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书育人共筑中国梦
——用爱心筑梦,用行动圆梦

2016-03-1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集宁二中张文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教书育人爱心教育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集宁二中 张文明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人紧紧凝聚在一起,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千百年来人民心中向往的美好社会,它就是中国梦。

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为师者,立志当先。为人师表,桃李天下,是我的梦,也是所有教师的梦。作为一名普通高中教师,我很荣幸的和大家分享我的教师梦。小时候,我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关爱和教诲,那时我就暗下决心,我也要做一名黑板的耕耘者。如今,我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默默告诉自己,我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虽然我不是一个演员,但是教室就是我的舞台,学生就是我的观众。站在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所以我梦想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成长。课堂上学生的思索、领悟和每一次积极地发言都激励着我,这让我更加珍惜我的工作并把它当作一种理想与事业、一种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追求。

著名作家汪曾祺之师沈从文先生对学生“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这一份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发自对学生真正的关心和关爱以及对教育全身心的投入。正是有了这份真诚的笑容和真切的关爱,学生先“亲其师”而后自然会“信其道”。当了这几年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一个班有多少个学生,就牵涉到多少个家庭的幸福。培养一个孩子,需要很多人很多年的努力,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却会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一切,会幸福无数个家庭。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太多的使命,但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就要用真心关爱每位学生。所谓“关爱”,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从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出发,从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出发,从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性格出发对他们予以真挚的关心和温暖的爱护。因为我深信关爱一位学生,就会幸福一个家庭。

爱心来自教师的崇高理想和追求。我们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树立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而且要信共产主义,把对共产主义的追求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所有制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教师应当克服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和影响。当然,这不等于说教师可以不讲物质利益,不讲生活享受,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统帅自己的灵魂。教师崇高的理想与追求是对学生无限爱心的源泉。有了这种崇高理想,就可以把自己的教书育人的教学事业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自觉的联系起来,把培养学生成才视为自己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一部分。这正体现了爱心的崇高所在。爱心来自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书育人是教育事业的奋斗目标,也是教师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古往今来,任何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都要通过教育培养出能够为他们的统治服务的人才。在今天社会主义的中国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教师是培养这些人才的主力军,责任重大,重于泰山。我们要把培养人才的责任感、使命感转化为自己教书育人的动力,落实在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满腔热情的关爱学生、教育学生。我们常说,学校工作教学是中心,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而教师是教学中心工作的辛勤耕耘者,教育质量的主要决定者。现在一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不够,甚至轻教学重科研,把二者分割开来、对立起来,这显然是要克服和防止的一种倾向。

爱心来自教师的无私奉献。教师的无私奉献主要体现在传授知识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先决条件和要求,不计较名也不计较利。过去当教师的在很长时间内生活是清贫的,但都毫无怨言,努力耕耘。今天,教师的待遇显著改善,社会地位也大为提高,教书成了一个被人尊敬和羡慕的职责和岗位,这就要求我们更珍重自己,尊重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正确处理自己的名、利和对教学工作无私奉献的关系,把自己的心血撒播在学生这一沃土上,使之茁壮成长。

为了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做好一名人民教师,我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平凡的我们,只要乐观积极,不抱怨、不懈怠;只要勇于担当,肯干,实干;只要坚忍不拔,不退缩,就能迸发出超越个体的力量,让难题“有解”,让梦想成真。

以上是我这些年在教学中的理解,可能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看过的老师请多加指教我们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教书育人爱心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爱心树(下)
篆刻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