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优化彝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6-03-13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和爱彝族乡中心小学校刘占梅李文富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彝族课文教材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和爱彝族乡中心小学校 刘占梅 李文富

彝族地区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在彝族地区任教的老师应怎样开展语文教学,又怎样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呢?本文在分析彝族地区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实施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以切实可行之方法改变彝族地区语文教学,为彝族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明确新课程标准,用好教材

我们必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努力构建开放性的语文教学,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

(一)向课前开放实作好铺垫

查阅相关资料,语文学习在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即课本的同时,还应该引进相关背景材料,作为文本的有利补充,如作者简介、写作时代、课外资料等。这样既可以增加信息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提高他们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选择开放的教学内容

1.活用教材

重组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此,在开放性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根据教学所需,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减。

2.分析教材,自主选择内容

由于课文的范例性,往往许多课文章节相似,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留给学生较为宽松的选择范围。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课文中的一个段落来学习,从而形成人人都可以参与、个个都乐于参与的局面。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应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使学生的活动变成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发展语言。语言的运用表达是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志,在学生理解语言和积累语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第二,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挖掘潜能。

第三,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运用学生小组交流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成为突破课文重点难点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优化语文教学手段

语文教材中存在一些城市化的话题,彝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遇到很大的困境。在农村,特别是彝族山区,搜集课外信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就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境。为了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可依据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训练形式。让学生走进生活,并引导他们凭自己的能力和生活经验大胆地与同学交流。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信息技术灵活多样地训练

语文教学的设计应始终关注着学生,从学生的生活中捕捉训练点。在教到二年级口语交际《伸出我们的双手》时,我利用多媒体资源,出示2008年8月30日我国四川省攀枝花市发生了里氏6.3级地震和爱小学地震图片,学生看到图片回忆当时地震情形,不由自主的说起了当时的心情。再适时用多媒体播放当时解放军来我校抗震抢险,各级领导来我校慰问,各类物资运往我校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的力量。整堂课在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中学生联系实际大胆的表达,交际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效果很好。

2.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创设意境,感受真切

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出现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时代比较远的信息,而利用网络教学就能弥补此中不足。

例如小学语文第三册中《活化石》这一课,课文中讲到“化石”“恐龙的灭绝”以及地壳的运动等知识,这些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在教学中,我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课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再结合ppt课件的展示,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有趣、复杂的化石、复杂的地壳运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

3.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的整合,激发情感,开阔视野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教学中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信息技术和学科有效课程整合的网络信息领域,这种教学将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

四、彝族地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引导彝族学生有创意、多角度地体验性朗读

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彝族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景,尊重并鼓励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挖掘情感因素,升华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2.创设情景,把画、唱、演等活动形式引入课堂

彝族小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难以“入境”。教师要采取唱歌、绘画、表演等办法来展现课文内容,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去充当角色,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课文中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3.带领彝族学生走出课堂,深化延伸型

小学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或名著的节选、缩写,以此为契机,在教学前后,我们可以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学生在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中,不仅能更立体地理解课文,而且可以建立起读名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由《赤壁之战》《草船借箭》延伸到《三国演义》,由《卖火柴的小女孩》延伸到《安徒生童话》等。

优化语文教学的策略不只这些,教师不要受教科书的束缚,不论对教材还是对语文活动都要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处理,使教学个性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彝族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孩子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彝族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定会大有改观。

猜你喜欢

彝族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彝族海菜腔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