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016-03-14乐冬
乐 冬
(广西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在世界经济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我国GDP增速由高速降为中高速发展,外需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发展内需,我国的城镇和乡村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这些需求可以缓解甚至解决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加速全国的经济增长,对一些阻碍着城镇化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进行改革,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推动广西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1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广西属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镇化率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较低,甚至低于我国平均水平。2015年广西城镇化率为47.06%,低于全国9.04个百分点,同时,城镇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也低于全国、广西的第三产业由于城市的人口不足难以得到发展。
1.1 广西城镇化率明显提高
广西属于我国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低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同时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1981年广西的城镇化率为11.18%,全国的平均水平为19.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2个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到2015年,广西的城镇化率达到47.06%,提升了36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带动一千万多人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尤其是中小城镇得以迅速发展,农村居民转移城镇的同时,一来带去大量的劳动力,推动城镇工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大量的人口集聚,促进市场的形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
表1 历年广西城镇化率
资料来源:广西历年统计年鉴。
1.2 城镇化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扩大
广西城市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有逐年上升的态势,2015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321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582元,城乡居民消费比为2.15。2005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为6424.24元,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为2349.6元,城乡居民消费比为2.73。这表明城镇化使得农民市民化后,消费拉动作用有放大趋势。
1.3 工业快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广西工业发展较快,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广西的城镇化发展迅速,近些年广西的第三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最基本的就是人口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广西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到城镇,人口的集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经济的发展程度。1981年广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比是46.3%、29.1%、24.6%,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第一产业较低。到2015年广西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结构比是15.3%、45.8%、38.9%,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呈二、三、一格局,其中二、三产业比重相差不大。从产业结构图形分析可以看出,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广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2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广西城镇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二元格局阻碍城镇化发展、政府严重干预广西城镇化、城镇化发展过度依赖于土地等问题阻碍着广西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2.1 二元格局阻碍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最主要的部分是“人的城镇化”,广西农村有大量的人口和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然而,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化的体制一直限制着农村人口对城镇的转移。在二元化体制下,国家通过行政、法律和政策的手段把全体社会成员划分为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两大类,将其生产、职业、居住及生活空间固定化,城乡之间人口、资源难以顺利流动。城乡居民在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区分和待遇。这些不公平的制度政策阻碍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2 政府干预新型城镇化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乃至经济发展一直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发展相对于西方的市场经济显得缓慢。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受到国外经济的影响与政策的支持,我国开始走市场经济,城镇化也在市场经济下得以发展。但是政府并没有完全的让我国经济市场化,我国政府仍然用户籍、医疗、教育等管理制度对我国的城镇和农村居民进行管理和调控,政府主导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经济系统的崩溃,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同时有助于整合资源,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但是过度的依赖政府对资源以及人口进行管制,像城乡的二元化管理政策,已经严重的影响广西乃至全国的城镇化发展,甚至造成资源的浪费、社会的不稳定,严重制约着广西的城镇化进程。
2.3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度依赖于建设土地
城镇化的发展是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一个过程,城镇的发展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广西各地政府收入一方面来自于税收,另一方面严重依赖于对农民土地的征收,尤其是县镇一级的政府,从农民手中获取以廉价的土地,转手以高额的利润转给开发商,农民的土地多数被当作建设用地,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工厂建造等等。获取高额的利润。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土地出让总价高达9000亿元,土地出让金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外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占地方财政预算的60%以上,个别市县达70%左右。这种政府筹集资金的方式,一方面容易滋生腐败,另一方面严重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失业”农民,造成农民不满情绪高涨,社会不稳定,损害了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同时建设用地大量的占据了我国的耕地,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
3 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针对广西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城乡统筹,走城乡一体的城镇化道路、因地制宜,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转变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道路强化管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等政策建议,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3.1 破除城乡“二元化”户籍管理体制
首先城镇化的发展要废除城乡二元化的户籍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人口管理以身份证为主,以居住地为辅的公平、平等的机制,促进城乡人口自由流动。
其次,进一步推进户籍与公共性服务的体制改革,剥离户籍与医疗、保险、教育等福利待遇,使得居民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
最后,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户籍制度,尤其是要进一步明晰集体产权,剥离农村居民户口与农村集体土地、集体经济及集体福利的关系,从而为城镇居民及其他外在人员农村社区居住落户扫清障碍。
3.2 强化管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简政放权,让市场来主导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广西乃至全国的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协调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综合起来对经济进行调控,合理引导城镇化的发展规模、速度、节奏,防止出现城镇盲目发展空城化等问题。
同时,应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防范投资风险,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3.3 因地制宜,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
在经济欠发达、人口相对较少的桂西、桂北地区,城镇化要集中突破,对于资源丰富、人口规模大的中心城镇要重点发展,吸引企业投资办厂,给予土地和税收的优惠,集聚人流,同时可以适当的扩大中心镇的管理权限和范围。在经济相对发展迅速的桂东、桂南地区,对已经形成的小城镇群或小城镇带,应通过合并乡镇与建制镇,实现由镇到城的转变。在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根据不同农村的不同特色进行合理规划,可针对交通、资源、文化等方面合理规划农村,推动产业的合理布局,改变农村缺乏规划发展落后的现象。
3.4 转变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对广西各个地区的资源、产业、设施和服务进行优化配置,积极承接广东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吸纳人口,促进城镇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城镇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鼓励农村闲置劳动力进城发展,一方面解决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保证城市二、三产业的人力供给充足。在城镇发展和扩张的同时,防止盲目的发展经济而损害环境,超越环境承受能力。对于一些自然环境优美和历史文化浓厚的城镇,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旅游城市,像桂林的阳朔等,加强对自然景色的保护和利用。与此同时,在对城中村改造的同时要兼顾外来务工人员的住宿问题,控制住建房的规模,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激活民间投资,加快城镇化进程。
[1] 项继权.城镇化的“中国问题”及其解决之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50(1):1-8.
[2] 饶本春.对有效抑制当前房价的几点思考[J].住宅产业,2010,(5):73-75.
[3] 赵玉红.促进辽宁城镇化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2012,(6):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