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演习活动后的思考
2016-03-13宁夏银川市第一幼儿园曾晓玉
宁夏银川市第一幼儿园 曾晓玉
安全演习是一项纳入幼儿园安全工作的一项常规活动。幼儿,这个特殊的群体,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手心呵护的生命之星,在每年进行的安全演习活动中,作为教师或者幼儿园管理者,是否看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安全演习活动,孩子们到底收获了什么?仅靠这么一两次的安全演习能否使幼儿心中建立安全意识;如何让安全演习真正发挥作用……其实,孩子们和教师在演习前后的一切表现已经告诉我们了。
3~6岁的幼儿,他们生理机能还很脆弱,肢体力量有限,对自我的日常照顾也是很简单的;在心理上对于突发事件的承受力比较弱,尤其是在无生活经验的状态下,会出现茫然、惊慌、无头脑的冲动等。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的那一幕:一个幼儿园里,一个个无辜的生命在睡梦中就这样一瞬即逝。我依然记得那天下午,虽然地处北方,但仍能感觉到一阵摇晃,班里的孩子们,感觉失去平衡般很想走到老师身边,却不知道借助墙壁或其他力量,有的孩子就那样呆呆地看着老师……
当灾难来临,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时候,自我逃生技能在此刻就显得非常重要的。幼儿的自我逃生技能,不是靠几次安全演习就能够养成,这需要孩子在平时心中就要建立安全意识,并在同伴间动态的活动中和特定的训练来达成。美国“911”事件,人们为什么能安全有序的撤散出来,靠的是平时形成的秩序感和沉着冷静地处事态度。
安全演习可以说是对幼儿和教师安全意识和良好习惯的一次考试。教师要以认真的态度告诉孩子,这是很严肃的事情,每一位小朋友要做到安全的保护自己撤离或远离危险。若教师为渲染气氛大呼小叫,让孩子看到的是一个遇事慌张的老师;或者简单的告诉孩子,这只是演习,不是真的,他们也许会手拉手嘻哈地走出教室,安全演习也就无任何意义了。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养成遇事不慌,掌握一定有效的逃生技能,重点就在于平时的一种良好习惯的积累。
首先,根据幼儿园的安全计划书,选好合适的切入点将安全意识建立和逃生训练融入在教学活动中。其次,平时孩子出入教室、上下楼梯以及户外集合等时机,教师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引导孩子学会排队,安全有秩序地参加活动;在逃生训练中,教师同样要以言行引导孩子运用安全的自我保护方法有序撤离。教师还可以组织孩子通过集体讨论、情境表演和视频资料等形式,让孩子明白危险来临时,一定做到不慌张,心中牢记安全撤离口号,按照撤离步骤一二三,保护自己直至安全。教师要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活动,帮助孩子心中形成安全意识和基本逃生能力,这将对他们的一生受益。
在孩子的头脑中,世界是那么奇妙,也许有王子公主,有外星飞船;灾难时刻还幻想着能出现一位神奇人物来拯救所有人。而我们成人要做的,则是在每一天的行为习惯培养中及安全演习训练中,让孩子们知道:危险来临的时候,不要怕,安全撤离或躲避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爱你的爸爸妈妈和老师,就在不远处等着你。让孩子心里拥有希望,心里承载着满满的爱,能感觉爸爸妈妈和老师时刻关注着他们,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他们;让孩子的知道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任何让自己受伤的事情都会使爸爸妈妈、老师担心,小朋友们只有健康安全,才能收获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我们要告之自己:安全在我心中;孩子们亦同样告诉自己:安全在我心中。孩子的生命如此稚嫩,教师要有一双放大的眼睛和敏锐的洞察力,随时观察孩子的生活环境,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全园行动,保证孩子在安全的乐园里愉快成长。将“安全在我心中”的意识同时传递给家长,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幼童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