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河油田化学调驱监测技术

2016-03-13陈志会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金马油田开发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化工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成胶监测技术凝胶

陈志会(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金马油田开发公司, 辽宁 盘锦 124010)

海外河油田化学调驱监测技术

陈志会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金马油田开发公司, 辽宁 盘锦 124010)

海外河油田属常规注水开发的普通稠油油藏,区块实施调驱32井组,调驱阶段增油10.05×104t。在实施化学调驱技术过程中,通过对波及状况、注采剖面、粘浓监测、地层压力等多方面实施监测,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方案制定、跟踪调整、效果分析与评价提供依据。实践表明,化学调驱监测技术,对保障方案的实施及效果的取得起到关键性作用。

调驱;监测;调整;效果

海外河油田为常规普通稠油油藏,1989年正式投产,由于存在着油水粘度比大、油层多、渗透率差异大的问题,经过多年注水开发,该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为控制油井出水,提高原油采收率,自2010年起,开展了化学调驱技术试验。针对海外河油田油藏流体性质、地层温度和油藏特征,筛选和研制了有机铬凝胶体系和驱油体系,并设计为三个段塞,前置段塞为聚合物凝胶加体膨颗粒,目的是调整纵向渗透率级差,封堵大孔道,使主段塞充分发挥作用;主段塞为聚合物凝胶,目的是调整平面及层内非均质性,降低油水粘度比,提高波及效率;洗油段塞为0.2%驱油剂,目的是提高驱油效率。

通过不断扩大实施规模,目前已开展化学调驱井组32个,注入液量143.63×104m3。对应油井119口,阶段增油10.05×104t。实施过程中采用化学调驱监测技术,对注入井动态、采出井动态及化学剂进行监(检)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实施方案,取得了较好效果,实践表明,化学调驱监测技术,对保证方案的实施及效果的取得起到关键性作用。

1 注入井动态监测

(1)示踪迹监测 为验证油层连通状况及是否存在优势通道,措施前选择全部注剂井进行示踪剂监测,结果显示,海11-23、海10-20井两口注剂井与对应油井间存在大孔道,因此这两口井设计了高强度的前置段塞,封堵优势通道,其余井组均设计两个段塞,从主段塞开始实施。

(2)吸水剖面监测 注剂井调驱前和各段塞完成后测试吸水剖面,以分析调驱效果。测试23口井,共150个小层,通过凝胶的调剖作用,有26个强吸水层的吸水能力得到控制,占17.3%;29个弱吸水层的吸水能力得到加强,占19.3%;25个新层被启动,占16.7%。说明调驱使吸水剖面改善,水驱波及体积扩大。

(3)压力监测 注入压力反映出地层的封堵状况,地层压力上升,说明凝胶封堵了水流优势通道。但注入压力上升过高过快,则可能造成低渗透层的污染。因此,针对注剂压力高、爬坡速度快的调驱井组,采取间歇调驱或下调注剂浓度,降低成胶粘度的方法,控制压力上升速度。期间调整24井次,注剂粘度由7000mp·s降至4000mp·s,平均注入压力从13.8MPa下降到12.2MPa,保证了调驱技术的顺利实施。

2 采出井动态监测

(1)产液剖面监测 为了解油层连通情况及层间非均质性,并为调整产液结构措施提供依据,对18口井进行产液剖面监测,每年进行1次。通过监测,确定并开展堵水、防砂、解堵、提液等措施43井次,日增油29t,累计增油1878t。

(2)采出液聚合物含量监测 通过采出液聚合物含量监测,可了解注入液推进位置。每季度对所有对应油井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合物含量,经检测,116口井采出液中的调驱剂含量在0~100mg/L之间,仅有海4-20、海6-22C和海22-33井达到1100mg/L,因此对这3口井采取关井或间开处理。

3 化学剂检测

(1)化学剂验收检测 严格检测现场注入药剂质量,每一批药剂都要按检测标准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合格的方可进入现场使用,保障了体系的成胶效果。

(2)注入体系浓度检测 通过注入药剂浓度监测,可以掌握配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使用漏斗式聚合物分散装置配药,分散效果差,容易形成“鱼眼”,造成药剂浓度偏低。设计应用负压射流混配器后,聚合物分散均匀度明显提高,同时制定化学调驱药品配制操作规范,保证了调驱药品的配制质量。

(3)注入体系粘度检测 注入药剂粘度监测,可反映出体系成胶效果。使用布氏粘度计,每天对现场取样按1天、7天、15天,分3次进行室内实验检测。通过检测发现,2011~2012年连续两年均出现夏季成胶率下降的现象,经过研究分析,确定引起成胶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配制水中的溶解氧在高温、强光照条件下,与聚合物发生氧化降解反应加剧,导致体系粘度大幅下降,为此,在原配方中加入了除氧剂,解决了夏季成胶波动的问题。

在粘度检测过程中还发现,配液罐与储液罐间转液用的离心泵,对聚合物剪切造成的粘度损失可达到20%,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两罐进行并行设计,交替使用,实现配液储液一体化,由于取消了转液泵,减少了这一粘度损失环节。

4 结语

(1)化学调驱监测结果是调整实施方案的依据。

(2) 化学调驱动态监测技术是保障调驱效果的关键。

[1]宋社民,等.可动凝胶深部调驱动态特征的监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6:120-122.

[2]乞迎安,等.海外河油田深部调驱开发效果评价[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4,9:5-8.

陈志会(1969-),男,工程师,1990年7月毕业于辽河石油学校。现工作在中国石油辽河油田金马油田开发公司工艺研究所,主要从事油田化学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成胶监测技术凝胶
AM 单体缓凝调堵剂的研制与实验评价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保暖神器——气凝胶外套
铬冻胶缓交联体系
阳离子聚合物铬冻胶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冻结的烟”——气凝胶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