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

2016-03-14刘汉杰

百科知识 2016年5期
关键词:节俗冷食寒食节

刘汉杰

在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中,清明是节气,也是节日。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时节,农民种瓜点豆,蚕妇祀蚕神、修蚕具。同时,它又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至清明,人们祭扫祖茔,也门前插柳,也乡野踏青,也竞放纸鸢……通过这些仪式化的节俗活动,表达着人们现实的和信仰的诸多诉求。

节候与农事

作为节气,清明汉初被编入二十四节气之中。按照古人的理解,此时万物洁齐,气候清爽,景色明朗,因此得名“清明”。

根据古人“候应”的说法,清明有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鹌鹑之类的小鸟),三候虹始见。意思是说,初候梧桐树开花;5天之后,田鼠变成鹌鹑之类的小鸟;再过5天,天空开始出现彩虹。这其实是从《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生发而来的。

清明时节的节候特征在古人的诗文作品中也有描写。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首句就点出了清明的气象特征。南朝才子丘迟的名篇《与陈伯之书》中有“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名句,这是对江南三月物象的描写。

对于我国南方蚕桑产区来说,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先秦历书《夏小正》就曾有三月蚕妾开始养蚕的记载。蚕妾,本指春秋时育蚕的女奴,后指育蚕的妇女,也称蚕妇、蚕姑、蚕娘。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也有清明蚕妇修整蚕具、打扫蚕室的记述。在后世的清明,蚕妇不只整理蚕具,也祭蚕神、禳白虎。俗信,蚕神是蚕桑的保护神,白虎则是蚕桑的天敌。在浙江乌青,清明节这一天,蚕妇要祭蚕神,名“清明利市”,谚云“清明大于年”;在浙江归安,家家户户用米粉制作白虎,扔到路上,谓之“送白虎”。

广东连南瑶族清明祭拜祖先

我国地域辽阔,农事活动并不一样。前述蚕桑产区有“寒食过了无时节,娘养蚕花郎种田”的农谚;而在我国北方地区,“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人们也占验天气和农事。在江西,“麦吃四时水,只怕清明连夜雨”;在湖北,“雨打墓头钱,今岁好丰年”;在河北,农民此月盼雨,有“麦收三月雨”的农谚。

寒食与上巳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节气与节日虽然都是时间节点,二者的内涵却并不完全一样:节气强调的是气候表征,节日突出的是习俗活动。节气可以转化为节日,前提是增加相对固定的节俗活动。清明本是节气,之所以演变成了传统节日,这与两个同样古老的节日——寒食节和上巳节有着直接的关系。

寒食节,又名“冷节”“禁烟节”,因为禁火、吃冷食的节俗而得名。节期在夏历冬至105天后,也名“百五节”。俗传此节源起于介之推割股啖君的故事:介之推是春秋时晋国的贵族,曾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介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也名绵上,位于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后也称介山)。文公焚山以求,介之推誓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介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冷食,以寄哀思。后世相沿成俗。

最早记录介之推事迹的是《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中提到了晋文公对介之推追随无所赏赐,介之推因此归隐,晋文公知道原委后很后悔,以绵山之田作为介之推的祭田;却并未提到割股、烧山、焚火之事。到了汉代蔡邕的乐府琴曲《琴操》,开始有介之推割股啖君的故事。但所说介之推被焚不得举火的日子是五月五日,也无冷食三日的说法。晋代陆翙的《邺中记》则有了禁火、冷食与介之推事联系而形成寒食节的完整版本。由此看来,介之推与寒食节,就如同端午节与屈原一样,皆为后人附会的结果。

事实上,寒食节的起源与古代先民对火的崇拜有关。在古人的观念中,火有新旧之分。据《周礼·秋官》记载,仲春之时,掌火官员要执木铎通知人们开始禁火,春末则再生新火。禁火之日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汉代以前禁火期为一个月;汉代定为清明前三天;唐宋时减为清明前一天。唐代之前,寒食节扫墓被视为“野祭”;到了唐代,寒食节扫墓被以政令的形式确立了下来。此后又有了踏青、蹴鞠、斗卵(斗鸡蛋)、荡秋千等节俗。

馓子

上巳节源于古人春天祭祀高禖的习俗。高禖是执掌生育和婚姻之神,人们祭祀高禖,或濯于水滨,或秉火求福。汉代以前,上巳节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曹魏以后,则固定在三月三日,并形成了沐浴、簪花、游嬉、饮酒等习俗活动。

因为寒食、上巳与清明三节节期相近,宋元之后,有些地方也有三节分过的,但多数地区还是把三节合为清明一节,这也因此出现了清明节看似矛盾的节俗内容:节日的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的主调是悲情;祭祖之外,人们也郊外踏青、竞放纸鸢,这又带有欢娱的成分。

扫墓与插柳

扫墓本是寒食节俗,宋代以后,逐渐演变为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载了明人清明扫墓的情景:“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延及后世,每逢清明节,人们为祖坟除草添土,或压纸钱于坟,或悬纸钱于墓,酒肴祭奠,以寄托哀思。

插柳、戴柳也是寒食旧俗,唐代就已出现,宋元时已非常流行。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大家则加枣糊(枣饼,用面粉和枣泥捏成燕子的形状,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后世也名“子推燕”)于柳上。然多取之湖堤,有诗云‘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在后世,柳则成了清明节的主要标识物:人们或插柳于门,或簪柳于首。插柳于门各地基本一致,但簪柳于首则有所不同:或男女皆戴,或妇女戴,或儿童戴;所戴之柳又有柳毛、柳尖、柳叶、嫩柳之别。

人们之所以插柳、戴柳,民国浙江《德清县新志》给出一种解释:“相传元人入主中土,防汉族严,编十家供养一蒙人以监之。汉人约于此日起义屠杀之,以柳为号焉。”如前所述,插柳、戴柳习俗唐宋时就已出现,此说不足为信。在古人看来,柳有辟邪之用,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柳又有延寿之功效,谚云“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

娱乐与食俗

除了祭祖和插柳,清明节又有一些娱乐活动,并有一些特定的食俗。

清明这一天人们要放风筝,因此清明节也称“风筝节”。据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在古人看来,放风筝有益儿童健康:“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望观,以泄内热。”

清明这一天也踏青、荡秋千。南宋吴惟信《苏真堤清明即事》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描述了古人踏青时的情景。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女子清明这一天多有秋千之戏。古人认为,女子荡秋千既可“摆疥”(除疾),也可“释闺怨”。

寒食节以冷食为节俗,自古就有一些特定的食俗。《邺中记》中有“寒食三日作醴酪”的记述,醴酪就是大麦粥。《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一直到隋唐时,大麦粥仍是寒食节的节俗食品。

后世清明节的特色食品——“馓子”,其实也是古人寒食所食之物。馓子为油炸的环形面食,古时称“寒具”。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寒具冬春可留数月,及寒食禁烟用,故名寒具……以糯粉和面,麻油煎成,以糖食之。可留月余,宜禁烟用。观此,则寒具即今馓子也。”据清同治浙江《丽水县志》记载:“清明节,煮蓬叶为汁,和米粉为粔籹,谓之‘青蓬点心,又名‘寒食果,必献其先,盖禁火之遗意也。”粔籹指的就是馓子。

在山西,清明节上坟祭祖,人们要祭献“子福”。子福是一种面制品,里面裹上枣、豆、核桃等,上面盘上两条面蛇,正中心放一个鸡蛋,用蒸笼蒸熟即成。人们上坟祭祖时献上,祭后全家人食用。按当地的风俗,子福只能凉着吃、干着吃,严禁蒸、溜以后吃。据说吃了蒸、溜后的子福,家里的支柱就软了。如据清嘉庆山西《介休县志》记载:“清明,富家设牲醴鼓吹省墓;贫民亦造面饼,如盘蛇状,陈酒醴祭冢,归则曝面饼于篱棘上,俟干而后食,或谓取象龙蛇,寒食之遗也。”其中的“面饼”就是子福。除了祭祖用子福,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娘家还要送给女儿、女婿一对子福,女儿抱着子福到婆家祭祖、认祖宗。

在浙江,传说致蚕生病的邪祟叫“青娘”,它躲在螺蛳壳内,因此逢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吃螺蛳。人们吃螺蛳时以针挑食,名“挑青”,谓能明目;把吃剩下的蛳螺壳撒到屋上,谓之“撒青”,也谓之“赶白虎”,谓能祛蚕祟;祭扫祖茔时,也要以螺蛳撒到墓上,谓能繁盛子孙。除了吃螺蛳,清明节还要包粽子,人们吃粽子,祭祖也用粽子。在江浙一些地方,人们还用米粉和艾汁制作青团子,称“清明团”。清明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清明团的制作技艺最为上乘的当属浙江东部台州的黄岩地区,黄岩当地清明节前后食用清明团的传统,有上千年的历史。

【责任编辑】王  凯

猜你喜欢

节俗冷食寒食节
冬季吃姜正当时
夏天为何不能用吃冷饮、冷食的方式消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传统——以夏至节俗为中心的考察
冬季适当吃冷食
寒食节,踏春去
4月3日寒食节
伪满时期东北文学的节俗书写
简析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节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