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度变迁视角下资源配置社会性及目标研究

2016-03-14刘升阳王延荣

河南社会科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变迁公平

刘升阳,王延荣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045;2.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郑州451200)

制度变迁视角下资源配置社会性及目标研究

刘升阳1,2,王延荣1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045;2.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郑州451200)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资源和物质,而对资源和物质进行合理的配置,是不同社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且不可回避的问题。以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站在新福利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运用动态的眼光,对资源配置的目标选择进行理论探讨,并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中的资源配置问题为例进行剖析。社会领域中资源配置的社会性和目标与制度的调整和变迁,互为基础、互为牵引,在动态运行中共同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资源配置;经济效率;分配公平

一、理论背景及综述

(一)新制度经济学之制度变迁理论

当前主流经济学认为,新制度经济学起源于科斯1937年《企业的性质》一书,其名字“新制度经济学”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姆森首先提出来的。它区别于旧的制度经济学和加尔布雷思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研究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为科斯、威廉姆森、阿尔奇安、德姆塞茨、诺斯及张五常等人。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采用了德国历史学派的动态分析法,对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分析和假设前提做出了修正和发展,重点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强调现实背景下经济人活动与制度的相互作用关系。科斯曾提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1]其另一代表人物诺斯也认为:“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作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1]他们均在研究中强调动态分析经济社会变化中人的经济行为和制度间的关系。目前主要发展形成四个理论体系: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部分,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诺斯。诺斯认为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为经济运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与催化剂,并通过一系列制度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进而推动了经济增长。制度变迁在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决定作用。

制度被认为是一种公共产品,是由个人或组织提供的,但由于认识的有限和资源的稀缺,制度的提供也是稀缺的,并随环境和需求的改变而改变,这即是制度变迁的主要根源[2]。制度变迁是指一种旧制度的被打破、调整、创新而新制度得以巩固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制度变迁的起因、动力、过程、形式、制度移植、路径依赖等。制度变迁分为以下两种:“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即诱导性制度变迁,是由个人或群体受创新或变化可能带来的获利机会的引诱,自发调整、引领、组织和实现的制度变迁;“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即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国家和政府以命令或法律形式引入、修正和实行的制度变迁。

(二)新福利经济学对资源配置的探讨

福利经济学分为旧福利经济学(霍布斯、庇古)和新福利经济学(帕累托、勒纳、霍特林、萨缪尔森、卡尔多等),其中新福利经济学的前期主要侧重在研究序数效用、帕累托最优理论等,重点是经济效率。近年,新福利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了外部经济理论、相对福利理论、次优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等,研究的重点趋向资源配置领域深处。无论是强调经济效率而不讨论公平分配,还是主张既要经济效率又要公平分配,其研究焦点都集中在资源配置中的经济效率和分配公平问题上[3]。

广义上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使用的经济资源。资源配置是指社会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且同时采用一定的分配方式将收益合理地配置到社会各居民层次中去。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社会协调进步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自18世纪以来的经济学研究范本和结论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佐证。在当今,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下,已越来越多地与政府的调控和干预相结合,共同面对和处理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问题,这一点在新福利经济学的相对福利理论和公平与效率理论中均有较多的分析和论证。

二、资源配置的社会性及其目标

(一)资源配置的特征

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资源是稀缺和有限的,且在经济活动中不停地被创造和消耗,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统治阶级,对资源的占有、开发和分配是不同的。

在市场经济形成的前期,由于经济学研究所限和社会自由思想的影响,在资源配置的讨论和实际倾向中,更多的是效率占据上风,且把效率当成是社会总量和社会福利的标杆与目标。资源配置首先是一个独立的命题,具有一般的社会意义,因而不仅仅局限于某种经济体制和市场条件的约束[4]。人类社会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进行的,而这些物质基础即是我们不停发现、发明、创造和生产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开发资源。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和更迭而动态地稀缺着,同时被有限地利用着。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动态中,资源配置被赋予了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社会性和差异性,才有了我们今天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与历史背景下讨论和定义的资源配置命题。

(二)资源配置的社会性

1.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供给的意义)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除去很多技术和精神层面的贡献与理论,最主要的首先应该是物质基础的贡献。物质基础的不断丰富和扩大,保证了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发现和发展。物质,也即是今天我们在经济等很多领域称呼的资源,在一般意义上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资源。

自然资源为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第一的、最重要的基础和条件,也是我们人类社会所有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直到今天,人类文明和科技的进步仍然依赖自然资源要素的供给。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资源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二次、再次加速发展的技术与能力保障,它是我们主动改造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结果的体现。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人类加工、改造的资源,体现了人类创新、创造的动力和价值,也是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直接物质基础。

从供给的角度看,资源配置的客体(两大类资源)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以及未来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无论配置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如何,也无论配置的方式和效率如何,它们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单就这一点,资源及资源配置意义重大。

2.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需求的意义)

社会不停地前进和发展,更多的自然资源进入人类社会活动的视野和范畴。这其中既有认知的原因,也有消费需求内容和形式变化的原因,更有科技发展的需求原因等。随着科技发展与进步,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也被用以满足社会更多的消费需求。人类消费需求的欲望不断膨胀,导致消费需求的内容不断增加和丰富,消费需求的形式不断变化和更新,消费需求的产品和劳务不断创造和更新,催生了更多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商业行为的发生。社会机器的运转更加复杂和系统,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上来看,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和人工资源的数量与种类被用以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想法及欲望,且随着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构的不断膨胀与扩张而显得供给紧张,进一步导致对资源配置量和方式的变化。适应社会发展的动态的资源配置,是一直以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正因如此,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人造资源,有效地解决资源配置中的社会性问题,是不同时期经济学家和不同经济学派,特别是新福利经济学所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3.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

随着福利经济学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的重点由方法论更多转移到经济效率和分配公平等实质性问题的讨论上。在近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史和经济研究重点领域中,经济效率和分配公平是资源配置社会性基础上的主要目标,并越来越成为学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研究与关注的重要课题。

经济效率,在宏观意义上主要指合理投入和配比要素资源,运用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产出更多的最终产品和更高的经济收益。它主要侧重资源配置的“量”和“质”。资源配置的“量”,宏观意义上理解为社会产出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即物质极大丰富。资源配置的“质”,侧重指资源生产和供给的效率和水平,即以较少比例的要素投入和较短时间的生产运行,产出较多的合格社会资源。经济效率的高低,决定一个社会前进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景空间。

分配公平主要指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和原则,将社会生产的产品和收益合理地分配到直接和间接参与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劳动者中去。这是每个社会每个政府都必须重视并合理规划与解决的命题。它既体现社会管理者的管理思维、管理原则和管理技巧,同时也体现出资源供给者、社会生产者的诉求和意志。分配公平问题中,如何很好地将社会管理者和社会生产者的诉求与意志相结合,是社会学和经济学持续着墨的话题,也是我们研究和设计具体分配制度与方案的动态命题。

经济效率和分配公平这两个问题,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发展阶段,总是有不同的体现。有时社会更关注的是经济效率问题,如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史前文明、农耕社会等阶段,物质需求和供给的数量往往是首要的重大问题,它牵涉人类社会的存续和发展。但有时,社会和统治阶级会倾向于分配公平话题,如在社会更迭和历史转折时期,新组织和集体的意志多倾向于分配公平,用它去引领社会发展进程。当然,如果能够同时很好地协调和处理两者之间的比例,并在社会中得到管理者和生产者的共同赞同,那将是人类社会发展领域的重大进步[5]。这也是下文资源配置社会性目标讨论中,我们要重点研究和分析的问题。

(三)资源配置社会性追求的目标

1.以经济效率为目标的资源配置属性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社会经济运行中的资源配置状态,总是在不停的动态调整中,追求与每个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匹配的目标和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和每个技术革命的开始,社会更多的倾向于追求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目标,特别是在生产和交换领域,组织者和生产者,甚至政府,制度的建设和标准的制定都紧紧围绕着生产的最优(生产效率的最优)和交换的最优(消费状态的最优)[6]。例如,人类社会早期群居和部落制的出现,即是当时社会自然条件下,更有效地追求更多生存所需的食物和物质的产物,是“生存效率”的产物。后期手工业时代的人类社会,以“工场手工业”为代表的人类技术的发明创造和物质资料的更新,也是人类社会在追求发展中先行解决的“经济效率”问题。这一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人类社会才有了进一步前进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动力,也即学界后来总结的“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的基础。

以经济效率为目标的资源配置属性,能带来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经济市场的活跃繁荣,能带来新产品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这样社会能够分配的“蛋糕”就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7]。经济效率为目标的资源配置属性,保证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的壮大和充盈,催生了新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创新。人类社会比较繁荣和经济条件比较发达的时期和地域,“经济效率”问题都解决得不错,奠定了制度创新和社会形态演进的物质基础。

2.以分配公平为目标的资源配置属性

资源配置属性的另一个重要阵地,就是分配公平。这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管理者都回避不了的技术难题和社会难题。

分配公平,既能体现社会集体意志的属性,也能展现社会生产者参与社会生产和分工的数量与结果,具有双重社会意义。从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河来看,朝代更迭和新政建立,都首先以资源配置的分配公平属性为借口或契机。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时,再次调整社会生产和财富分配就迫在眉睫,亟须进行以公平为目标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调整和制度的变迁。

从动态的社会历史发展来看,分配公平为目标的资源配置属性,与经济学理性人和资源稀缺性两个假设是相通的。在帕累托效率(ParetoEfficiency)的定义中:“假定资源配置,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已不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态变好,而又不使任何其他人的状态变差,此时即为帕累托最优。”这种设定本身,就体现出当时社会领域和理论学界对分配公平问题的态度和立场。直到今天,分配公平仍是社会资源分配领域热议的话题,也是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热点问题。

3.效率公平兼顾的资源配置属性

当社会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生产力有了一定基础,分配领域也有了前期的制度保证,效率与公平问题会逐渐共存,成为社会在动态发展中必须兼顾的问题。这点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有体现和验证。

兼顾经济效率和分配公平的资源配置目标与方式,同时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多个资源配置领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资源配置目标和方式,也容易赢得社会公众的支持[8]。按照新福利经济学的观点,类似帕累托效率(ParetoEfficiency,或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是这样一种状态:注重效率,保证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提供了社会继续扩大生产和商业活动等领域的机会和空间;注重公平,体现了社会生产者的劳动和成果,保证了社会发展中参与主体的利益和地位。

但在二者的平衡兼顾中,往往很难设计出恰当的制度和具体操作的方案,而且在制度和规则的实施中,也面临较多的认同、推行、反馈、改革等方面的难题[9]。任何一种制度设计都可能出现优先保证哪一个的取舍问题,这也是该领域社会经济问题比较复杂的原因。

三、制度变迁中资源配置社会性及目标的理性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不断变化,我国不断调整和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资源配置目标和方式。除了政策时滞和不同主体认识上的差异,这种变迁基本上反映了一个社会有机体的整体理性,保持了其良性发展的动态轨迹。

(一)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背景下制度安排优先选择的“分配公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社会各个领域物质资料奇缺,社会生产能力低下。但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从旧社会和战乱中走过来的社会大众,仍然追求“翻身做主人”的“公平待遇”,即主动追求社会经济领域的分配公平目标。

我国按照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范本,强调生产和分配等各个领域的“平均”,追求“全国一盘棋”,资源配置在全社会是由政府统一调度、平均分配的。计划经济是当时社会经济运行的根本原则,它体现的是以“统一计划”的公平为目标的资源配置原则和方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质资料匮乏等客观条件下,计划经济对我国集中精力恢复社会生产、进行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集中资源发挥优势的一种理性的选择[10]。

但随着后来“平均主义”“大锅饭”等人为制度的扭曲,以“计划”“平均”为代表的“分配公平”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带来了效率低下、生产力发展受阻。这也反映了制度设计和制度实施中的偏差。

(二)1978—1987年改革开放背景下制度变迁中“经济效率”重要性的体现

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几次发展路线的变化,到1970年代末我国社会生产力仍然比较低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行转变,打破平均主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尝试首先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此为突破口,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提出:“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通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到1987年的十三大,我国社会经济领域中市场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经济效率为目标的市场资源配置方式逐渐明晰并成为主导,也逐渐释放出了更多的活力,使得社会产品和物质基础逐渐丰富起来,改革开放的“蛋糕”越做越大[10]。此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释放,社会生产方式也多样化发展,参与社会生产的劳动者的创造力和创造成果都被极好地展示出来。

这一时期资源配置目标和方式的变迁,是以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实际为需要,从“公平主导”大胆过渡到“效率主导”,不断解放生产方式,释放生产力,使我国此阶段的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从今天的总体历程和阶段性成果来看,此阶段资源配置目标从“公平主导”到“效率主导”,这一制度选择和变迁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拐点”。

(三)1987—2004年资源配置目标的再次变化

改革开放后,在经过近十年的经济发展,社会资源和物质基础逐渐丰富起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远远超过了其他地区,不同行业的生产发展和建设进度也拉开差距。居民生活在总体提升和变化的形势下,也开始出现收入分配差异化、地区分配不均衡等问题。

因此,在随后的党的十五大(1997)和十六大报告(2002年)中明确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制度选择和设计。虽然中央仍是以经济效率为首要的追求目标,但已经开始同时注重分配公平问题。十六大报告中还进一步指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收入。”政府和社会同时将注意力以“经济效率”为主,转向“效率为主,兼顾公平”的思维,而且在制度设计和改革方案的规划中,体现出这一指导原则[11]。

在这样的主导思想和资源配置目标下,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一时飞涨,各种行业和领域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急速进行,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权重也越来越重要。但同时,由于分配公平次要制度设计的影响,导致收入分配制度和养老制度等关乎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制度设计存在缺失和不完善,分配领域中出现差异化和不协调,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以基尼系数为主要工具的分析结果也显示了这一时期社会分配差距的程度。这一问题考验和影响着经济社会进一步的发展,进行制度设计的调整势在必行。

(四)2004—2006年资源配置重点和目标的迁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与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之间矛盾越来越大,越来越影响经济社会的协调和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又进一步调整了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目标,调整资源配置属性选择和重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2004年9月)提出:“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员的共同富裕。”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10月)再次提出:“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紧接着,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强调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促进共同富裕。”

这几次的政策导向变化,既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问题的自然反馈和调整,也是社会管理和社会生产在制度选择中的变迁,再次反映了资源配置社会性及目标与经济制度安排和设计之间的互动关系[12]。

此阶段,虽然我国在宏观层面上转向了更加重视公平,但由于没有提出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调整后的新概括,也没有形成明确的和固定的表述,所以一般认为这只是调整资源配置目标和方式的一种过渡和尝试。真正的调整动作和幅度,取决于经济改革不断变化的现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一时期是资源配置社会性和制度变迁调整的过渡和缓冲阶段。

(五)2007年以来资源配置新思路和新目标

在经过短暂的尝试和探索后,我国终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2007年)中解决了这个问题,明确提出了当前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新关系:“初次分配、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问题,再分配要更注重公平。”

经过不断实践和论证,中央进一步在党的十八大(2012)报告中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至此,我国在资源配置社会性及目标的选择上,将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放在同一个层次上,二者同等重要,不但体现了制度思维的变化,也体现在制度和具体方案的设计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在资源配置领域经历了多次的适应性调整和制度变迁,在经济效率和分配公平的博弈中顺势而动,在不断的变迁中促进了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同时不断修正和完善此领域的制度建设,理性地处理了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变化关系[13]。

四、制度变迁与资源配置社会性及目标互为牵引

在以上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近70年的历史分析中,我们清晰地观察到每个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资源配置社会性的选择和体现以及经济制度设计和导向的变迁,辩证地体会到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在资源配置中的制度安排。从侧重分配公平,到侧重经济效率,再到兼顾公平,最后两者并重,我国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时地进行着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导向选择,保证了社会领域资源配置问题的动态合理化调整,为我们更好地分析和研究资源配置社会性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一)资源配置内容和基础的变化促进制度安排的变迁

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来看,每次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新局面、新特征,都会从根本上要求当前的资源配置目标和制度作出必要的调整和变化。而这些调整和变化,也正好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产生了社会经济发展新局面,对社会经济的未来走向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也印证了资源配置内容和基础的变化在动态中促进了制度变迁,反映了社会实践是理论和制度产生的来源。这也符合德国历史学派的动态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于以后的社会实践和制度设计是一种良好的借鉴。

(二)制度安排的变迁对资源配置社会性的影响

资源配置领域的每次调整和制度上的变迁,均对下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实际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制度调整和完善得及时,像以上分析的我国每个阶段经济发展和建设思路的调整实例和效果,就为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保证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合理性[14]。但如果制度变迁得不合时宜或时滞太长,将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是资源。资源的提供和配置是否合理、是否理性,制度变迁在其中既是一种反映,又是一种调节。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之制度变迁理论和德国历史学派的理论基础,在动态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两者互为基础、互为牵引,没有最优更优,只有更适合。

[1]约翰.N.德勒巴克.新制度经济学前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陈燕.公平与效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吴海燕.效率与公平:理论探析及政策选择[D].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7.

[5]李岩梅.公平与效率的理论探讨及我国的政策选择[D].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8.

[6]洪银兴.关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说明[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10):1—12.

[7]胡文国,吴栋.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我国不同性质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7,(3):54—59.

[8]任全娥.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5):70—76.

[9]洪银兴.论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后的政府作用[J].经济研究,2014,(1):25—36.

[10]王善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5):101—105.

[11]孟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中的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J].教学与研究,2000,(6):43—50.

[12]周雪光,艾云.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10,(4):62—68.

[13]陈建青,杨甦华.创新、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的互依性[J].南开经济研究,2004,(4):56—64.

[14]车士义,郭琳.结构转变、制度变迁下的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11,(2):71—76.

责任编辑 凌澜

F01

A

1007-905X(2016)10-0062-06

2016-07-20

1.刘升阳,男,河南西平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博士研究生,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副教授;2.王延荣,男,山东聊城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变迁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清潩河的变迁
公平比较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