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六六六、滴滴涕、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
2016-03-14卢宗桂
卢宗桂
(宁德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福建 宁德 352100)
福建省是我国产茶大省,制茶、饮茶、贩茶历史悠久,其种质资源丰富,茶叶种类繁多,茶园面积、茶叶总产量均居我国前茅,所以茶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六六六、滴滴涕在十几年前就是禁用农药,其性质稳定,非常难以降解,容易存在于土壤中;三氯杀螨醇为茶树生长过程中禁用农药。目前茶叶中有三氯杀螨醇超标,六六六、滴滴涕检出的情况,一方面是六六六、滴滴涕土壤中的存在,另一方面不排除在茶叶的生长过程中有施用三氯螨醇的情况。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方法监测茶叶中三个参数,九个农残是本文研究的方向。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和药品试剂
1.1.1 仪器
Agilent 7890B气相色谱仪,配ECD,DB-5(30 m*0.32 mm*0.25 μm)色谱柱;旋转蒸发器;循环水真空泵;超声波清洗器;组织捣碎机;旋窝振荡器。
1.1.2 药品试剂
正己烷、丙酮、石油醚(30-60)均为色谱纯、氯化钠(分析纯)、浓硫酸(优级纯);9种农药标准溶液(100 μg/mL,均购自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α-HCH、β-HCH、γ-HCH、δ-HCH、p,p’-滴滴伊、p,p’-滴滴滴、o,p’-滴滴涕、p,p’-滴滴涕、三氯杀螨醇),按需要用正己烷配成不同浓度的混标储存于冰箱中备用。
1.2 试样前处理和色谱分析
1.2.1 样品的提取与净化
准确称取已磨碎的茶叶2.0g(精确到0.01g)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6ml水,浸泡30min,加入20.0ml正己烷+丙酮(2+1,体积比),超生15min,加入一定量氯化钠使其饱和,剧烈振摇,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于100ml茄形瓶中,残渣再用20ml正己烷+丙酮(2+1,体积比)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上清液于35℃水浴上减压浓缩至近干,加入5ml正己烷转移至10ml离心管中,加0.5ml浓硫酸净化,振荡旋窝0.5min,于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进行GC分析。
1.2.2 色谱条件
色谱柱:DB-5(30 m*0.32mm*0.25μm);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00℃。
柱温升温程序:80℃(2min)-20℃/min-200℃(3min)-3℃/min-250℃(4min);载气:高纯N2(纯度≥99.999%);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0.75min后开启分流阀);载气流速:1.0ml/min;尾吹气:60ml/min;进样量:1.0μl。在此条件下的色谱图见图1。
1-α-HCH、2-β-HCH、3-γ-HCH、4-δ-HCH、5-三氯杀螨醇、6-p,p’-滴滴伊、7-p,p’-滴滴滴、8-o,p’-滴滴涕、9-p,p’-滴滴涕
图1 六六六、滴滴涕、三氯杀螨醇标样色谱图
1.2.3 色谱分析
采用自动进样器进样,在相同的气相色谱条件下,分别将9种农药的混合标液和净化后的样品等体积穿插进样,以保留时间定性,以样品峰面积与标准峰面积比较定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叶是否加水与提取溶剂的选择
对于茶叶是否加水做两组实验。第一组实验:茶叶不加水,添加一定浓度混标,分别用正己烷+丙酮(2+1,体积比)、石油醚按上述提取方法处理上机分析,计算回收率;第二组实验:茶叶加水浸泡30min,添加一定浓度混标,处理方法同组一,计算回收率。
通过比较组一、组二回收率结果,发现组二的结果优于组一,特别是o,p’-滴滴涕、p,p’-滴滴涕回收率有明显的提高,所以本实验在提取过程中选择先用水浸泡30min。
通过比较同组之间回收率结果,发现使用正己烷+丙酮(2+1,体积比)效果更好,虽然使用石油醚提取回收率能够满足实验要求,但是使用正己烷+丙酮(2+1,体积比)提取回收率更优,具有更高的精确性,所以本实验选择正己烷+丙酮(2+1,体积比)作为提取溶剂。
2.2 净化条件的选择
茶叶中组分复杂,色素干扰严重,如何净化茶叶中的杂质,保留有效组分是茶叶前处理中的关键问题。浓硫酸能够有效去除茶叶中的杂质、色素,净化后液体澄清,并且六六六、滴滴涕、三氯杀螨醇在浓硫酸环境中不会变质、变性,测试回收率结果均能满足实验要求。所以本实验采用浓硫酸净化茶叶中的杂质。
2.3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将混合标准溶液配制成六六六、滴滴涕(0.01、0.02、0.05、0.1、0.2μg/ml)、三氯杀螨醇(0.02、0.04、0.1、0.2、0.4μg/ml)的标准工作液,在1.2.3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以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作标准曲线,得9种农药的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以3倍噪音计算方法检出限,10倍噪音计算方法定量限,结果见表1。
表1 9种农药的保留时间、线性、检出限和定量限
2.4 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
取茶叶空白样品,分别加入三个浓度的农药标准混合标液(有机氯:0.025、1.25、5.0mg/kg;菊酯类:0.05、2.5、10.0mg/kg),按本方法的操作步骤重复测定3次,计算9种农药的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本方法能满足六六六、滴滴涕及三氯杀螨醇的检测要求。
表2 9种农药在茶叶中的添加浓度、回收率试验结果和精密度
3 结论
有效去除杂质,保留检测组分是农药残留前处理的关键,本方法对茶叶检测是否加水、不同溶剂的提取进行了摸索,利用浓硫酸去除茶叶中的杂质、色素,达到理想的净化效果。回收率和重现性均能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可很好的用于茶叶中六六六、滴滴涕和三氯杀螨醇的检测要求。
[1] 冯洁,汤桦,陈大舟等.茶叶中9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10,29(10):1041-1047.
[2] 刘小文,吴国星,高熹等.几种新技术在茶叶农药分析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SI):210-214.
[3] 胡贝贞,沈国军,邵铁锋等.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法测定茶叶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J].分析试验室,2009,28(1):80-83.
[4] 傅水玉,陈晓生,王明等.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2):118-122.
[5]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9-2008)[S].
[6] 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6-20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