深(1966-),男,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历史文化。

G 127

A

2095-462X(2016)06-0105-04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1128.1032.016.html

猜你喜欢

燕赵特质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决胜脱贫攻坚的燕赵答卷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慷慨悲歌话燕赵
水黑燕赵
燕赵英杰
孙婷婷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