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洋科学考察的重要成果
——《中国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录(2016)》
2016-03-14王溪
王溪
(海洋出版社 北京 100081)
我国大洋科学考察的重要成果
——《中国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录(2016)》
王溪
(海洋出版社 北京 100081)
《中国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录(2016)》一书于近日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本《名录》由国家海洋局大洋办组织编写,大洋办李波副主任担任编写组组长,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二海洋研究所、信息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和北京大学等多位专家作为编写组成员,编写过程历时5年,是目前我国第一部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录,不仅填补了我国在国际海域海底命名工作的空白,更直接体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海洋科学领域对全球的重大贡献。
《名录》为中英文对照,共收录由我国命名和翻译的国际海域地理实体名称230个。书中对与大洋地理实体的类型和命名规则有关的术语和定义等进行了详尽介绍,并按照调查海区分述了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信息,包括地理实体的中英文名称、发现情况、命名历史、特征点坐标、地形特征和命名释义等,并辅以地形图和三维图信息。书后附录中的名录简表和索引为读者带来更直观、更便捷的阅读和检索体验。此外,与《名录》纸质版图书配套的国际海域地理实体命名数据库在线查询网站同时发布,也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网络查阅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在数据库中查询相应的地理实体并获取更多命名信息,进一步延展了《名录》的使用空间。
深海海底地理实体的命名工作是人类开展深海探测活动成果的重要体现,对深海海底地理实体的发现、命名及公布是对国际社会的重要贡献,同时也显示出我国海洋科技工作者对国际深远海的科考实力和认知水平,提升了在此领域的影响力,并体现了我国对命名实体的潜在权益。《中国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录(2016)》的公开出版,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颁布实施,这些蕴含中华文化元素的地名将载入世界海底地名词典,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海洋合作领域的话语权,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依据《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统筹、有序管理国内力量开展深海海底活动的精神。因此,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本《名录》的公开出版将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每年我国都会向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提交新的国际海底地理实体的命名提案。随着命名的更新,新增地名将及时收录和补充到《名录》中,完善《名录》内容和数据库信息,使有需要的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查阅到名录的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