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思考

2016-03-13山东省青岛开发区长江路办事处牡丹江路幼儿园宋云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幼儿

山东省青岛开发区长江路办事处牡丹江路幼儿园 宋云爱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1.现代社会发展的大环境

社会变迁加剧的基础和动力是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急剧加深,而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知识化根本上又是依赖于教育发展的。人们认识只有受到好的教育才能在社会变革立于不败之地,把教育视为走向成功的通道,教育就赋予了神话般的色彩,这种对教育的期望便延伸到幼儿园。

2.应试教育的影响

所谓应试教育,指的是为了考试而开展的教育。只要是教育,只要是学校,都必然会有考试。考什么和如何考,决定了教什么和如何教,考试制度决定着教学制度,教学制度则决定着学生受教育的命运。 应试教育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已经延伸到幼儿教育,导致单纯的孩子过早地进入应试的围墙。

3.幼儿教育自身存在的弊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幼儿园被推向市场实行自收自支,幼儿园经费问题成为幼儿园发展的一大问题。特别是目前私立和民办幼儿园进行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成本包括前期装修和购买设备,房租等大量成本,这些都需要盈利来维持。非义务教育过多地强调“经济性”,逼迫教育机构不得不与金钱捆绑在一起,不得不变着法“赚钱”。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1.“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集体和神经系统都还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危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好多孩子写字“双姿”正确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孩子手骨骼没有成熟,偏早用笔。

幼儿过早地进行数学、文字为主的所谓“学期教育”,而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果使幼儿左脑的智力发展比右脑超前,影响了幼儿的左右脑的均衡发展,这种状况如不及时纠正,将有可能导致幼儿今后左右脑智力的畸形发展。

2.“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里发展有害

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里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里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发展不利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知识,吸取本应小学生掌握的知识,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结果将会适得其反。首先,幼儿园对知识的强化灌输和强制学习的做法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败坏幼儿学习的胃口,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厌学情绪由此而产生。其次。由于幼儿园抢学了小学低年级的部分知识,幼儿到了小学上这些课程的时候,容易因为“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课,这些孩子往往有张扬的心理,认为都学过而不用心学习,导致日后学习成绩严重滑坡。

三、克服和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性思考及建议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以科学理念为先导

首先认识到儿童是活动的主体,是主动的学习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儿童,而是出自儿童自身,应让儿童自发地和主动地进行学习。幼儿园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的课题模式,都应该使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让主体性体现到各项活动中,从而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2.关注教师专业化成长,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动、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幼儿园在资金、物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很多地方,很多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仍旧停留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上,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 这就需要我们更要关注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改变落后的儿童观,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

3.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行政监管,建立科学评估机制

幼儿教育不单纯是幼儿园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政府应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管理,切实发挥监管与扶持功能,这是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根本。幼儿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的重视,国家教委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幼儿园管理条例》,这些都为各级政府发展与支持幼儿教育提供了强有力政策依据。应该看到,幼儿教育虽然走市场运作的模式,但它福利性一面依然不能改变也不应改变。鼓励社会力量办园,不等于办园完全自由化,应将其纳入教育执法范围,进行有效的管理,促使幼儿园依法办园,依法执教,从根本上改变的时空局面。让幼儿园走出带着镣铐跳舞的窘迫现状,把精力放在教育研究和提高幼儿教育水平上,彻底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广泛进行社会宣传,为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

4.密切幼小教育沟通,实现幼小衔接

长期以来,“幼”“小”都忽略了两者在教育教学方面应有的区别和联系造成了目前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方面缺少过度,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幼儿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立即感受到了从未经历过的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许多儿童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的减弱。因此幼小要建立相互间的联系,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为顺利入学做好身体与心理上的准备,减轻家长的顾虑。

总之,给孩子准备独立的空间。“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的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从一个物质的生物体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的过程。孩子需要独立,包括独立的意识和独立的能力。给孩子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幼儿从中学习行为的规则,从而使幼儿参与到做出决定的过程之中。学习不是薛强儿童的主要任务,然而学习恰恰是我们成人任务。只有热爱学习的成人才有资源教育儿童,才有资格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幼儿园儿童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