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医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16-03-13潘丽红蔡大敏冀磊蒋锦琴银国利范兴丽花扣珍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杭州310053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

潘丽红,蔡大敏,冀磊,蒋锦琴,银国利,范兴丽,花扣珍(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杭州310053)



基础医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潘丽红,蔡大敏,冀磊,蒋锦琴,银国利,范兴丽,花扣珍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杭州310053)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实施,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实验教学;多元学习评价体系;基础医学

实验教学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性环节[1~3]。学习评价对促进学生学习有指导和激励作用[4,5],构建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是实验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元学习评价[6]是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7,8]基础上提出的,由多个评价主体采取多种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效果、学习态度、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其目的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

目前,对高职高专基础医学教育中理论课学习评价的研究较多,对实验课的研究较少。因此,我们以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多元学习评价理论为指导,以基础医学实验(以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为例)为平台,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医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

1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现状

传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每次上交的实验报告,对其做出评定。评定标准包括实验原理是否准确、实验步骤是否清楚、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是否合理等。教师将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平均得出实验成绩,再按一定比例与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综合,从而得出总评成绩。这种实验评价体系存在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法陈旧的问题。因此,我们优化实验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学习评价体系,以“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为目的,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优化实验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2 基础医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由评价主体、内容、过程、方法4方面构成,具体如下:

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由学生、同伴、教师共同参与。教师不再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学生可以对自己进行评价,也可以互相评价。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评价效果。

评价内容多维度: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不仅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状况进行评价,还对其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进行评价。

评价过程完整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强化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终结性评价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考查。只有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关于学生的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

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方法包括自评、互评和师评。自评和互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两种评价方式。我们保留了教师终结性评价,同时融入以学生自评为主的过程性评价,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自评为主,互评、师评为辅的评价方式。

3 基础医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实施

在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中实施多元学习评价体系。

3.1自评

利用超星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网络课程平台,在综合考虑实验原理、实验重难点、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实验试题,让学生利用手机、电脑完成随堂自评和课外自评,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自评情况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交流。

3.2互评

互评是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中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与自评相比,互评需要的时间较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耗时长,课堂内容多,学生要在一节实验课上消化实验原理、完成实验操作和自评任务,时间相当紧张。因此,我们对互评的应用很谨慎,仅在期末进行综合实验交流时采用。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综合实验交流活动评价标准:(1)选题(40分):选题合理,设计思路清晰,步骤详细。(2)教态和表达(20分):言语表达清晰流畅,不结巴。(3)课件(30分):布局、排版合理,文字清晰,图片、声音、动画等使用恰当。(4)时间(10分):5分钟左右。

以上评价标准学生、教师通用,汇报交流活动时学生在台上讲,教师在台下听,并和其他学生一起参照该标准做出评价。

3.3师评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中,教师主要对实验报告进行终结性评价,这也是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的传统评价内容。学生每次实验后都要提交实验报告,教师进行批改,并于下次实验开始前点评。所有实验结束后,教师根据各项所占比例计算出学生本学期实验课的总评成绩。学生学业成绩评定表包括:(1)自评成绩(40%):为9次实验自评平均分;(2)交流活动(20%);(3)实验报告成绩(40%):9次实验报告平均分。

4 结语

4.1构建多元学习评价体系

我们构建了一个以学生、同伴、教师为评价主体,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评价方法,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评价内容,利用网络测试、汇报交流、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的评价体系,并在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2革新对评价的认识

评价并不是给学生划分等级,而是为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提供有效信息,使学生和教师在评价中有所发展与收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形成了一个关于学生的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

4.3实现评价网络化

本研究借助超星平台网络课程,学生利用手机、电脑便可完成随堂自评和课外自评,成功实现数据的高效统计、处理,减轻了评价者数据统计的负担,使统计、分析结果能够及时反馈给师生。

参考文献:

[1]王毅,杨致邦,蒋仁举,等.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7):692-695.

[2]徐群芳.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7):367-369.

[3]李莉,李睿,张业霞,等.高职高专“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探索与实践[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2):1480-1482.

[4]苏何玲,周先丽,刘青波,等.基于人才评价原理的课程学习评价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6):559-562.

[5]邢博特.英国开放大学的学习评价体系及对自考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4(8):135-138.

[6]杨东红,杨洪升,李晓光,等.多元学习评价体系在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3):75-76.

[7]李冰雪.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5):59-60.

[8]杜伟,刘文贤.浅议多元智能理论与课程设计的整合[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87.■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7-0043-02

基金项目: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教学研究课题“基础医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XJJG201506)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