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溃疡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初探
2016-03-14张掖市民乐县林业局甘肃民乐734500
刘 荣,曾 鹏(张掖市民乐县林业局,甘肃 民乐 734500)
杨树溃疡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初探
刘荣,曾鹏
(张掖市民乐县林业局,甘肃民乐7345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杨树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杨树溃疡病迅速在我国各地传播和蔓延,已成为我国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根据当前国内外学者在杨树溃疡病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深入探讨该病害的主要类型、特点、发病原因以及发病规律,结合当前综合防治措施现状,提出合理的杨树溃疡病综合防治策略和防治技术,以防止该病害的进一步蔓延和扩散,为我国林业工作者在今后对杨树溃疡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杨树;溃疡病;防治技术
杨树溃疡病自1955年首次在北京的德胜门苗圃发现以来,相继在我国的黑龙江、辽宁、天津、北京、内蒙古、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江西、陕西、甘肃、宁夏、贵州和西藏等20个省市和自治区发生病害。据2004年调查结果来看,东北、华北、西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等许多栽培区都有危害且日趋严重。严重影响造林后的成活及生长,特别是对新栽植的苗木和幼树的危害大,引起大量苗木死亡,造成整个春季造林的失败。从分布的区域来看。以前仅在西北地区发生,近年来随着杨树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该病向我国东北地区扩展迅速。从分布的气候看。从较严寒的东北到华北地区,从风沙区的内蒙古到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从温暖湿润的长江流域到高海拔西藏的“一江两河”流域,均有该病的发生。50年来,该病发展蔓延速度之快、危害之大,令人震惊,目前还有继续扩展蔓延之势。
为了防止杨树溃病的进一步蔓延的扩散,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学者在杨树溃病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深入探讨该病害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发病原因、发病规律、结合当前综合防治措施现状,提出合理的杨树溃疡病综合防治策略和防治技术,为林业工作者今后对杨树溃疡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杨树溃疡病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杨树溃疡病主要危害杨树主干和枝梢。研究表明,由于气候、立地条件和树种不同,溃疡病表现出的特点有很大差异,根据相应的特点可分为烂皮型溃疡病、水泡型溃疡病和大斑型溃疡病,其中水泡型溃疡病和烂皮型溃疡病两种类型较为常见。
1.1水泡型溃疡病
该病害多发生在树干及树枝上,3月中、下旬感病植株的干部出现褐色圆形或椭圆型病斑,呈水泡型。大小在1~1.5cm左右,质地松软,挤压时流出褐色液体、有臭味。5月中下旬水泡自行破裂,流出粘液,随后病斑下陷,呈深褐色,并快速扩展,皮层腐烂。4月上中旬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5月下旬病斑停止发展。在周围形成隆起的愈伤组织,中央开裂,形成典型的溃疡病症状。
该病害的症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围绕皮孔产生直径0.5~1.5cm的水泡狀斑;二是产生的水泡,而是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仅使树皮内组织变褐腐烂,流出褐色液体;三是当干部的伤口、死芽和冻伤处发病时,形成大型的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坏死斑。
1.2烂皮型溃疡病
该类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和枝条上,表现为干腐和枯梢两种类型。枯梢型多发生在幼树的主要枝、侧枝和一些不抗寒的树种上。数目炳初时,患部皮层变色,无明显病斑,病部的枝梢失水枯死;干腐型较为常见。病斑多发生在成年数木西南朝向的主干和大枝上,形成表面溃病。患部初期出现暗褐色水渍状褐斑,呈菱形,内有酒糟味,皮岐腐烂变软,后失水下陷。有事龟裂。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当病部包围树干一周时,上部即枯死,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针头状的小突起。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遇潮湿天气便从分生孢子器顶端的孔口挤出乳白色粘液。渐变橙黄和橙红色并呈卷丝状的分生孢子角。病原菌为污黑腐皮壳菌。无性阶段为金黄壳囊孢菌。
2 杨树溃疡病严重发生的原因
2.1水泡型溃疡病发生原因
根据调查和分析,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病害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及杨树栽培、管理方式不当密切相关;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造成土壤干旱、地力衰退以及树势衰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1.1病菌成活期长
根据观察,病菌成活期2~3月,13~38℃均可萌发,几乎全年可侵入寄主,并潜伏于寄主体内,在春季和夏秋季天气干旱,寄主生理失调时表现出症状,有两个间断的发病期。
2.1.2扩散蔓延迅速
杨树多为纯林,而且栽植密度较大,一旦出现病害,往往在短期内向四周扩散,形成大面积受害。受害株率可达30%以上。
2.1.3管理粗放
目前多数群众对杨树溃疡病防治缺乏认识,杨树造林及管理粗放,浇水不足、不施肥、不除草,致使树木生长不良,导致杨树溃疡病等弱寄生性病害发生严重,造成大面积枯梢或全株枯死。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1.4气候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造林苗木出圃时间较早时,遭遇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受到冰冻、低温冻害;周围环境污染严重。
2.2烂皮型溃疡病发病原因
发病与树木栽培抚育管理、气温、冻害等有密切关系,特别是移植苗过大、移植事根系受伤、移植次数多、假植时间长的大苗,修剪过度易引发病害。洼土壤盐碱量过大、土壤贫瘠、遭受虫害等不利因素,将会使树木生长衰弱而易发此病。
3 常见杨树溃疡病的发病规律
3.1水泡型溃疡病发病规律
水泡型溃疡病病毒可在树干、枝条的病斑和病残体中越冬。春季是杨树水泡型50%多菌灵溃疡病的最主要的发生时期,尤其在幼树移栽后发病率最高;夏季杨树生长旺盛,病害发展缓慢;秋季又可出现第2次发病高峰。杨树栽培管理不善、水分与肥力不足、养分失调等。均引起发病。树体内含水量与发病关系非常密切,树皮膨胀度低于60%时发病重,高于80%时抗病性增强。
3.2烂皮型溃疡病发病规律
烂皮型溃疡病病害多发生在幼树上。3月底4月初,气温在5℃时。越冬的菌丝开始活动,病斑开始出现,为初发期,4月中旬至5月初为盛发期。5月以后气温在28℃以上时,发病缓慢或不发病。9月后又开始发病,11月病斑发展停止。病菌在树木病组织中越冬,病斑为多发生在植株的芽根、伤痕、皮孔、冻伤、灼伤等处。病菌只危害生长衰弱的树木,生长健壮、树皮光滑的树木很少发病,无伤及刀伤接种不易发病。人工林、防护林边和行道树受害最多,尤其新栽的幼树最易感病。
4 常见杨树溃疡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4.1水泡型溃疡病防治措施
4.1.1苗圃地防治
避免苗圃地连续3a以上连作;育苗前用硫酸亚铁等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育苗的插穗浸入50%多菌灵500倍液杀菌;在4月上旬、4月中旬、4月下旬、5月初、8月下旬、9月上旬、9月中旬各喷50%多菌灵800倍液防治;清除苗圃周围重病树。以减少病菌在苗木上的潜伏侵染。
4.1.2新栽树木预防
用无溃疡病的健壮苗木造林;起苗造林时注意保护根系。做到随起随栽;在造林时对苗木干部喷50%多菌灵300倍液预防;在造林后第十天再用50%多菌灵喷干预防1次。
4.1.3发病期及时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50%多菌灵300倍液或用生物杀菌剂喷干预防;对发生的局部腐烂用50%多菌灵100倍液涂干。
4.2烂皮型溃疡病防治措施现状
4.2.1适地适树,加强栽培管理
保证树木生长健壮。选择抗性强(抗寒、抗旱、抗盐碱)的树种,栽植时须选择适宜的土壤条件,良种壮苗,根系完整,防止干旱和脱水。栽植后加强养护,适时除草松土,及时排灌。禁止放牧,防止旱害发生,合理修剪,不留残桩。初冬树干涂白,以防树干冻裂日灼,是防治此病的关键。涂白剂的配方为:生石灰5kg食盐2.5kg+硫磺粉1.5kg+水胶0.2kg+ 水40kg。
4.2.2侵染来源控制
清除生长衰弱的植株,砍伐重病株,减少侵染来源。
4.2.3药剂治疗
5月对已发病的植株进行刮治。用小刀将病斑刺破一直到健康交界处。再涂药剂可用10%碱水或10%沥青。25倍多菌灵或托布津。100倍福关砷或代森锌均可。
5 杨树溃疡综合防治技术
根据我国常见杨树溃疡病发生和防治的现状,杨树溃疡的综合应采取“调控生态因素、加强人工抚育管理的综合治理技术”策略,真正实现杨树溃疡病的“标本兼治”。
5.1防治策略和防治技术
5.1.1病原区潜在适生分布区的研究
杨树溃疡病与杨树等树种在长期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必然形成一定的种群和一定的寄生范围,随着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变化,溃疡病菌将会继续扩展。依据目前掌握病害发生的诸多因素,应着重研究杨树溃疡病潜在的适生分布区,为杨树溃疡的灾害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定宏观治理决策提供理论。
5.1.2病害早期诊断技术的研究
杨树溃疡病大多是通过苗木调运等人为因素进行传播,因此,苗木是否携带病原菌,即研究病害的早期诊断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可应用组织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学等理论和方法,开发病害早期诊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5.1.3林业技术措施的研究
目前深入研究不同发病阶段、不同发病程度、不同栽植方式、不同树龄的树木,特别是苗木出圃前后阶段,研究降低病原菌数量的技术和方法。
5.1.4病害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
杨树溃疡病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只是在实验室取得了一些结果,今后应继续筛选防效好的生防菌,特别是从杨树不同生长阶段的树干枝的树栖微生物群落入手,研究其协同进化关系和控制病害效果。
5.1.5环境友好性药剂的研制和开发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一些防治效果较好,但容易引起药害和环境污染的化学药剂将逐渐被环境友好性药剂代替;因此,应研制和开发环境友好性的防治溃疡病药剂,并研究最佳的防治时间和防治方式。
参考文献:
[1]蔡群英杨树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3(4):46-47.
[2]杜延群,张坤峰.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田[J].河南林业,2001.10(5):25.
[3]吴灵秀.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J] .河北农业科技,2007.12(1):23-24.
[4]刘家衡盛桂宝杨树溃疡病重发原因及防治,现代农业科技2007.13(20):40-42.
中图分类号:S7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