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对俄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经验及启示

2016-03-13倪艳芳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6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俄跨界黑龙江省

倪艳芳 张 力(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6)

黑龙江省对俄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经验及启示

倪艳芳 张 力(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6)

从开展中俄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战略意义出发,介绍了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在环保技术与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中俄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跨界自然保护区保护等领域的合作基础,总结对俄环境保护合作的经验,为深化中俄环境保护友好合作与和谐发展、认真履行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等提供了启示,为我国新形势下增强环境保护国际合作能力提供参考。

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界江;联合监测

中俄两国建立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环境保护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非常重大,两国环保合作特别是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环保合作,不仅是两国人民的需要,而且更有利于营造安全可靠、经济繁荣、长期稳定的周边和平环境,有利于维护亚太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1 开展对俄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战略意义

开展黑龙江省对俄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符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完善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开放格局,有利于推动“龙江丝路带”建设,建立互利共赢合作机制,带动东北亚地区环境保护合作深入发展。首先,开展黑龙江省对俄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有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黑龙江省境内的大小兴安岭山脉是中国东北,乃至华北地区天然保护屏障,该区域对保持水土、调蓄洪水、维持寒温带生物物种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平衡、保障国家和东北亚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或缺的生态功能,是国家重要的资源安全保障基地,加强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对外合作交流,对进一步恢复和有效保护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促进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东北亚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开展黑龙江省对俄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对促进经济带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开展环境保护合作有利于解决松花江和中俄界河黑龙江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规划成果直接服务于沿江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服务于中俄国际界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

2 黑龙江省对俄环境保护合作的进展和成效

黑龙江省对俄环境保护合作工作开始于1996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国家对外合作框架内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近年来开展的合作有:构建区域环境管理协调机制。以松花江跨界水污染防治、区域大气联防联控、节能减排、生态链修复等为重点,推动中俄战略性研究、跨界问题研究和产业与技术、宣传与教育等特色合作,特别是通过双边合作支持松花江、黑龙江、阿穆尔河和东北地区水、气污染防治与减排,完善流域上下游之间环境应急监测、预警、分析等联动体系,建设跨界自然保护区网络。同时,充分借助黑河、绥芬河、抚远等省内边境口岸,推动建立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跨境环保产业带,生成一批能源矿产开发、清洁生产等跨境产业集群,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在界江联合监测的合作,以大量科学详实的数据增进双方合作互信,对后来国家层面的合作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哈尔滨市举办了“中俄边境地区流域水污染防治经验技术交流会”,从技术角度积极展示我国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积极进展,同时了解跨界河流俄方一侧主要支流(如结雅河、布列亚河等)水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和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两国在环保领域特别是中俄跨界河流水环境保护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以上工作,都为进一步开展黑龙江省深入地对俄环保国际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 黑龙江省辖市环境保护机构对俄合作进展和成效

3.1 哈尔滨市对俄合作

3.1.1 友好城市环境保护会议

哈尔滨市与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市是友好城市,从2001年第一届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承办友好城市环境保护会议开始,建立起一年一次轮流承办的会谈机制,双方为保护城市的环境共同进行着努力。哈尔滨市环保局已参加了13届友好城市环保会议,尤其是2012年8月,哈尔滨市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三城市环境保护会议,会议围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与对策”为主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和交流。

3.1.2 中俄环保技术与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建设

2013年“中俄环保技术与产业合作示范基地”落户哈尔滨市,旨在构建中俄环保交流合作平台,扩大哈尔滨市对中俄环境合作支持作用,推动环境治理人才、技术、产业对话交流与洽谈,建立中俄环保科技成果、项目和技术需求共享系统,开通环保科技合作信息网,逐步形成多渠道合作体系。构建高新技术转化中心,以俄罗斯东部光电子与激光工艺、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和哈尔滨市装备制造、科研院所优势,促成有投资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能力的企业、项目共同合资,推进中俄高新技术快速转化,进而形成环保产业化和规模化。

3.2 黑河市对俄合作

黑河市与俄阿穆尔州隔江相望,边界线长354km,黑河市区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州府所在地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一对距离最近(最近处750m),级别最高的城市,并处于东北亚中心地带,独特的地缘区位优势给黑河市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黑河市环保局与俄方在2003年建立起定期的互访和会谈。黑河市环境保护局不仅与阿穆尔州自然资源部接触,也与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派驻阿州的自然资源监督局、阿州水文气象环境监测中心进行了友好互访和交流。2006年,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建立后,由环保分委会负责组织开展监测黑龙江水质,黑河市环保局与俄阿州资源部负责黑龙江卡伦山断面的水质联合监测,由此双方接触日益频繁,交流与合作开始进入新的阶段,于2008年签订了建立友好局纪要,制订了年度交流合作计划,陆续开展了参观双方环保设施、交流监测方法、互相支援环保监测和采样设备、学生互访、联合开展世界环境日宣传教育、举办环保技术研讨会等。根据黑河市环保局与俄阿州自然资源部签署的国际合作计划书,2010年双方共同举办了《中俄黑龙江水质保护研讨会》,会议上进行了学术发言,共交流论文16篇,中俄双方各8篇,会议编辑印发了中俄文的《中俄黑龙江水质保护研讨会论文集》。通过研讨使中俄双方能够看到对方在做什么、怎么做,进一步增进了了解,加深了理解和信任。

3.3 佳木斯市对俄合作

佳木斯市环保局始终在积极做好中俄界河监测工作。从2002年开始就对中俄界河开展了相关监测,先后在同江、乌苏镇、名山、嘉荫、挠力河、东安镇等多个断面开展过界河监测。监测项目由最初的地表水常规24项,增加了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氯仿等监测项目,共完成29项的分析测试,同时积极探索DDT、DDE、六氯苯等项目的监测技术,还进行过地表水中异丙苯、硝基苯、氯苯等污染物的监测。佳木斯市环保局自开展中俄界河联合监测以来,始终同俄方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长期的共同监测工作中建立了友谊。佳木斯市环保局目前在中俄界河监测中负责黑龙江名山断面的监测工作,每年完成8期例行监测,完成4期中俄联合监测,同时完成省站下发的界河监测考核标样和中俄交换标样。2011年,国家为佳木斯市环保监测站配备了气质联机,经过分析人员的积极努力,又增加了二氯酚等11项农药类的监测项目,目前已能够独立完成国家规定的中俄跨界水体联合监测全部40个监测项目。

3.4 鸡西市对俄合作

鸡西市中俄环保双边合作起始于2007年的中俄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从原来的每年一次联合监测发展现在的每年三次联合监测,近年来中俄合作的内容和形式都有较大的创新和拓展,特别是友好合作和技术交流等方面都得以逐步完善,双边合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双方通过到访,成功解决了中俄开展联合监测以来监测数据不一致的困惑,深入探讨了统一双方兴凯湖水质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问题,明确了俄方兴凯湖水质监测具体点位和主要指标,这将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做好兴凯湖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对深入推进中俄双方环境保护方面的交流和合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4 合作方向及启示

4.1 深化中俄环境保护友好合作与和谐发展

发挥黑龙江省在中俄环保合作机制中的重要支持作用,按照“周边是首要”的方针,在中俄环保分委会合作框架下,切实做好中俄界河水质联合监测、中俄跨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俄跨界水污染防治和应急管理等各项工作,为我国跨界水体的双边及多边合作提供成功经验。深化地方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俄以态度积极、友好坦诚,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原则,对内以消除隐患、不出问题为目标,巩固已有的互利互信,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深化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犹太自治州、阿穆尔洲、滨海边疆区、萨哈林洲、外贝加尔洲的环保友好合作。开展环境保护技术人员的交流。建立中俄跨界合作自然保护区,建立中俄联合的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建立中俄友好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平台,开展黑龙江流域水质环境标准的共同研究。各地方环保部门,尤其是延边地区环保部门要加强对俄环保合作与交流。黑河市、佳木斯市要在已有合作基础上,继续深化与俄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政府间的环保合作与交流。牡丹江市、鸡西市、绥芬河市、抚远县等延边地区要与对岸俄地方政府建立稳固的合作交流机制。

4.2 认真履行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认真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京都议定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形成我们省国际合作牵头,各业务部门实施的履约机制。培养专门人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全省议事制度。开展黑龙江省履行国际公约的基础调查工作,建立动态数据库,及时向国家提供相关数据,保证履约工作按照国家要求进行。推进黑龙江省与国际公约不相符合的企业转产,积极争取国际资金的援助,充分利用履行公约所能够得到的技术,加快经济发展。同时,借履约行动,不断引进国际援助的能力建设项目及污染治理技术,从而实现“以国际履约推动污染减排、以污染减排促进国际履约”。

4.3 加强环保国际合作机构和能力建设

依据《“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提出的重点支撑项目,黑龙江省将重点围绕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平台建设、跨界水体水质监测能力和信息平台建设、跨界自然保护区网络建设、环保国际合作宣传与教育基地建设等项目,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利用现有机构和资源,统筹谋划,打好基础,积极参与到各类项目建设中,以此提升黑龙江省环保国际合作基础能力,推动国际合作机构建设。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环保部相关的国际合作工作、项目与课题研究中,得到了环保部国际合作的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帮助,使黑龙江省环保国际合作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

4.4 加强对外宣传和环境信息的收集整理

加大对俄环保宣传力度,及时总结黑龙江省在流域治理、节能减排、生态省建设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定期制作多语版的宣传资料,通过集中性对外宣传活动、外文网站建设等形式,将黑龙江省环保工作情况与成绩的宣传更好地融入到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积极开展对外环境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及时掌握国际环境形势和周边国家环保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Th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on Russia'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iYanfang(Heilongjiang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56)

The paper analyses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China and Russia,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on base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cooperation,cross-borde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cross-border nature reserv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Russia,summarizes experienc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operation of China and Russia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China and Russia,earnestly implementing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conventions and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apacity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oundary river Joint monitoring

X-01

A

1674-263X(2016)02-0004-03

2016-05-30

倪艳芳(1966-),女,本科,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政策研究、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等工作。

猜你喜欢

中俄跨界黑龙江省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跨界设计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跨界通平台
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