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016-03-13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实验小学王丽芳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实验小学 王丽芳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智力因素占重要地位。表现为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它会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勤奋向上。非智力因素对于智力因素起着难得的补偿作用,相互促进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更好地教育学生的目的,那么,在数学课堂上怎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动机是指激励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因素。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首先,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社会环境特点,结合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进行。使学生不断地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热情;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觉性。其次,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然后,及时反馈,每完成一次作业,或试卷,都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自己什么掌握得较好,什么不足。教学也可以进行总结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弄清原因,对症下药。最后,利用学生对其它学科,或各项活动的热情与兴趣,强化学习信心。教师可对其热情兴趣加以肯定和鼓励,并使之与数学学习建立起联系,从而转化为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且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还可以利用直观的教具。比如在教学五年级《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利用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进行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都是看个位上的数,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一个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出一些题目让学生计算,摸索规律。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记忆就深刻了。再比如教学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时,有一个题目:体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它们的表面积有什么情况?也相等吗?教学就可以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情感的培养
教师的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一个教师,他如果是受学生欢迎、爱戴的。那么学生在上他的课的时候,心情愉快,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乐于上他的课,且知识也能较好掌握。如果一个老师不受欢迎,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或走神,或做小动作,更甚者会破坏课堂秩序。那么一个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爱戴、尊敬呢?首先,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学生的事,一定要做到。比如明天要检查作业,那么不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检查,要是没检查,学生就会认为:“这个老师说检查都没检查,以后可以不做了。”其次,要身正为范、为人师表。你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事事当学生的榜样,起表率作用。然后,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只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应付日益变化的聪明的“小脑袋”提出的问题,做到有问必答。除了用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去促进学生的学习外,还可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陶冶学生。数学知识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并不遵循某一格式。这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一致。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灵活的或解题方法多的题目,鼓励学生去尝试。“看谁会做,看谁做的方法多”一句话激起了小学生的好胜心。积极地动脑筋,去尝试。通过一题多解或灵活的题目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活泼好胜的小学生迷上数学。比如在四年级教学乘法结合律时,教师先出示37×4+63×4让学生试做,学生做完集体订正时,教师又问:“37和63有什么关系,还有两个数怎么样?谁能用一种更快、更准确的方法来做一题?”这时,就有许多同学得出37×4+63×4=(37+63)×4,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许多困难后,终于取得了成功,其喜悦之情是难以言表的。对学习数学更是增添了信心。
四、学习意志的培养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所谓“不畏劳苦”,即指坚强的意志力。意志坚强与否是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光有智力不行,有了学习热情也不够,还必须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克服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对于那些在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一两次帮助是不够的,要经常不断地给予帮助,如我班上有一位学生,她在记忆乘法口诀时,总是那么吃力,做乘法口算题总是出错,甚至不会动手。我帮助她找方法记忆,多出几道有针对性的计算题让她做。锻炼她的意志和耐心,并开导她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不能像公园里散步、看电视那样自在轻松,要使学习坚持下去并取得好的成绩,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和耐力。经过意志的磨练和反复练习,好多缺点得到改正,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的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他们树立正确地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坚强的学习意志,使学生在心理上,从“我想学”“我乐学”进而深化到“我一定要学好”。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专心听讲;认真阅读,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认真作业的好习惯。只有做好这些“听、看、想、做”才能学好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记的有这样一个成语“勤能补拙”我想“拙”指的是智力,那么“勤”则是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了。这一成语显示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小学数学学科是基础课、非智力因素课、文化课,从小学好数学,能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他们将来适应转瞬变化的现代社会中较好地运用数学,非智力因素创造必要的条件。小学数学教学要设法让孩子们从小喜欢数学,乐学数学,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比智力因素影响还要大,而且这个影响随着在校时间的推移还会逐渐增强。因此,我们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以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向更高的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