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管道保护现状分析及长效机制建设探究
2016-03-14赵云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管道处保卫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830011
赵云(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管道处(保卫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830011)
油气管道保护现状分析及长效机制建设探究
赵云(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管道处(保卫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830011)
随着管道企业的不断发展,油气管道破坏也是愈演愈烈,严重危害管道运行安全。鉴于目前管道保护的严峻形势和其他方面的诸多因素,要真正使输油气管道得到有效的保护,建立保护油气管道的长效保护体系意义重大。
管道保护;现状分析;长效机制建设
石油天然气管道是连接油气资源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中国目前有70%的石油、99%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运输,长输干线管道已达8万公里,海上油气管道近5000公里。到“十二五”末,中国长输油气管道总里程将超过10万公里,油气管道是保障能源供给、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设施,其输送介质具有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因此,油气管道的破坏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直接损失,还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引起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其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维护管道安全任重道远。
1 油气管道保护现状分析
1.1第三方破坏风险
管道的第三方破坏是指由于非管道员工的行为而造成的所有的管道意外伤害。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犯罪分子更是无视法律,复杂的管道周边社情,使打孔盗油气案件屡禁不止,打孔盗油气已严重影响到了管道的安全生产,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在国家管道快速发展之际,呈现出了新老管道交错分布,管网错综复杂的现象。管道建设区域由人烟稀少地区向人口稠密地区发展,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这些管道建设满足了经济建设的需要,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新建、改扩建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对管道走向不明确,施工机械操作不当等原因,很容易直接导致管道破裂引起介质泄漏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管道防腐层、造成划痕、压坑。
1.2管道本体风险
油气管道自身缺陷主要表现为管材、设备自身缺陷和施工质量不合格。油气管道用钢及钢管应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可焊性与耐腐蚀性能优良的特点。如管道选线、站(库)的选址、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管道强度计算等不合理,母材质量不合格以及焊接技术不合格等、管沟开挖回填质量不良等问题均会造成管道破坏。
1.3自然灾害风险
长输管道常常途经自然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在我国油气管道所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雷电、洪水等。油气管道的地质灾害,一些是自然条件造成的,一些是管道施工带来的,如管道施工过程中改变了原来的地质构造平衡从而引发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爆发具有突然性,破坏强度大,破坏范围广,对油气管道带来的损坏后果十分严重且不易恢复。
2 油气管道保护长效机制建设
2.1管道企业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提高管理队伍业务技能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管道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管道巡护制度,配备专门人员对管道线路进行日常巡护。管道巡护人员发现危害管道安全的情形或者隐患,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处理和报告。第二十三条管道企业应当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测、维修,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对管道安全风险较大的区段和场所应当进行重点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管道事故的发生。以上两条规定明确了管道企业对于管道的保护负有的主体责任。俗语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管道保卫工作的根本是“内防”。在管道管理中应高度重视内部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查找管理漏洞,通过精细人员管理,努力提高管道的管理水平。
2.2地方政府强化油气管道安全检查主导作用,健全地企联合管理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五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依照本法规定主管本行政区域的管道保护工作,协调处理本行政区域管道保护的重大问题,指导、监督有关单位履行管道保护义务,依法查处危害管道安全的违法行为。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管道保护工作的领导,督促、检查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管道保护职责,组织排除管道的重大外部安全隐患。以上两条明确了地方政府在油气管道安全检查和整改隐患中的组织领导地位。因此,地方政府要依法担负起协调处理本行政区域油气管道的保护重大问题,指导、监督有关单位对管道安全查改,发挥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能,对存在违章占压等重大安全隐患的输送管道实行挂牌督办和协调推进解决,统一组织地、企、武警对管道安全检查和保护,教育所属行政区群众保护管道及对破坏、危害管道行为进行严查严惩,确保国家经济大动脉畅通运行。
2.3群防群治 依靠人民群众保护管道
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管道保护人员应深入沿线家庭、学校、地方企业,宣讲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获得他们的帮助。管道所属企业要与沿线地方单位、政府部门实施联防,共同保护好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强化群众保护管道法律意识同时,还应广泛发动群众对盗油等破坏行为实施打击,对举报破坏油气管道的行为实施奖励,调动群众保护油气管道的积极性,形成地方企业、政府、群众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管道保卫工作中,除做好“企业严管、政府协调、公安打击”的管道保卫工作外,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发动沿线群众,积极依靠群众”。
在中国,能源安全是决定经济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建立坚固的管道巡护壁垒不仅仅是保护管道企业的利益,更重要的,它保障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公共安全,保障的是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