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受损研究

2016-03-13刘艳武

河南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污染

刘艳武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承德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受损研究

刘艳武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为了解承德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及农业生态环境变化情况,本文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法进行调查研究;为更深入地了解生态环境受损情况,设计了有关生态坏境的3个主要问题:农村土壤受损情况,农村水源受损情况,农村生存环境受损情况。通过该研究,以期能够为治理承德地区的生态环境受损情况提供参考。关键词:生态环境;污染;承德地区

承德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处于华北和东北的连接过度地带,总面积3.95万km2,辖区内包含8县3区和1个开发区,205个乡镇,2 553个村,总人口350万,距北京230km。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承德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承德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首都北京的环境质量。因此,为了承德市人民生活质量和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的整治显得尤为重要[1]。

1 调查方式和问题设计

本次对处于几个不同地理位置的农村承德县武场村、三道河村,兴隆县的菠萝树村,滦平县的西地村,隆化县的西坎村,双桥区的双峰寺村进行调查,研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农村的生态环境受损情况。

调查主要采用入户访谈的形式进行,结合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该村村民。本次调查主要了解农村耕地的土壤受损情况及农村中出现的水源、环境问题。问题设计3个主题,分别是农村的耕地的土壤受损情况,农村水源问题,农村的环境问题。每个主题设计若干子问题。

2 承德地区农村生态环境调查结果

2.1农村的耕地受损情况

2.1.1农药的使用。利用农药防治病虫草害是现在农业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调查的几个村子无一例外,都把农药作为提高农业产量的措施。使用的农药包括除草剂、杀虫剂及植物激素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般锄地两三次,现在只有1次。农药的使用次数逐步增加,平均八九十年代农药的使用次数为一两次,而现在平均三四次。

2.1.2肥料的使用。调查显示,农村化肥的使用量呈现上升的态势,而农家肥的使用量呈现下降的态势。调查中有位老人说“现在的地变得越来越馋了,不上化肥不长。”所使用的化肥种类以磷酸二铵、尿素为主,专用肥料的应用有增加的趋势。平均667m2地使用化肥25~35kg。

2.1.3地膜使用情况。地膜的使用呈下降态势,村民多反映破碎的地膜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处理困难。因此,大田中使用地膜越来越少,但温室中棚膜的应用增加。

2.1.4耕地使用情况。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为了扩大耕种面积,毁梯田的现象严重。小开荒在农村普遍存在。这种增加耕种面积的措施,在不违反河道及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的前提下是可取的。但农村中一些人为的开荒种地,不利于河道的疏通,加剧了水土流失。

2.1.5耕种模式。耕种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变20世纪八九十年代前的精耕细作模式,变为粗放管理模式。一般一年春季种上后,到秋季收获。中途苗肥一次。

2.1.6土壤肥力的变化。总的来说,土壤肥力呈现下降的态势,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有所下降。而且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山区水土流失严重。

2.1.7当地工矿企业对耕地的影响。工矿企业的存在对减少耕地面积有很大的影响,大理石、石灰石的采挖会造成水土流失,矿石的运出、修建的行车道也使耕地面积有所减少。

2.1.8耕地使用面积。农村可以耕种的土地呈下降的态势,主要原因是修路、建筑及坟墓的不断扩大。由于村民比较注重坟地,坟墓越来越大,一个坟墓大约占地由原来的3~4m2增加到10m2,严重影响了耕地的使用面积。

2.2农村水源问题

2.2.1当地的饮用水是否充足。在远离城市的农村的饮用水为地下水,水量还是比较充足的。但是,也存在着地下水位变低的现象,其中一些村庄原来打的井为7m深,现在已经增加到10m。

2.2.2饮用水质量。离工矿远的地区,饮用水质量良好。

2.2.3灌溉水是否充足。灌溉用水整体紧张,有些地区找不到灌溉水源。20世纪70年代打的井,已经成枯井。地上水也是呈递减态势,滦河几大支流,老牛河、伊逊河、武烈河、柳河、瀑河和潵河等,中下游都出现断流现象。

2.3农村的环境问题

2.3.1家畜、家禽粪便处理情况。由于农村经济的改善,养家畜、家禽的农户逐渐减少,家畜的粪便主要作为农家肥使用,但是在粪便的存放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处理不当是周围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3.2生活垃圾处理情况。农村的垃圾多堆放在村头巷尾,或是占用旱河河道,没有合理地处理运出,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2.3.3秸秆处理情况。随着农村生活质量的改善,秸秆不再是烧火做饭的主要薪柴,其处理主要有以下2种情况:卖给家畜养殖户,667m2地秸秆有50元左右的收入;运回家做薪柴,但自己运回的存放比较凌乱,容易发生火灾。

3 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因素分析

3.1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

3.1.1缺乏适宜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体系。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适合农村环境保护实际需要的法律体系,如对于农村养殖业的污染、农用塑料薄膜的污染、农村饮用水及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和农业污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的。

3.1.2农村环保机构不健全,环保监管能力不足。绝大部分乡镇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也没有配备专职环保工作人员。

3.1.3农村环境保护资金不足,扶持力度小。农村长期以来都被作为城市后勤保障,是城市的物质和能量的提供者,城市的环境保护一直作为环保工作的重要一环。但是,在农村环境保护上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为资金投入和农村环境恢复与建设的需求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3.1.4缺乏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大部分地区没有专门的环境基础设施,特别是基层政府提供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能力十分薄弱,使许多地区成为污染治理的盲区。

4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措施

4.1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利用电视教育、远程和网络教育等培养农村环保实用人才。二是开展绿色无公害产品讲座,加大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畜禽粪便资源化技术、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农业节水净化技术,化肥、农药、农膜高效利用技术。

4.2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一是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同时建立实施农村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等。二是指导区域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自然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三是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坚持多渠道筹措环保资金。

5 结语

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可以说农村是地球的最后免疫体系,如果这个免疫体系出现问题,小则影响一个县、乡,大则可以影响整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因此,应该把农村的生态问题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参考文献:

[1]吴东雷,陈声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5.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6)02-0140-02

收稿日期:2016-01-29

作者简介:刘艳武(1969-),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发展。

Study on the Damage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engde Area

Liu Yanwu
(Hebei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Chengde Hebei 067000)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ndi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nges in Chengde region,this paper mainly adopted field investigation research;for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this paper designed the three main problems of the bad ecological environment:rural soil damage,damage to the rural water,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dam⁃age.Through this study,it was expect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engde area.

Keywords:ecological environment;pollution;Chengde area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污染
什么是污染?
什么是污染?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