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小学数学“生活化”

2016-03-13广西梧州市岑溪市第一小学吴小燕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第一小学 吴小燕

所谓数学“生活化”,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数学学习,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而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生活。”那么,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让学生乐学活用,在“学以致用”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效率及兴趣。教师应尽量使数学的教学“生活化”。

一、营造和谐气息,使教学氛围生活化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能理论脱离实际,教师应努力创设生活化情境,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小学数学教育真正回归于学生生活中,使数学学习真正与学生生活交融。例如在一年级“0”的教学中,“0”是比较抽象的数字,学生较难理解。教学时,我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套圈游戏设计教学内容,再现了生活情境.学生边玩边汇报:“我套中了1个”“我套中了3个”“我一个也没有套中”……一个也没套中,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0”认识。学生很快就能体会到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产生了“0”,教师就不用颇费口舌地告诉学生:“0”是表示一个也没有。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已有的经验得到了升华,既创设了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相关系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体现了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这样,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学生能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人。

二、启发学生“做数学”,使教学过程生活化

从根本上说,数学是源于生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学生每接触一个数学知识必须知道这些知识从何而来,在生活中有何用。所以,我们必须增强实践环节,强化数学的应用。我们要以实现生活中的课题和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产生直接经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实践出真知。

如在“平移”的教学中,我这样设计:“同学们,这儿有个大纸箱,现在要把它放到另一边,你们有什么方法?”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把纸箱放到另一边。“刚才,有的小朋友把它抬起来搬到另一边的,有的是用推的办法把箱子移到另一边。那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像刚才箱子移动这样的现象呢?”引导学生说出有电梯门向左右移开,推开拖式玻璃窗,拉抽屉等。像刚才的这些现象,物体沿着一个直直的方向移动,移动时只有位置变了,其他的什么都没变,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接着:看一看,课件出示几种运动现象,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平移,哪些不是平移?说一说:平移的现象中,向哪个方向移动了,移动了多少格?画一画:小青蛙的房子向右平移5格得到哪个图,你能涂上颜色吗?演一演:我们初步认识了平移现象,下面我们来做个平移的展示活动怎样?先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展示平移动作。通过上面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学生经历了先参与动手“移箱子”——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再把出力气的移,换成在练习本上的“移房子”最后创设平移的动作。这样,把儿童的亲身经历,亲身感悟所获得的东西变成其直接经验,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学生会变得倍感亲切,学习也会感到轻松愉快。

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练习生活化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的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练习时,应多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课外实践中去,更好地解决生活的问题,从而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如教学《分一分》后,让学生把文具盒的文具拿出来,或者把书包里的各种书本练习本拿出来,用课上学到的方法,给它们分一分类,看一看有几种分法,并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这种练习方式一定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最开心的。最后,还可以把这种练习延伸出去,把讲台上教师的教具分一分;回家把家里人的鞋子,衣物等进行分类,使学生掌握分类方法的同时,培养了爱劳动的习惯。

四、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评价生活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学生成功。随着课堂改革的逐渐成熟,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不能再停留在“他的回答很完整,声音很响亮”等表面的客套上,而应把评价的内容注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的变化,生活实践能力上,评价也不只限于某一节课的表现上,可以是作业比上两次书写有所进步教师写下几名表扬的话:也可以是某位学生在学校、家里的表现……评价方式的方式也应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设计。

总之,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离开了生活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都不能脱离与社会生活的需要,教师要做一名有心人,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汇总提出数学问题。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