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研究性学习选题的困惑及解决策略
2016-03-13海南屯昌思源实验中学
海南屯昌思源实验中学 陈 星
研究性学习的起点是发现问题,这需要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否则一时无从下手。我们生活在“问题”中,生活不缺乏问题,而缺乏发现问题的眼睛。主题的选择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步,主题来自问题,问题不等于主题,需要提炼。我们身边有形形色色的问题,每天,我们都在体验,有的人能发现问题或发现不了问题,有的人提出的问题有研究价值或没有研究价值,这与个人的观察力、思维能力、知识储备、怀疑精神、反思意识有密切关系,前三个需要日积月累,后两个从点滴细节做起。
一、学生在选题时,遇到学习的困惑
(一)困惑一:对比主题名称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经阅读过一篇《红楼梦中的经济管理问题》,意外发现文学名著也能当成是研究性学习的范畴,研究王熙凤的“岗位责任制”和“牟利手段”、政治家探春简介、探春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倒翁稳定性问题的探究”属于“为什么”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设计了研究方案,通过整理分析实验数据,提出观点。“高中生饮水习惯与饮料消费现状调查及分析”是“怎么办”问题,要求学生课题组综合看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研究时间长,研究的深度更大。有些主题名称太老套,如早餐、军坡、手机、食品安全、水资源、防地震、近视,已经有人做了,无法再突破亮点。有些主题可以研究,但研究的范围太大。有些主题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如“认识海、陆、空三军”,学生没有机会到军营进行实地调查活动,大多数只能从网络中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研究意义不大;“走近南极”,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到南极探险,选题不正确。
(二)困惑二:盲目确定主题性
在此次写论文时,我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107人,19个课题组。在组队时,54人以好朋友组队,33人以同学的能力组队。在选题时,79%的主题是通过小组成员讨论确定的;11%的主题是由组长自己一个人确定的。在问卷中,我设计了一道题,7个课题组不能确定写出本课题组的主题名称。邢增亮课题组写的主题是“关于我县高中生遵守交通规则”,应修改为“关于我县县城高中学生遵守交通规划调查研究”。蔡汝孔课题组写的主题是“探讨广告传媒与高中生饮料消费的关系”, 应修改为“高中生饮水习惯与饮料消费现状调查及分析”。在选题时,36%的人偏向选择社会现象、社会焦点问题,56%的人偏向选择生活现象。
(三)困惑三:在选题时,不考虑实际情况
学生第一次组队时,50.47%的人以好朋友组队,导致在实施课题过程中,9.35%的人“经常以各种借口推脱,不肯配合组长安排任务”,56.07%的人“总是拖延时间,影响了实施的进度”。学生在初次选题时,没有考虑影响课题实施进度的因素,3.74%的指导老师从来没有关注过课题组成员,形同摆设,44.86%的指导老师偶尔关注课题组,看来选择指导老师是影响因素之一。高一⑸班吴佳乐告诉我“光是选对组长,这不行,组员要听指挥行动;选不对指导老师,拖到高三,永远做不完,幸亏我们选对了指导老师,已经结束第一个子课题,第二个子课题在实施中。选不对主题,实施没有方向。”
二、针对以上学生遇到的选题困惑,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
(一)选题要考虑实际情况
在选题时,学生要考虑每个成员的知识储备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2011年,我指导王丽莎课题组。有一天,体育老师到高一7班,请女生帮忙统计本班学生的信息,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发现本班学生有不少是少数民族,于是萌生研究海南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可是,我省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范围太大了。课题组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多次讨论、修改,最终确定的主题名称是《屯昌县南坤镇苗族文化调查报告》,范围缩小到“屯昌县南坤镇”,研究的内容是“苗族文化”,采用实践活动方法有走访群众、查阅资料、询问法、实地调查,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从海南苗族迁移历史、三色饭的由来、海南苗族人的三月三节日、海南苗族的服装文化四个方面展示。
(二)选题要遵循可行性、科学性、兴趣性、创新性、需要性,探究性6个原则,选择的主题不是一查资料就能找到答案,最好融新知学习、实验探索和实践感悟
我指导一个课题《乒乓球投进杯子受干扰因素的探究》,学生设计了多个干扰因素,证明投乒乓球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这个课题获第27届省级科技创新发明比赛中学生创新类三等奖。选题要关注社会、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学生要结合自身条件去选题,不能盲目,在地理课中有酸雨知识,有人制定了“硫酸型酸雨的危害研究”课题方案,这个方案看似不错,但是用在我校学生身上就不行了,原因如下:①学生动手做化学、生物实验的机率少,酸雨的实验步骤怎样写是个问题;②实验材料不齐全(一串红盆花、小鱼缸、小金鱼、汉白玉颗粒、铝合金片;③本地没有环监站,无法实验实地走访工作;④本地不是酸雨危害地区,没有工厂,环境污染少。
(三)选题要立足于自身占有的资源,选定力所能及的问题为研究性学生的课题
主题不要好高骛远,不能求全、求大、求难,课题研究对象具体,目标明确,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如果中学生研究《红楼梦》,难度大,对学生自身的研究能力要求较高,选题要考虑可行性,人力、物力、时间。
(四)运用观察发现事实,对事实存疑或不解,就是问题,分析、归纳和提炼问题,使之成为主题
2012年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展览现场,我发现有一个创新作品——订书机的改进,设计者是红旗小学五年级学生,她在订书机的按压部分加了一条有刻度的尺子,装订时,可以用尺子量取纸张的边缘,量出装订位置,再按压下钉子。同年,我指导林志腾做一支验收包裹单的两用笔,学生的设计想法源于邮递员交包裹给客户,客户要求用刀割开纸箱(用透明胶封),查看里面装的物品,若不属于自己的,邮递员封箱;若属于自己的,签名。取验割写这一过程太麻烦,林志腾对两用圆珠笔进行改进,一根装上修手机的螺丝刀,一支圆珠笔。这个作品获省级第23届省级科技创新发明比赛中学生创新类一等奖。
主题的确定,不是一个人的任务,而是用团队成员经过研讨后才确定下来的,主题的选择影响整个课题完成实施进度,因此选题一定要做好,开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