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
2016-03-13四川省德阳市第十中学校赖德彬
四川省德阳市第十中学校 赖德彬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出现了翻转课堂、几步几环、某某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等。而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老师,都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不能冠以高大上的名字,片面强调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模式,就乌鸡变凤凰,这样只会让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死气沉沉。课堂应是生态环境,学生是其中最具活力的鲜活生命体。许多小学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初中阶段,数学成绩急剧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初中面临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升学的压力,课堂教学失去了生命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致。为何会这样?该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教师如何让课堂失去生命力的。初中数学课堂现状:一是教师精雕玉琢设计课堂教学,课堂上兢兢业业表演,不顾学生感受,自娱自乐自我感觉良好。二是为了完成考试与升学,为了教师个人的业绩,针对考点全堂填鸭式;三是教师个人能力业务素质低能,无法驾驭课堂,课堂组织能力都不够,既无法组织课堂教学,更不能驾驭教材。前两种是教师主动把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看得太重,从而忽视了学生。认为只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就会起到高效课堂的作用,只要自己把考点、命题点讲到,通过题海战术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我们却抛开了课标的基本理念,舍本逐末。我们初中数学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没有学生的参与何谈有效课堂,课堂无效有怎么会有高效课堂。那么无论怎样改,无论怎样独具匠心的设计,无论怎样绘声绘色的表演,无论怎样怎样绞尽脑汁的取名,这对课改都起不到一点作用。因为课堂失去了生命力,一切都是徒劳。而第三种情况是我们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不过关,连课堂组织能力都没有,根本就是不合格的教师,只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教学的不负责任,对整个教育行业的伤害。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该如何坚持课程理念,把握课程设计思想,让初中数学课堂焕发活力,充满生命力呢?
第一,初中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第三,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化,注重知识、情意、能力的一体与整合。
第四,加强教师业务素质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首先应提高课堂组织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秩序井然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非常强调课堂秩序的管理,他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正常的课堂秩序,不仅可以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而且还可能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其次学生的一些个人兴趣、学习能力也是导致课堂失去生命力的又一原因。学生方面主要归结为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厌学情绪。中学生厌学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哪个班,班里都多多少少的有一些厌学的学生。有些同学对学习毫无兴趣,一看到书本就头痛,总想找机会逃避学习。他们上课时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或听得一知半解。二是学习能力不足。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由于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技能掌握得不好,而产生数学学习障碍。三是偏科。偏科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诸如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也有教师原因譬如教师课堂教学本身无吸引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师的师德素质无法让学生成为其粉丝。
学生因素导致课堂失去生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重要性。第二,注重对学生的分层辅导和课外学业辅导,让他们有学习的希望和能力。同时还应做好评价的多样性,让他们有信心学习。第三,加强课堂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学习团队精神,树立学习的责任感。
总之,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但教育教学活动应是生命体之间的情感交流、生命融合、思想沟通,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