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6-03-13韦祝花

微创医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全程出院乳腺癌

韦祝花

(广西上林县人民医院,上林县 530500)

全程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韦祝花

(广西上林县人民医院,上林县 530500)

围绕乳腺癌诊疗模式的发展,深入阐述全程管理模式的发展背景、模式、内涵及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全程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

乳腺癌;全程管理;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呈上升态势,并有超过子宫颈癌的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1]。我国是乳腺癌发病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在城市女性中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占我国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2]。尽管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但由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方式的改进与创新,乳腺癌死亡率已逐渐下降[3],Ⅰ期、Ⅱ期乳腺癌病人5年生存率可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这就意味着乳腺癌早发现、早治疗、手术期及康复期的身心照顾、复发转移患者的照护等问题需要医护人员共同给予持续、全程、全方面的关注。

1 全程护理的发展背景

1.1 定义及目的 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医疗费用猛涨,美国为了解决医疗费用上涨的问题,通过推出全程管理这一有效举措,在降低费用的同时,保证了患者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得到他们需要的服务 。美国全程管理责任人资格委员会(commission for case manager ertification)对全程管理的定义为:全程管理(case management)是一个合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评估、计划、执行、协调、监督和评价来选择医疗服务,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应用交流和可得到的治疗条件达到高质量、收费又合理的结果。全程管理不是停留在某一阶段,也不局限于某个医疗单元,而是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发生在持续医疗的全过程中,致力于不断满足病人的需求。他是继整体护理之后的一种全新模式。在这过程中,护士是合作者、结合者、协调者,确保以最少的资源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和目的[4]。自此,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即由门诊到病房,从入院到出院、出院后指导,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全程的护理服务。这是由门诊诊疗、住院期间、出院后康复期间三个模块有机结合,围绕患者的需求,多部门联合开展的连续性健康服务 。其主要是通过交流和实施标准化临床路径获得可得到的治疗条件,达到高质量收费的合理结果[5]。

1.2 责任及效益 肿瘤病人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而终生性的过程,但我国公立医院的服务定位都是院内医疗服务,病人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几乎空白[6]。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疗费用加重,患者对健康的需求日益提高,迫使医院不断转变服务模式,相继推出责任护理、导乐分娩、手术病人的全程陪同、全程护理等护理模式。全程管理模式是继整体护理模式之后的一种护理模式,通过促成一对一的关系使患者获得满意,而这种满意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不仅如此,通过全程管理责任人的协调,各专科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医疗任务,从而改善了各专科人员间的合作关系。除此之外,全程管理责任人还承担着患者接受康复期的医疗护理,承担出院后随访的任务。刘维维等[7]利用SWOT分析法对医院开展全程护理服务进行分析显示,全程护理在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再就诊率、促使医疗费用合理、减轻病人家属负担、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士职业荣誉感、提升医院美誉度并拓宽医疗市场等方面有优势。陶利群[8]对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肿瘤病人的应用也发现,全程护理管理不仅能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很好的护理,出院后仍可得到护理、康复、保健、健康宣教等全方位的服务。他贯穿在病人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受到了肿瘤病人及家属的欢迎和支持,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为医院赢得病人,促进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肿瘤专科护理队伍的培养与发展。然而全程护理在我国仍属于探索阶段,对全程护理的概念界定不够准确、服务模式还不健全,仍需通过广大同仁的努力,构建及推广符合中国国情的、系统的、完整的整体护理模式[7]。

2 乳腺癌诊疗模式的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全人类关怀理念的深入,乳腺癌诊疗模式逐步转向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治疗方案也由单一的手术治疗发展到以手术为主,集放疗、化疗、内分泌以及靶向治疗为一体的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模式。随着治疗的开展和疾病的确诊,乳房缺失、术后疼痛、脱发、恶心呕吐等化疗反应的出现,放疗期间皮肤的变化、内分泌治疗过程中月经紊乱等问题都接连考验患者的身心。有研究显示,乳腺癌围术期病人需要了解疾病治愈的可能性、疾病来源、疾病播散程度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而化疗期间病人期望得到化疗间歇期毒副作用的管理方面的知识[9]。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患者对自身的关注及对健康的需求呈现阶段性、持续性、专业性、全程性等特点,乳腺癌病人的诊疗照护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参与的、全程的、专业的过程[10]。

在我国,乳腺癌的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所处的治疗阶段进行研究,医务人员更多的是关注患者住院期间的照护,缺乏从门诊到病房,至入院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以及出院后继续治疗、后期康复指导、出院后随访整个过程的研究。刘晓静[11]曾研究过全程护理模式对乳腺癌围术期患者的影响,李迎春[12]对全程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郭永红[13]于全程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也有研究指出,入院前后乳腺癌患者的首要希望是得到信息支持,但入院前后乳腺癌患者得到的支持明显不够[14];王玲等[15]通过对万分数据库2000年~2009年乳腺癌护理相关文献共计894篇进行检索和分析,发现乳腺癌护理方面研究已得到护理人员的高度关注,但在系统全面的应用临床路径为乳腺癌患者提高健康教育方面欠缺。郭海云[16]研究连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显示实施连续性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乳腺癌的认知程度、改善乳腺癌患者生理及心理状况。由此可见,乳腺癌全程护理也就是乳腺癌患者从门诊到病房,从入院手术、化疗、放疗,出院后继续治疗、后期康复指导、出院后随访的整个肿瘤治疗期间全程、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3 乳腺癌全程护理的有益尝试及思考

3.1 全程信息支持 为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源,给予患者贯穿于门诊到病房,住院手术、化疗、放疗、出院后继续治疗、后期康复训练的信息支持。信息提供可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患者参与诊治过程的能力,消除焦虑紧张,增强自理行为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增加患者对疾病的控制感,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满足感、自我价值感,满足自尊与尊重的需要。同时充足的信息也为乳腺癌患者做出一些有关治疗方面的决定奠定了知识基础[17]。通过建立乳腺癌网络资源中心,从确诊为乳腺癌开始立即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乳腺癌诊疗相关信息支持,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为患者入院治疗、选择手术方式、了解整个诊疗过程提供信息支持。利用建立的微信公众平台、qq交流平台等给予患者从门诊诊断为乳腺癌到入院,直至入院手术、化疗、放疗、出院后继续治疗、后期康复指导方面的信息支持;在微信平台发布乳腺癌疾病知识、诊疗手段等信息,提供交流平台,运用患患沟通、护患沟通、医患沟通给予个性化的信息支持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住院治疗接受程度,保证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的信息支持及心灵照顾,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3.2 全程管理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已由过去的手术治疗转变为以手术治疗为主,集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为一体的诊疗模式,也就是说乳腺癌治疗需要多学科联合诊治,这就意味着从门诊诊断为乳腺癌到入院,至入院手术、化疗、放疗、出院后继续治疗、后期康复的整个治疗过程均需医护人员持续关注。这就需要乳腺外科、病理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等多学科协作,成立专业的乳腺癌诊疗队伍,确定标准化的诊疗模式,为乳腺癌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在乳腺癌护理方面,我们可通过制作乳腺癌全程护理管理作业书,根据乳腺癌患者不同阶段给予系统全面的照顾:对入院前患者通过微信或qq邮件给予信息支持及心理指导;对乳腺癌住院患者应用乳腺癌临床路径进行照护;对出院后继续治疗、化疗间歇期及处在康复期患者利用微信平台、电话随访进行指导,定期组织并教会患者评估出院康复情况[18,19]。围绕患者的需求,将门诊诊疗、住院期间、出院后康复期间三个模块有机结合,给予乳腺癌患者整个诊疗期间的全程管理。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全程关注,在全程管理模式尚未健全的今天,仍需要广大同仁的关注及探索。

[1] 陈 瑜,夏海鸥,Deborah Oaldey,等.护理干预对促进上海市妇女乳腺癌早期筛查信念及行为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01-404.

[2] Guo F,Liu ZZ,Liu HB,et al.P53 Gene could be a new effective therapeutic target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a Meta-analysis [J].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13,12(8):369-373.

[3] Jemal A,Siegel R,Ward E,et al.Cancer statistis 2008[J].CA Cancer J Clin,2008,58(2):71-96.

[4] 于 水,高凤香,毕淑翠,等.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简历与实施[J].护理研究,2005,19(9A):1861-1862.

[5] 程 钊.实施系统的最新模式-全程护理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0,20(5):15.

[6] 濮益琴.香港骨髓移植病人出院护理程序[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B):72.

[7] 刘维维.我国医院开展全程护理服务的SWOT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59-61.

[8] 陶利群.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肿瘤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12):3172-3171.

[9] 吕 然.舒适个体化护理服务对乳腺癌化疗过程的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6):114-115.

[10]裴 艳.乳腺癌病人全人类照护模式的发展与思考[J]护理研究,2014,28(6):1926-1928.

[11]刘晓静.全程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 ,36(9):1028-1029.

[12]李迎春.全程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2,2(6):97-98.

[13]郭永红.全程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8):116-117.

[14]秦 豫,曾小英.心理干预对麦默通微创乳腺肿块旋切术前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72-73.

[15]王 玲,李惠萍,谢伦芳.乳腺癌护理10年文献回顾与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2):81-83.

[16]郭海云.持续性护理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5):642-643.

[17]李月玲.乳腺癌患者信息需求的研究进展[J].华夏医学,2014,2(27):161-164.

[18]杨金芝,孙彩霞,李国颖.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4,38(8):973-974.

[19]全日红,王彩萍,张 琳,等.以人为本理念在全程护理服务中的实践[J].护理研究,2005,8(19):1480-1481.

韦祝花(1963~),女,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R 47

A

1673-6575(2016)04-0572-03

10.11864/j.issn.1673.2016.04.29

2016-04-27

2016-06-24)

猜你喜欢

全程出院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手工制鞋全程LOOK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