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改造
2016-03-14刘冬平
刘冬平
(兰州水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谈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改造
刘冬平
(兰州水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30)
城市供水体系是城市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自来水厂项目建设、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建设和用户给排水分系统建设三大部分。目前,在城镇供水管网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供水管网的泄漏和破损率随着使用年限延长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二是供水管道的爆裂事故频见报端;三是由于管道老化造成的跑冒现象致使二次污染和二次灾害等事件频发;四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供水服务压力难以保证等等。本论述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开展定期维护和升级改造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城市供水系统;管网维护;升级改造
城市供水体系的建设通常都是由国家和政府主导并主抓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够充分展现一个城市在建设发展水平和市政工程建设能力方面的风向标。所以,城市供水体系是否能长期保持正常运营和供水能力的好坏,不光是代表着城市建设的形象工程,更是与成千上万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息息相关,以及城市发展在生产、生活、消防安全、城市绿化和维持运行上的基本保障。
城市供水体系主要包括自来水厂项目建设、城市供水管网建设和用户给排水分系统建设等三大部分,而城市供水管网则是负责连接生产企业(自来水厂)和用户之间的一条纽带,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该系统主要是由遍布大小街道的供水管道(早年的城市建设项目中使用过封闭的暗渠)、蓄水池(包括沉淀池)、水塔、加压泵(加压站)、各种闸阀和接头以及用户分水表等组成。对于规模比较大的供水管网系统,还会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建立单独可控的分系统,并会相应增加现代化水平较高,并且由专业人士值守的控制机房。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中发生的渗漏、管道爆裂、水污染事件等屡见报端,各种因管网老化导致事故等突发情况防不胜防,这一现象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老城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屡见不鲜。每当发生供水管网出现爆管事故后,自来水厂经过加压的自来水还将产生巨大的冲刷力和破坏力,不仅会使城市供水管网瞬间瘫痪,影响城镇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大量不可再生的水资源浪费;同时还会带来二次灾害,造成城市在建的市政建设项目和道路损毁,埋入地下的供电和通讯网络中断,严重时还会危及到正常行驶作业的车辆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如何强化对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的有效监管,定期开展工作巡查,建立行之有效的事故反馈机制和应急预案等,是充分体现一个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所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之一。本论述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定期并及时开展维护、保养和升级改造等工作,提出以下科学、合理的建议。
1 重视和加强对老旧城区及中心街区供水管网的定期巡线养护工作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城郊并轨和小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提速,城市道路建设、立体交通铺设、市政设施完善等城市发展基础设施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都毫无疑问会给埋设在地面以下的城市供水管线在供水安全方面带来严重影响,甚至会对一些设备、设施的运行形成威胁。
传统的巡线工作主要是把精力和人力放在寻找漏源方面,即哪里发生跑冒滴漏事故就在哪里做文章,忽视了对整个管网系统设施老化、设备更新和改造升级等工作;另外对整体供水管网系统的定期巡查,鉴于人手不足等多方面客观因素,一般在一年里也就安排1~2次,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疲于应付各式各样的跑冒事故。其实,更科学合理的办法是进行网格化管理,在一些重要地段设立专(兼)职巡线员,并把不同地段管网资料、设施状态(包括管线布局、检查井、阀门、分水表、消防栓位置和数量等),以及接驳用户的基本信息等给他们交底,让巡线员通过短期的集中培训,对整个管理区域的管网基本配置和相对位置做到心中有数。建立相应的定期巡查制度,通过巡线员经常性地沿线巡查,可及时制止对管网及周边配套设施的堆、压、围、埋、占等现象的发生;对市政建设工程的在建项目进行定期认真监护,监督施工单位要按要求做好地下管线标识,并及时向上级主管机构报备,同时向各用户单位进行通报;对于可能会危及到供水管网安全的隐性施工行为要有预判能力,并及时与施工单位取得联系,协商解决办法,在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安排具体施工内容。只有及时认真做好巡查工作,才能确保整个供水管网系统的安全运行,不出或尽量少出供水安全事故。
2 提升对城市供水管网的监测水平和监管能力
由于城市供水管网的年久失修,以及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其他隐蔽工程(主要是地下开挖和铺设管道等)的施工所造成的干扰,遍及城市各个角落的漏水现象始终都是存在的,造成了不可低估的水资源浪费。因此,需要开展科学的供水管网漏损研究,提高监测水平和监管能力。可以考虑建立一支专业的检漏团队,配备较为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培养、引进和充实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有效的检漏、预警、测试和修复工作,提高对供水管网暗漏探测的准确率,特别是对城市供水干线和配水分支供水管网监测和监管水平,确保能准确控制管网发生漏损的主要区域和范围,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减少因漏水情况的逐步扩大所造成的二次灾害,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降低经济损失的目的。
3 及时对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现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供水管网系统的建设,都是依据建国初期城市规划和当时的建设能力形成的。目前这种现状,虽然在后期随着城市发展做过相应的调整和改造,但由于投资所限,主要还是以修修补补和逐步配套完善为主,对市政设施的基础部分没有做过根本上的改变。因此,绝大部分的大中城市的供水管网系统与城市的发展速度不匹配,甚至有的还出现了严重滞后的局面。然而,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而言,对老旧供水设施的技术改造已经不是资金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如何着眼未来、统筹协调和全面布局的问题。
针对老城区供水管网的改造,最好能与城市的发展定位及老城区基础设施的改扩建工程同步进行,对原有规划和已经陈旧的供水管网方案进行重新合理布局,按街区分布、功能定位、居民密度和发展空间的要求,逐步调整输、配水管网的结构性需求,尽量争取一次性解决城市供水管网的瓶颈问题,至少应保证50年的城市发展和变化需求。
4 推广应用先进的供水管网铺装工艺和新型管道材料
按照因地制宜和厉行节约的办事原则,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根据主干网、支线网的不同使用要求,积极推广使用钢筋混凝土供水管、球墨铸铁供水管和质量比较稳定的各类塑料给水管及与之配套的阀门配件,确保城市供水管网的合理匹配和供水安全,并通过选用适合的供水管材及配件来有效降低水质发生二次污染的几率。一般来讲,大口径的供水管网,宜采用球墨铸铁管或钢制管材,如果运输方便和施工现场宽敞的话,也可选用预应力砼管,但玻璃钢材质的管材要严格慎用;中小口径的供水管网,在综合考虑性价比的基础上,可以大量选用球墨铸铁管、PE管、PVC管、PPR管等材质的供水管;对于过去已使用的易爆裂、易锈蚀、易污染的灰口铸铁管、冷镀锌钢管等,应选用新材质的管材逐一替换,并最终将其淘汰出局。
[1] 陈铁,刘玉明.城市供水漏失及对策讨论[J].吉林水利,2002 (10).
[2] 李术峰.城市供水最大障碍:污染[N].建筑报,2000.
[3] 何芳,刘遂庆.供水管网爆管事故分析与对策探讨[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4(05).
[4]李凤岐,王慧春.供水管网并网改造工程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3(01).
[5] 祁建国.浅谈供水管网的管理[A].2006年北京铁路局技师论文集[C].2006.
TU991.33
A
10.3969/j.issn.1672-6375.2016.04.005
2016-2-29
刘冬平(1965-),男,汉族,山东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供水、给排水项目建设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