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丘市机井动力配套
2016-03-14商丘市农水技术和水土保持监测指导站
□任 方(商丘市农水技术和水土保持监测指导站)
浅析商丘市机井动力配套
□任方(商丘市农水技术和水土保持监测指导站)
摘要:商丘市既是农业大市又是产粮大市,经济薄弱,农业基础条件差,旱灾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柴油价格的抬升,农民利用柴油动力浇地的负担越来越大,已出现能浇一遍水的不浇二遍水,不绝收都不浇的“望天收”现象,再加上近几年农村劳力外出打工,在家的老人和小孩根本无法操作柴油机和发电机,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因此,开展“油改电”对减轻农民负担、保证粮食安全、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劳动条件、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灌溉;机井;动力配套
1 总体情况
商丘市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是河南省的东大门,属黄淮冲积平原,辖夏邑、虞城、柘城、宁陵、睢县、民权6县梁园、睢阳2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地面平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斜,总面积8710 km2,耕地面积58.28万hm2,总人口739万人,全市灌溉面积达到49.42万hm2。
商丘市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夏秋多雨,冬春干燥,多年平均降雨量623 mm,年内降雨受季风影响,四季差异明显,6-9月份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且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年平均气温14.20℃,全年无霜期211 d,年平均日照时数1944 h。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
商丘市地处黄泛冲击平原,水资源以浅层孔隙类地下水为主,具有赋存条件好,埋藏浅,补给速度快,可开采量大,易于开采,水质好等特点。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灌溉回归为主,因属于引黄补源区,还有一定量的河渠侧渗补给。全市排泄以人工开采为主。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57623.30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1288.80万m3,地下水资源量122118万m3,重复计算量5784万m3。
全市属淮河流域,分属洪泽湖、涡河、南四湖三大水系,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区。流域面积50 hm2以上的河流81条,其中流域面积100 hm2以上的42条。受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且年际变化较大,水旱灾害频繁。截至2014年底,全市机井达到12.71万眼,井灌区面积达46.22万hm2,灌溉模式主要有低压管道灌溉和非固定式软管灌溉二种,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9%。建成水闸451座(大中型水闸48座)、水库25座(中型水库7座:任庄、林七、吴屯、郑阁、马楼、石庄、王安庄水库),总蓄水能力4亿m3;建成了“中、南线结合”的引黄灌区,年引黄河水能力6.50亿m3;解决了393.10万农村居民和56.10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全市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除涝、灌溉、供水工程体系,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性保障。
商丘市地表水资源较为贫乏,河道多为季节性径流,因水源保证率低。全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基本无低洼易涝地,降雨由农田斗农沟渠汇入干支沟河后自然排出,亦没有排涝泵站。因而,商丘市农田灌溉主要以机井提水灌溉方式为主。
商丘市现有灌溉机井12.71万眼,井型主要为管井,井管多采用无砂混凝土管,井径一般在50~80 cm区间,井深一般在15~65m范围,其中电力配套机井37771眼,灌溉面积15.10万hm2,其它89356眼基本为柴油动力配套灌溉机井,灌溉面积31.01万hm2。电力配套现有提灌站37座(主要分布在民权县和虞城县),灌溉面积1.20万hm2。小型移动式泵站2.50万个,全部为柴油机配套(主要分布在民权县),灌溉面积2万hm2。
2 主要做法及成功经验
2.1主要做法
商丘市充分发挥水利、发改、国土、农业、电力等部门的作用,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土地整理项目、农村机井通电等工程为重点,对涉农资金合理整合,大力推动农田机井电力配套建设,近年来使全市电力基本配套机井达到了37771眼。灌溉机井电力配套的实施,提高了灌溉效益,降低了灌溉成本,保证了农村安全用电,规范了农业灌溉用电管理,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已在抗旱工作中发挥了显著效益。另外,机井通电后,浇地劳动强度明显减轻,可使农村腾出更多的劳动力出外务工,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制定了工程计划、施工管理、质量管理、验收管理方案,规定了审批程序、资金拨付、审计监督、施工管理等工作,保证了工程质量。
2.2成功经验
近几年来,商丘市灌溉机井能够取得电力配套近4万眼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新增千亿斤粮食、土地整理等项目的带动,与上级的财政扶持密不可分。因而,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市,市县两级级财政薄弱,农民收入低,进行灌溉机井的电力配套改造与建设,还需在国家资金的支持下,由当地政府主导推进最为有力。
在项目工程建成后,已建电力配套的灌溉机井由于产权归属明晰,落实了管护主体,建立健全了运行管护制度,保证了项目正常运转,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柴油机配套的灌溉机井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柴油机配套的灌溉机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动力费用高,是电力配套的数倍;二是运行操作费用高,操作使用需有一定的技能,占用人力大;三是运行故障率高,维护成本大,为电力配套机井的数倍。
3.2灌溉机井“油改电”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
由于行业标准不统一,在农用灌溉机井涉及的电力配套工程设计中,水利行业采用的设计标准偏低,导致与电力行业标准不一致,致使工程竣工后电力部门不予认可,或在运行期间电力部门又不承接低压配套设备的正常管护,致使灌溉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效益。
3.3推动“油改电”、柴油补贴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商丘市现有灌溉机井之中,已电力配套机井仅占机井总数的30%左右,“油改电”资金缺口非常大,市县两级财政难以负担,资金问题是商丘市推动“油改电”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和问题。
商丘市地处黄泛平原,农田相对集中,成方连片,从技术条件、经济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群众意愿上考虑,都适宜进行“油改电”工作,基本上不存在柴油补贴问题。
4 建议
商丘市既是农业大市又是产粮大市,经济薄弱,农业基础条件差,旱灾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柴油价格的抬升,农民利用柴油动力浇地的负担越来越大,已出现能浇一遍水的不浇二遍水,不绝收都不浇的“望天收”现象,再加上近几年农村劳力外出打工,在家的老人和小孩根本无法操作柴油机和发电机,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因此,开展“油改电”对减轻农民负担、保证粮食安全、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劳动条件、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商丘市属豫东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电网覆盖率高,输变电线路的架设较之山丘区投资低,非常适于发展灌溉机井电力配套。现状农业灌溉条件已越来越不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本次调研所到之处,更是切实感受到农民群众对“油改电”的迫切心情与热切期盼。
4.1“油改电”、柴油补贴方案比选
根据商丘市柴油动力灌溉机井现状,以及多地“油改电”、柴油补贴两种方案的实践经验,具体分析如下。
4.1.1“油改电”方案
“油改电”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高压线路、变压器、低压电缆、配电柜、井堡、水泵、土建等,经测算每眼机井的建设成本约为30500元,每公顷均投资约9150元。
“油改电”后,按每公顷用水定额600~900 m3,每次灌溉平均用电135~180°,按2015年开始实行的农灌政策电价每度0. 48元计,如每年每亩灌溉4次,年电费成本约270~360元,年运行维护费按600~675元/hm2计算,则每年每亩灌溉成本约为55~70元。
4.1.2柴油补贴方案
经测算,柴油动力配套灌溉机井,按每公顷用水定额600~900 m3,每次灌溉平均用柴油60~90 L,柴油价格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测算,如每年每公顷灌溉4次,年油费成本约1800元,年运行维护费按2100元/hm2计算,则每年每公顷灌溉成本约为3900元。柴油补贴标准按照电力配套和柴油配套灌溉成本的差价计算,则需要每年每公顷补贴2700元左右。
依据以上二种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显而易见,“油改电”方案更为经济可行,且操作性好,群众意愿高,采用“油改电”方案较符合地方实际。
由于“油改电”项目投资较大,商丘市财政收入较低,市县两级财政无力承担“油改电”资金,当地群众又迫切希望实施“油改电”项目工程,建议国家能够从资金上给予扶持。
5 动力配套需求
根据调研情况,“油改电”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高压线路、变压器、机房、配电柜、低压电缆等。商丘市现有需要“油改电”的灌溉机井89356眼,灌溉面积为51.01万hm2,按每眼灌溉机井建设成本平均3.05万元计算,共需投资约27.30亿元,商丘市需要“油改电”灌溉泵站3000处,灌溉面积2万hm2,按每处泵站建设成本1.90万元计算,共需投资约0.59亿元,全市小型灌排泵站、灌溉机井“油改电”共需投资27.89亿元。
如按全市电力配套和柴油配套灌溉成本的平均差价计算,柴油补贴每年每公顷补贴2667元计算,每年全市需柴油补贴8.80亿元。
(责任编辑:赵鑫)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853(2016)04-0009-02
作者简介:任方(1981-),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村水利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