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的直接和间接来源分析

2016-03-13王宗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化工管理 2016年22期
关键词:卫生防护职业病危害

王宗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的直接和间接来源分析

王宗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职业危害因素指在职业活动、作业环境中可能给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和作业能力带来危害的要素。职业危害因素会给劳动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严重的还有可能会造成职业病和职业伤亡。文章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分析了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希望能为职业危害问题解决提供参考依据。

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直接;间接来源

职业危害因素是生产活动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了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携手就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分类,并要求企事业单位严格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许多企业纷纷响应中央号召,加大了职业危害因素预防和控制力度。但是,也有一些企业仍没有认识到职业危害因素预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职业危害因素控制与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结合国家安监总结职业危害因素目录,分析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是职业危害因素防控工作的第一步。那么,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来源于哪里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分析。

1 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的直接来源

(1)生产过程和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国家安监总局将职业危害因素分为4大类共141种,4大类职业危害因素分别是生产性粉尘、化学毒物、物理性危害因素和生物性危害因素。其中,生产性粉尘共14种,化学毒物的种类共113种,生物性和物理性危害因素分别为9种和5种。在采矿、冶金等工作中,即便是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伴随着生产技术使用、机器设备操作和工艺流程变化,也有可能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如工业毒物、粉尘、传染性因素等。再则,在不同的作业环境中,受通风、照明、安全设施、作业空间影响,职业人群可能会接触到废水、废气、有毒化学物品,进而给其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总之,许多有毒有害物质都是在生产过程种产生和出现的,并且,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根本不可能被完全控制,一旦劳动者忽视劳动卫生防护,就有可能受到危害因素的侵害。

(2)法制体系不完善 建立健全法制体系是防控职业危害因素的重要举措,对于企业来说,要想有效预防职业危害的发展,健全的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服务管理法制化、系统化,也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政府经济立法工作也不断深入,立法机关关于职业危害因素、劳动卫生防护方面的认识也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卫生防护法也不断健全,但是,整体来看,国家关于职业危害、职业病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完善,有关劳动者权益保护、生产卫生防护方面的法律条文都比较片面,特殊职业的卫生管理制度有待健全;职业危害因素防控仍以前期预防和后期行政处罚为主,生产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做的不到位。受此影响,许多企业也对职业危害认识不够重视,也不会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建立卫生管理条例,导致企业职业危害因素防控非常落后,职业性有害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

(3)对危害认识不足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许多厂矿企业的领导,都将主要精力放在生产建设上,对职业危害防护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经常压缩、挪用企业防护用品、安全防护设备购买资金,导致企业生产场所设计不合理、防护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长期存在。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也缺少职业危害预防方面的知识,在企业安全生产中针对一些职业危害因素,他们根本无力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这些,都会加大企业职业危害因素防控难度,给职业危害因素控制和治理带来直接影响。

2 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的间接来源

(1)卫生管理措施做得不到位 企业职业危害因素防控,应该从生产一线、从源头抓起。在特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下,职业危害因素是无法根治的,做好劳动卫生防护,就成为预防职业危害的主要措施。企业只有加强作业环境检测,做好职工健康监护工作,要求一线员工做好卫生防护措施,才能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但是,许多企业在卫生安全防护上做得远远不够,既没有给员工配置必须的安全生产设备,也没有开展相应的劳动卫生防护教育,在作业环境检测上也是粗心大意,这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后果。

(2)执法不力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各级劳动保障厅、地方劳动保障机关要依法对石材加工、矿山开采、化工、箱包、家具制造等具有高度物品危害的行业加强监管,监管内容包括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制度设置情况,职业健康教育状况,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防护设施设置情况等。但是, 长期以来,由于各级卫生执法队伍建设不健全、执法主体不明确,所以,职业卫生执法力度远远不够,一些聘任的监督员在执法时根本做不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质低 提高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和生产技能,可以减少生产事故的发展,使从业者远离职业病危害。但是,结合实际来看,许多采矿、化工企业的一线员工,整体素质都较低,一些人既认识不到职业危害的严重后果,对自身健康要求较低,在日常工作中也不会根据企业卫生防护要求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鉴于此,职业安全健康监管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不断强化企业职业健康教育,提高企业应急救援水平和劳动者的安全防护意识。

3 结语

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是危害职业群体健康的“职业杀手”,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非常广。结合职业危害因素的性质和特点可知,职业病防护已经成为企业治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企业只有按照政府职业病防治管理要求,加强职业危险因素防治制度建设,完善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同时提高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的安全教育工作,才能将职业危害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1]宋绚丽.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J].职业与健康,2010,(5).

[2]刘志慧.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的直接和间接来源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2,(1).

猜你喜欢

卫生防护职业病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浅谈高校图书馆卫生防护工作策略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父亲的职业病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探究基层医院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