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拉美文学爆炸”的互文性叙事:波拉尼奥及其作品研究

2016-03-13

外语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互文互文性荒野

田 申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 150080)

后“拉美文学爆炸”的互文性叙事:波拉尼奥及其作品研究

田 申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 150080)

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为后现代文本解读提供一条新路径。本文在区分自我型互文性和外向型互文性基础上,分析波拉尼奥多部小说主题互文和人物穿梭的独特手法,阐释其作品对拉美文人的现实指涉和对史料的诗性书写等创新性现实主义手法,显示其在运用多层级引用和多符号系统转换等狭义互文机制上的尝试,论证波拉尼奥作品多层次的立体互文性是继“文学爆炸”后拉丁美洲文学一种全新的后现代书写模式。

波拉尼奥;拉美文学;互文性

互文性理论(Intertextuality Theory)由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1966年正式提出,是研究文本关系的理论,相关内容散见于其论著。理论提出后迅速成为研究热点,但其后现代特征明显,即理论的确定性被消解,体系松散。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intertexuality这一术语概念含混,造成批评取向的多样性;二是理论来源复杂,文本具有多语种特征,翻译和理解出现偏差。尽管如此,学界对互文性还是有大致趋同的看法:“互文性将研究重心从作者-作品-读者这一传统的三元关系转向文本-话语-文化这一宏大的叙事结构”(徐文培 李增 2010:128)。

文学文本的互文性分为自我型互文性和外向型互文性。前者研究一个创作主体内多个文本之间的互文性,论证多文本在题材、主题、人物创造和文体等方面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后者研究一个创作主体的文本与先前及周围的文化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二者都没有超越克里斯蒂娃的广义互文性。本文采用整体把握和系统分析的方法,首先在广义互文性框架内分析现实指涉和诗性历史两方面体现的外向型互文特征,之后立足狭义互文性,揭示其多层级引用和多符号系统转换的创新互文手法。

1 自我型互文:主题互文与人物穿梭

波拉尼奥新益求新,在主题和人物上实现立体明示的自我互文关系,发展略萨开创的管道联通式结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作家,尤其是多产作家,其多部作品之间常常互相影响、相互关联,比如出现类似的情节、主题或人物。最初这种关联被视为作家创作才尽,后来才被认为是很自然的文本现象,自巴尔扎克后,多部作品相互关联被视为一种创作手法。波拉尼奥采用主题延续和人物穿梭的方法重新诠释作品之间的多层面关联性。

克里斯蒂娃将文本分为两个层面,“一种叫生成文本(Geno-text),即处于生产、生成层次的文本,另一种叫现象文本(Pheno-text),即完成文本”(塔迪埃 1998:248)。两种文本层次交织关联,不可分割,自我型互文性是生产文本和现象文本的合一。将文本概念放大一个层级,即把波拉尼奥小说整体视为文本,生产文本和现象文本也是互相依存的统一体,具有自我型互文特征。波拉尼奥小说集中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十余年间,作品出版虽有先后,但构思、成文和改稿却不是按线性时间顺序依次完成的,因此互为生产文本和现象文本,作品在主题和人物方面必然具有互文性。

首先,波拉尼奥多部作品在主题上互为补充和映衬,反映拉美文人对文学圈的批判、对政治动荡的反感。迷失和寻找主题在其多本小说文本中非主线即副线,从主题上体现波拉尼奥小说的自我型互文。他钟情于文学青年在政治中迷失的主题。《美洲纳粹文学》虚构几十名拉丁美洲文学家,政治事件的发生和与政治人物的交识总是影响他们的生活、思想和文学创作。因为出生或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拉丁美洲,所以他们逃不开政治,常迷失于矛盾的政治和文学派别的选择,有的放逐自我成为恶棍,有的迷失于感官追求而变态,有的沉迷于心灵世界成为妄想狂,仿佛文学家就是迷失于政治的待宰羔羊。《荒野侦探》第一部分用“迷失于墨西哥的墨西哥人”为标题,明示波拉尼奥小说一贯的迷失主题;后面两部分分别以“荒野”和“沙漠”做标题关键词暗示无望和迷途,凸显侦探似的找寻源于最初的迷惘,找寻中又不断迷失。《先锋报》评论《荒野侦探》是波拉尼奥那一代青年对成人世界美好幻想的破灭。而《2666》中的知识分子找不到学术研究上的突破,找不到改变社会暴力的方向,大学教授无法确认自己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情感寄托等,都反映青年知识分子迷失于拉丁美洲政治动荡的主题。

寻找也是波拉尼奥非常着迷的议题,几乎所有小说都在“寻找”主题上互为文本。《荒野侦探》中文学青年找寻传说中的伟大诗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可惜在遭遇皮条客的战斗中,诗人死去了。《2666》的5个部分贯穿着寻找:寻找文学的真谛,寻找情感寄托,寻找杀人犯,寻找救赎。读者的阅读过程也是寻找的过程——寻找小说的主题。《护身符》主人公一直在寻找归宿,最后终于找到护身符:勇气、心态和自己所认定的东西。《远方星辰》中的“波拉尼奥”跟随智利侦探去欧洲寻找《美洲纳粹文学》中的霍夫曼(据说在后皮诺切克时代逃往欧洲),一旦真正找到老去的霍夫曼,又似乎忘记当初寻找的目的。多部作品主题呼应,共同完成对拉美文人迷茫无助又不断求索状况的书写。

其次,波拉尼奥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小说中穿梭,是自我型互文写作的一种全新尝试。《美洲纳粹文学》正文百科全书式地虚构32位拉丁美洲文学家的生平和作品。《远方星辰》的主人公霍夫曼来自前文本《美洲纳粹文学》的尾章(霍夫曼既是杀手,又是文学青年,喜欢用飞机在天空写诗),讲述其被波拉尼奥和智利侦探寻找的故事。《荒野侦探》讲述文学青年与诗人结伴寻找某诗派精神领袖——女诗人蒂纳赫罗的故事。《护身符》女主人公来自前文本《荒野侦探》中某一章的自述主人公——一位女知识分子(奥克西里奥),她躲入大学女厕所12天才幸免于特警的镇压事件;波拉尼奥让奥克西里奥与《荒野侦探》中的阿图罗·贝拉诺、艾蕾娜、雷梅迪奥斯和瑟尔帕斯彼此交集。此外,波拉尼奥在笔记中提到《2666》的叙述者是《荒野侦探》的主人公阿图罗·贝拉诺。穿梭于文本间的人物创造性地践行略萨倡导的结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管道连通式(两个不同的故事章节在某种程度上被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2 外向型互文:拉美文人与诗性历史

波拉尼奥小说的创新在于对拉美知识分子群体的关注和史料与虚构故事的完美结合。外向型互文将文本置于世界的广阔视野中,文本作为现实的表意体系而存在。“克里斯蒂娃是从宏观上定义互文性,将整个社会历史看成是一个大的文本。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上原本就只有一个文本,而且是一个永远也不会完结的文本。”(孙秀丽 2010:105) 波拉尼奥小说人物既是他本人的影子,又是拉美知识分子整体形象的投射,其写作受到其他作家和拉美文化的影响。

波拉尼奥小说人物的外向型互文主要通过作者的自我指涉和对知识分子的群体指涉这两种形式完成。作品主人公,如拉美诗人、欧洲知识分子,都是作家变换身份讲述自己的境遇,展示自己的内心。《荒野侦探》作者的自我指涉性突出,具有自传意味。波拉尼奥和好友马里奥·圣地亚哥就像《荒野侦探》里的主人公贝拉诺和利马,离开墨西哥城远赴欧洲,寻找文学上的庇护。《2666》中身体日渐虚弱的大学教师阿尔玛菲塔诺是波拉尼奥的化身,他生活在现实与幻觉里,爱护子女,对多学科知识具有重构性意识;而且波拉尼奥的拳击手父亲也化为《2666》书中人。当记者问他“您不觉得您作品里的自传成分太多了吗”,波拉尼奥承认自己更喜欢带些自传内容的作品。同时,波拉尼奥(生于智利,成长于墨西哥,后定居西班牙)在作品中表现出在个人国家身份认同方面的焦灼感。很多小说人物是在欧美生活的拉美人,他们过着欧式生活,批判母国的政治动荡和经济落后,参与或关注毒品暴力等社会问题。比如《荒野侦探》中的马德罗在巴黎、维也纳、巴塞罗那的种种境遇;《2666》中的阿尔玛法诺、法特和作为主线的阿琴波尔迪都是身份、经历复杂的人物;《美洲纳粹文学》中对多个拉美作家糜烂欧美生活的叙述。在身份难以得到认同这一点上,克里斯蒂娃与波拉尼奥的身份和感受类似。克里斯蒂娃(生活在法国的保加利亚人)在访谈中谈到身为外国人的感受时说,“离开祖国生活不归属母国文化是祖国的异国人的状况是艰辛的。这种社会现实也构成心理结构的一部分”(西川直子 2002:190)。波拉尼奥这种特殊生活背景以文化的形式与其作品内容实现外向型的互文。

波拉尼奥多部小说将主人公设定为拉美文人这一群体,描述其生活和思想,这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以来鲜有的尝试。作品常出现对拉丁美洲“牺牲的一代”作家的群体指涉。他们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经历过70年代的政治动荡,生活窘迫,精神信仰受创,在“文学大爆炸”阴影下追求文学之梦。他们狂妄、偏执、不合群,写小说、写诗、办杂志、讲课、做社科研究。波拉尼奥谈《美洲纳粹文学》时曾表示 “我要说的是这整个看似伟岸其实卑劣的文学界”。在这部虚构几十位文学家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中,各色人物、各种生平、各类作品似百花齐放般地涌现,完成作者对拉丁美洲右派文学家群像的摹画。《荒野侦探》叙述文学界底层青年为实现文学梦想做苦工、吃软饭、卖毒品的矛盾生活,是文学青年的血泪史。《2666》中英、法、意、西4国的4位欧洲知识分子是全球教授的代言人,他们的科研和生活是写实的,具有现实群体指涉性。

波拉尼奥小说处理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的手法是“诗学”的,具有新历史主义特征,这是波拉尼奥独创的手法,文本与历史文化的互文关系是互文理论的重要方面。罗兰·巴特主张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在一个文本中,不同程度地以可辨认的各种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例如先前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文本与历史文化的互文研究取得突破是在20世纪80年代,互文理论吸收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认可其“文学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学性”以及“在诗学的意义上对待语料”的观点。作家以含纳、转化、不苟同等方式将文本置于历史框架之内,与历史文献、宗教仪式、民俗活动等非文学文本形成相互指涉的互文性。

波拉尼奥对史料的诗学处理具有创新性。这体现在他不只以某一个或几个历史事件为背景,引入个别宗教仪式、民俗活动,讲几个名人趣事或轶闻。他像变魔术似的让难以数计的史上各类卓越人物和小说虚构人物一起,在或真或虚的历史事件影响下,辗转于世界各地,体味苦涩的人世百态,思考各种奇妙的问题。比如,《美洲纳粹文学》介绍虚构的作家生平时谈到西班牙内战、智利军事政变、墨西哥革命、古巴革命、希特勒,引证聂鲁达、博尔赫斯、科塔萨尔、萨特和爱伦·坡等人的生平和作品。《2666》涉及两次世界大战、苏联解体等历史事件,真实人物有海德格尔、马克思、列宁、高尔基、叶利钦、博尔赫斯、狄更斯、莫扎特、贝多芬、叔本华、尼采和本拉登等,甚至还有毛泽东和林彪。仅限中国诗人,《荒野侦探》提及过董仲舒、曹丕、陶渊明、韩愈、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该小说中胡塞尔、黑格尔、康德、斯大林统治、麦卡锡时代、希特勒时代、墨西哥马德罗总统等随处可见。波拉尼奥让无数的历史人物点名式地出现,或者与真实人物相见于历史事件或虚构活动中,或者构成表达人物思想、观点、阅历的重要内容,具有亦真亦幻的阅读效果,是文学爆炸之后拉美文学创作上一项惹目世界的新尝试。

3 狭义互文性:多层级引用与多符号系统转换

自我型互文与外向型互文主要依据克里斯蒂娃(也包括巴特和德里达)的广义互文性。他们从后结构主义出发将互文性理解为“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各种语言、知识代码和文化表意实践间相互指涉的关系”(黄念然 1999:17),这显然是从宏观上界定互文性。与此对应,狭义互文性只关注一个文本与蕴于其中的其它文本之间的关系,代表人物是持结构主义观点的热奈特和拉法雷。下面从狭义互文性观点出发,分析波拉尼奥作品在互文手法上的创新。

首先,从热奈特强调的联系功能出发讨论狭义互文性手法在波拉尼奥作品中的体现。热奈特的“二级文学”观点认为,对于文学来说世界首先是一本书,因此一切文学都成为二级文学(萨莫瓦约 1998:115)。虽然很多人质疑这个观点,但从作家写作来说,必然受到其它一级文本的影响。波拉尼奥文本有其他作家作品流派的影子,受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法国现实主义手法影响,其小说具有大河小说的一些特征。《美洲纳粹文学》的创作显然受到前文本——博尔赫斯《恶棍列传》的启发。《荒野侦探》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形成仿拟。《2666》整体小说的写作方式又与同时代略萨的全景小说一脉相承。波拉尼奥小说的情色描写和阴森的基调与其对情色文学和哥特式小说的浓厚兴趣有直接关系。

文本狭义互文性最重要的明示手法是引用。(萨莫瓦约 1998:20) 波拉尼奥用足这一互文手段,多部小说的扉页引言都直接引用他人文本的内容。在这些用引号标注的明示引言之外,波拉尼奥还充分运用一本书(小说外的文体)可以有的献辞、目录、注解、图例和后记等多个部分,与小说正文构成狭义互文关系。派生文本与小说主要文本构成准互文(又称侧互文性paratextuality)。(王铭玉 2011:19) 如《美洲纳粹文学》对爱伦·坡《家具的哲学》一书中器具的引用性誊写、正文后的“献给魔鬼们的后记”;《荒野侦探》中罗列的各种药:优思弗、氨基水杨酸、奥美拉唑;《2666》中的菜单、名人合影列表、牧师步道笔记、哲学家关系简图。“文学引用直接从现实中借取与艺术无关的残瓦碎片,把生活粘贴在艺术里,将生活不加改动地体现出来,于是艺术、幻想和现实之间界限被抹煞了。”(萨莫瓦约 1998:25)

其次,波拉尼奥还创造性地使用次级引文实现互文。如《美洲纳粹文学》对虚构文学家马松小说《穷人的菜汤》前几章首句话的引用性罗列;对虚构文学家西贝柳斯第一部和第二部中第四章内容的引用性简介;还有随处可见的煞有介事的文内注释、引言、目录与主文本构成准互文性。引用通过剪切粘贴或文献串联的方式实现文本与外在(既包括真实的外在世界,也包括小说创造的虚假的、临时的外在)的承接。波拉尼奥大胆地引用自己小说中创造的临时现实,实现次级引用互文。打破封闭的叙事系统,将不连贯和异质成分引入文本,给读者带来阅读上个性化的、现实的、新鲜的审美感受。以上是从热奈特强调的联系功能出发讨论狭义互文性手法在波拉尼奥作品中的体现。

再次,波拉尼奥极具想象力地运用热奈特狭义互文性的另一方面——转换功能(萨莫瓦约 1998:20)。转换首先指构成互文性的语言符号体系中多个语篇类型的参与。《美洲纳粹文学》伪造百科全书的写作方式,将包含目录、附录的词典形式的文体用到小说创作中。《荒野侦探》糅合诗人的日记、目击者直接引语形式的叙述、公路片和动作片电影叙事手法。《2666》杂糅侦探小说、意识流、新闻报道等语篇类型。小说中多语篇类型与散落文本各处的政治见解、哲学主张和知识思辨结合,形成一个极具立体空间感的叙事文本。

最后,波拉尼奥的小说文本实验多语言代码、多符号系统的转换糅合,以此实现互文。《美洲纳粹文学》中的拉丁文,《荒野侦探》中的直线波浪线锯齿线、变来变去的双环圈图画、算错的乘法等式,《2666》中的智利西班牙语和墨西哥西班牙语,菜单、知识图示和访谈等。这种异质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与小说文本构建具有二重性或双值性的新文本,成就波拉尼奥的后现代文风。

4 结束语

身为拉丁美洲文学大爆炸后的小说家,波拉尼奥在继承文学传统的同时,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开创多层次互文的后现代文风。波拉尼奥多部小说互为现象文本和生成文本,主题上互相呼应,同一人物穿梭于不同作品,取得立体的管道联通式互文效果。波拉尼奥的小说人物具有作家的自我指涉性和青年文人的群体指涉性;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在真实历史事件和小说故事情节中一道完成对20世纪拉美文人境况的书写。波拉尼奥运用多层次引用、多语篇类型和多符号系统转换机制,实践互文理论倡导的开放的文学类型与模式的消解,于互文性的巧妙运用中创造出独特的后现代叙事风格,成为“文学爆炸”后拉丁美洲文学届的实力作家。

蒂费纳·萨莫瓦约. 互文性研究[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

黄念然.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J]. 外国文学研究, 1999(1).

让·伊夫·塔迪埃. 20世纪的文学批评[M].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

孙秀丽. 克里斯蒂娃解析符号学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王铭玉. 符号的互文性与解析符号学[J]. 求是学刊, 2011(3).

西川直子. 克里斯托娃——多元逻辑[M].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徐文培 李 增.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J]. 外语学刊, 2011(6).

Graham, A.Intertextuality[M]. London: Routledge, 2011.

Hebel, U.Intertextuality,Allusion,andQuotation:AnInte-rationalBibliographyofCriticalStudies[M]. Westport CT: Greenwood, 1989.

TheIntertextualNarratinginthePost“LiteraryExplosion”Era:ResearchonBolaoandHisWorks

Tian She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Kristeva’s intertextuality theory provides a new path for postmodern text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elf and outward intertextuali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Bolao’s featured technique in theme continuity and characters crossing between novels, explains the realistic referentiality of his works to Latin American writers and the poetic writing of historic data and other innovative realistic means Bolao’s employed, and reveals his attempt in narrow intertexuality sense at the creative use of multi-level quotations and multi-symbol conversion system. Bolao’s works demonstrate a multi-level intertextuality and a new postmo-dern writing mode after the Latin American “literary explosion”.

Bolao; Post Literary Explosion Literature; intertextuality

I106.4

A

1000-0100(2016)03-0171-4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3.035

定稿日期:2016-02-07

【责任编辑孙 颖】

猜你喜欢

互文互文性荒野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注释、参考文献与新闻类学术语篇的互文性研究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征圣”、“宗经”和传统艺文互文刍议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