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2016-03-1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白马小学沈春霞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白马小学 沈春霞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美,认识生活的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欣赏课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心理及生理都比较稚嫩,生活常识也比较少,他们的审美还只是对一些颜色的好看不好看及所画物象像不像上。正如人们所比喻的就像一张白纸,他们的艺术思维和训练还仅处于启蒙阶段。低年级学生还只能从感性认识去欣赏美术作品。针对以上情况,我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探讨以下两方面。
一、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
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
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
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
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二、当一幅美术作品放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去欣赏它呢
现就我们大家熟悉和熟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我国画家齐白石的《虾》为例,加以简要的说明。总的来说,欣赏美术作品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欣赏美术作品要从分析形式和形象入手
当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齐白石的《虾》这两幅作品摆到我们面前时,我们首先要分清它的艺术表现形式。一幅是油画,一幅是中国画。进而分析形象,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描绘的是一位端庄秀美、温柔和悦的西方妇女的肖像,她面庞俊秀,眸子传神而多情,嘴角流露出温文尔雅的微笑。形象表现的那种逼真、真切,似乎可以触摸到手和衣物,其肌肤好似具有活人的体温和富有的弹性,似乎是真人的存在。而齐白石的《虾》描绘的则是一群活泼、可爱的河虾。虾体透明,虾须柔软而富有弹性,仿佛是在不停地摇动着,身躯也好似随着水流伸屈游动。但所画的虾与真虾并不完全一样,真虾的眼小略为一点点,所画之虾的眼为重墨而突出;真虾的后腿很多,画的虾腿提炼为五、六只虾;虾体是以淡墨的笔触相连或相同构成的,虾须分明又是刚劲的线条。画中没有画水,却可以想象到虾是水中游动,那白纸幻成一泓清水,一切都在“似”与“不似”之间。当你观赏这两幅画时,若有着上述同样的感受,就是跨出了美术作品欣赏的第一步,即是对美术作品的形式与形象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欣赏美术作品要对作品的内容有所了解,并能够理解、体验、感受作品
如果进一步欣赏,你就会发现《蒙娜丽莎》是那样的端庄、典雅。人物有一个智慧的额头和一双深邃的眼睛,自信的神态流露出不可捉摸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微笑,呈现出一种高贵而不可侵犯的尊严,观者仿佛也随之自尊、自重起来,这是对人的一种赞颂。从齐白石的《虾》,可进一步体会到群虾是多么的自由自在地竞游,具有生命的活力。同时,还可体验到画家笔墨的刚柔、浓淡和渗化等构成的气韵、节奏和独特的艺术情趣。你欣赏时如果也是这样的,那你便迈出了欣赏的第二步,即对内容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3.欣赏美术作品要对作品的内蕴进行探究和领悟
再进一步欣赏,你就会发现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此前是中世纪宗教统治的时代,是对人性压抑的时代,其作品都是以神为题材的。达·芬奇一反传统,画的是活生生的人,以真人表现内容,是对人的歌颂与赞美。由此便可领悟到其思想意义的内涵,这正是对欧洲中世纪压抑人性的神学统治和禁欲主义的反叛,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打碎教会枷锁的革命。同时,从画家对《蒙娜丽莎》形象的描绘中,可以感觉到画家对这个女性形象所寄予的深情和对画面形式处理的严谨。我们从齐白石的《虾》体验到一种生命的跃动,领悟到那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对自然的爱与赞美,可爱的艺术形象与作者的精神感情合一,以及笔墨节奏中所蕴含着的生命的运动,都是画家自身心灵中生命力的传递,使人心灵受到向上的冲击。在欣赏时,你若也有这样的感受、领悟和体验,你便完成了欣赏的第三步,即对美术作品内蕴的探究与领悟。
亲爱的同学,你是不是也是这样欣赏美术作品的呢?如果是这样,你的欣赏水平也就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了。但是,当我们翻看课本的画页或走进美术馆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各类各样的美术作品,有如万花筒般地迷人,有的又如谜一般地令人费解,首先涌入脑海中的却是一堆的问题——这是什么作品?所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有的绘画画得逼真,有的画得很怪,有的什么也看不出来?对形式分析不清,对形象把握不住,对艺术语言不理解,分不出画得好坏,也就无从把握作品的内蕴。因此,通过必修课和美术欣赏教学,可以使同学们了解各种美术形式的特点和中外美术名作,同学们再通过选修或自学内容,进一步了解美术的艺术语言及美术家为什么要那样表现等等,以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同时,你还必须注意:要欣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你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观念,在此基础上,平时多看、多观察、多分析,定会使你审美的能力得以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