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青海地区的政治及佛教概述
2016-03-14桑杰卓玛
桑杰卓玛
民国初期青海地区的政治及佛教概述
桑杰卓玛
藏传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从明清时期进入一个鼎盛时期。据《清政府与喇嘛教》记载“演教之地愈多,则佛法之流布愈广,而番夷之向善者益众。”因此全国各地开始大量修建寺院,藏传佛教寺院的修建进入高潮。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历史格局,然而鸦片战争对处于边缘地区的青海地区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青海地区也没有很快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仍旧在固有的历史轨迹上和异常封闭的状态下。辛亥革命的爆发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场重大的政治变革,激荡了整个中国社会,对处于边缘地区青海的也有所影响。近代初期,青海地区在行政区域上的划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省份,它隶属于甘肃省,四川省,和青海办事大臣。民国1912年3月10 ,袁世凯以临时大总统的身份通电全国停战,同年8月,在甘州提督马安良的推荐下将马麒任命为西宁镇总兵。从此开始马氏家族对青海长达数十年的统治。国民军的进入西北促成了青海建省。1926年6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冯玉祥为行政院副院长,冯玉祥为了巩固西北地区,拟提出将宁夏、青海分别建为行省。1928年9月国民党政治会议决定将宁夏和青海分别建为行省。民国初期青海地区的政治基本为马氏家族马麒及马步芳的统治马步芳家族在青海的统治长达40年之久,家族统治最大的特征就是最高地方的权力的家族世袭,其本身就存在独裁性质,这样的政权形式它的政治必定是腐朽黑暗的,马步芳利用手中职权,任人唯亲,独断专权,残酷的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征服果洛,进行大屠杀,
镇压玉树藏族部落,进行杀戮抢劫,镇压同仁县的藏族部落,镇压哈萨克族。进行残忍的杀戮。马步芳统治青海时期镇压欺辱各族人民,加重人民的赋役。民国初期青海的政治是马氏家族独裁,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青海之前,马步芳在青海的独裁专政赤露露的将我国民国初期的家族军阀统治表现的淋漓尽致。
民国初期青海地区佛教发展状况
明清时期,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逐渐瓦解闭关锁国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国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与之相适应的青海地区也有相当的影响.全国范围内藏传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亦如此。藏传佛教在元明两朝朝廷的力挺之下,在蒙藏地区有较大发展,据《西藏政教合一制度》记载,1733年,就达赖喇嘛所辖寺院有3150座,属班禅所辖寺院有372座。 青海藏传佛教的发展与传播,是基于元明时期对藏传佛教的推崇,随着清朝在对青海的政治统治有了一定的影响也因青海藏传佛教势力的不断壮大与发展,威胁着清朝政府在青海等的统治,譬如罗卜藏丹津叛乱事件。使青海藏传佛教寺院卷入叛乱,受到清朝中央政府的严厉打击,但又因藏传佛教在民间具有坚实的信仰,清政府时期,在青海创建的藏传佛教寺院共有552座,是青海藏传佛教寺院创建历史上的一个稳定的发展阶段,无疑是清朝政府只能利用藏传佛教势力来统治青海地区。直至民国时期,对藏传佛教的保护和推崇,依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更因为当时的藏传佛教收到民国政府的保护,先后颁布了《管理喇嘛寺庙条例》《喇嘛转世办法》《喇嘛登记办法》《喇嘛奖惩办法》,佛教各宗派仍被僧俗民众所信奉,这一系列的条例条规对藏传佛教的持续发展有了法律保障,只是这一时期的佛教所服务的对象以及它的社会作用与往日有所不同,不再是单一的封建理论思想的产物,而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从而是一个内外思想交汇时的佛教。青海地区的藏传佛教亦如此。民国年间,青海地区的佛教派别主要有宁玛派、噶举、萨迦派和格鲁派等。宁玛派主要传播与今黄南、海南、果洛、玉树等地区。萨迦派转播与玉树地区,按其教派以结古寺和宗达寺为主。噶举派主要在玉树地区流传。在民国的时期,由于历代政府对大力支持以及对藏传佛教实施的政策均没有太大改变,从而在民国初期,青海地区原有的寺院得到改善,新的寺院也不断兴建。不仅如此,民国政府让班禅以代表身份参加国民党的第四届第三次中央全会。从1940年到1949年,这一时段内青海藏传佛教寺院创建的数量为27座,是民国时期青海地区创建的寺院寺院最多的时期,尤其在今玉树、果洛、黄南、海南等地区修剪及兴建寺院之风盛气。寺院的大量兴建,使社会僧团规模继续扩大,僧侣人口在整个地方人口中占大多数。到1958年之前,整个青海境内共有藏传佛教寺院756座,寺院的分布中格鲁派寺院共有427座,得知当时格鲁派隶属寺院占了青海全省佛教各派的百分之80左右。根据1954年国家人口调查公布中表示,根据藏族人口职业的比例预计,僧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整体而言,从清朝政府直之民国时期是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的稳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的分布基本涵盖了整个青海地区。青海地区的佛教发展是一个跳跃式的,当时的人们在各种剥削及压力中急需要一个心灵慰藉,那么佛教正好和当时人民群众的所需相适应,这促使民国时期青海地区的佛教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