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文学审美赏析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016-03-13刘菊莲王素音

甘肃科技 2016年19期
关键词:高职生文学作品赏析

刘菊莲,王素音

(武威职业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0)

浅论文学审美赏析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刘菊莲,王素音

(武威职业学院,甘肃武威733000)

自古以来,文学审美就在人类精神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人的心理具有安抚与治疗作用。如今,我国高职大专生的心理问题异常突出,关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将学科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文学作品审美赏析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富有审美属性的语文学科中进行尝试,以探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文学审美赏析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可能性。

文学审美赏析;高职生;心理健康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审美的作用。它是为了满足人类世界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它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满足了人类的审美需求,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并因此确立了自身存在的必要和价值所在。以审美为价值取向,形成了文学在表现人生和艺术显露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人们常说的“文学是‘人学’”。自古以来,文学就扮演着人类心灵良药的角色。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艺术的鉴赏对人类的日常情感可以起到 “净化”作用。他说:“那些受到怜悯和恐惧,甚至任何一种情感影响的人,一定也有类似的感受,其他人都不同程度的易受这些感情的感染,而所有的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净化,因而他们的心情也会变得轻松、愉快”[1]。

文学自然就成为了一种精神享受和追求。既然文学是人们向往的审美活动,又可以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那么经常阅读文学作品或者深受文学影响的人是不是具有更健康的精神和心灵呢?面对现在生活压力加大的社会,随之出现的是心理问题的增多。现如今我国高职大专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本科生更多,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学习的自觉性都相对本科生较差,并且此时的年龄又是存在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的需求也就更为迫切和强烈,这就需要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给予有效教育和指导。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作为高职院校的一位语文教师,就更加迫切的想知道是不是让高职生更多的接触文学及其文学审美,就会提高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个问题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而且,本人在教授语文课的同时也在教授《心理学》这门课,这对如何将两种不同学科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提供了更多理论基础。在普及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应用何种方式实施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当前武威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紧迫问题。为此,有专家提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形式(张大均,2004)、艺术审美陶冶模式(张大均、郭成,2004)[2]。更有学者验证了文学审美对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积极干预效应(李谷静、郭成,2006)。[3]对此,我们是否可以将学科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文学作品审美赏析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富有审美属性的语文学科中进行尝试,以探讨一种基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文学审美赏析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呢?

1 文学审美心理研究

1.1文学审美赏析概念界定

文学审美和艺术审美都是包含在审美心理学体系之中,林同华指出,“艺术审美鉴赏是人们欣赏艺术美的一种精神活动,又是美的形态的显现过程,主体与客体和谐统一的心理过程”[5]。文学审美与艺术审美既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也具有其特性。著名心理学家刘兆吉提出了文艺鉴赏,认为它是对文学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的感受、理解、评价和审美的情感体验过程。而对于大部分非天才的读者来说,对文学的接触至多停留在审美赏析阶段,自然其受益的方式就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实现。

1.2文学审美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主观性。对于文学欣赏的过程,一般来说是欣赏着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平时积累的文化修养和生活经验,借助想象、联想这种表现形式,通过设身处地的对文学作品中的人和事进行加工、再创造。当然欣赏者的审美必须要尊重作品的客观事实,不能歪曲作品的基本实质,而且文学欣赏是作品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相制约统一的过程。

第二,共鸣性。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一旦欣赏着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达到一致时,就会出现欣赏着爱作者所爱,憎作者所憎,进而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欢、共休戚,达到思想上的融合和心灵上的贴近,接着就会对作品的思想、价值做出肯定性的认同和评价。产生共鸣需要读者和作者之间要有大体相同的思想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体会作品,促成思想上一致。在这种文学欣赏的过程中,感受美乃至创造美进而达到共鸣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

第三,再创造。文学作品赏析的再创造是指欣赏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结合了自身的人生经验、文化修养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理解、体验,进而加工和补充,把作品中的形象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形象,这就是欣赏的再创造。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的再创造填补了作品的空白,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1.3文学审美赏析的教育作用

文学具有明显的教育作用,比如把握生活、教育思想、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等。然而在这多方面的教育功能中,它对人的审美教育作用则更显重要。审美教育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审美需求,塑造高尚的道德意识,开展全社会的审美创造,最终达到审美,使生活充实、社会和谐。而文学作品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审美教育作用,通过赏析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涵,懂得作者丰富的感情,深远的思想,进而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形成赏心悦目的审美感,提高欣赏者的素质和修养,改变自身的精神面貌,达到全面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成为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康的身心和富有实践能力的人。其作用从以下5方面进行叙述:

第一,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能陶冶情操,塑造高尚、健康的人格。文学作品通常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映,在欣赏作品时心灵受到作品思想所传递到的感染、震撼,才有可能唤醒泯灭的自我意识,进而就会发现美、探索美、追求美,从而在情感上得到慰藉,实现审美价值。赏析文学作品,与作者在心灵上达到共鸣,把这种思想感情运用到现实生活,可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培养高尚、完美的人格。

第二,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具有使人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的教育作用。阅读文学作品,会让读者更能感受、认识到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真善美、假恶丑。通过细细体味作品,辨别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品格,帮助欣赏着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把这样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社会中,就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达到使人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的教育作用。《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但作者对大观园中绝大多数的女子寄予了美貌、善良,把她们当正面人物刻画,对她们大加赞赏,而对污浊的男子则表现出不满、鄙夷。通过阅读作品就能一目了然的发现美与丑,善与恶。

第三,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能启发人的想象,开拓人的思维能力。通过借助联想、想象这种表现形式对文学作品赏析,可有助于培养人的丰富的想象力,同样,启发想象也是进行审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柳永的《雨霖铃》一诗中,“念去去……”二句,以“念”字领起,设想离别后经过的千里烟波,路途遥远,令人感到离情的无限愁苦。这一句我们就要通过无限的想象来加深对这首词的理解。这种审美教育作用挖掘了作品的美,而且对读者写作的开拓也有促进作用,启发了人们的想象力,提高了人们的思维能力。

第四,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能使人感受到审美对象的内在美,深化美感。日常生活的审美使许多人往往只感受到具体形象外露的美,如:外表靓丽好看的人物,美丽的花朵,漂亮的衣服,房屋等,这些外在的只能培养人的欣赏美和模仿美,不能培养人们去创造美,而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则能够引导人们去感知、发掘、分析、赏析文学作品中多彩的自然美,完整的社会美,健全的人格美,博大的情感美,精湛的语言美等。在感受对自然的、社会的、人物的外在美的基础上,引导人们感受审美对象的内在美,深化美感。

第五,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能使人感受自然美,陶冶心灵,寄托崇高的理想。自然界中的优美风光,最能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心境。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美文,正是作者在感受大自然的优美风光之后的心灵流露。面对诸如作品中皎洁的月光,美丽的山河,娇艳的花朵,壮丽的江山等美景时,相信我们感受到的是愉快轻松,既陶冶了我们的心灵,又激发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总之,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作用是文学的特殊功能之一。赏析文学作品,不仅在外在层面上享受了美的感觉,更对我们的内在精神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而且对高职大专生的心理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 高职生心理健康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1946年,第三届世界心理卫生大会为“心理健康”下了定义:即“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如今在众多心理学理论中,尤其是在人格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Jarheads.)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他所提倡的“积极的精神健康”(positive mental health),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学习者来说很有教育意义。现在心理健康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张大均等人认为心理健康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心理健康两种。其中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较好的心理品德,具体地说就是个体具有正常的智力、稳定的情绪、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适应能力。而狭义的心理健康却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可以适应社会,并与社会保持同步。虽然国内外的大多学者没有对心理健康的定义达成共识,但总结起来这些定义表述的意思基本大体相近。再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心理健康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3 文学审美赏析与高职生心理健康

当今的文学作品赏析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播、智力的开发,还要重视良好心理素质、伦理道德的养成。“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构成了当代与未来教育支撑人的素质的四根支柱,而哪一根支柱都离不开文学赏析这块基石。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情感丰富的美文,通过阅读赏析好的文学作品,有利于治疗心理疾患,就想我们在心理沉闷、心理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去欣赏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一般。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语文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而且我们从小到大接触语文的时间也最长,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最好材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赏析文学作品中可以及时发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针对目前高职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又存在着“重行为训练,轻体验内化”的现状(张大均,2004)只是强调认知行为的训练,而忽视了情感的熏陶与培养。长此以往,高职生的心理问题会愈演愈烈,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实行专题训练、咨询辅导就显得涉及面狭窄,而如果在学科渗透中,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优秀作品中涉及到的优秀人物,而这些优秀人物大多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高职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指导,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优秀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感情、精神对高职生的生活、人生态度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文学审美赏析可以通过语文课堂体现出来,它们两者之间的衔接可以构成学科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持,同时积累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材料。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则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可行的。语文教学不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同时应该使学生发展能力,形成高尚品质的过程。语文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与学生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动机、兴趣、情感、心态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语文学科的性质、内容也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素材支持和理论依据。所以,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也能提高语文学习兴趣,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文学审美赏析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

[1] 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转引自吉尔伯特.库恩著,朱立元译.美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99

[2] 张大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2005.

[3] 李谷静.文学审美欣赏对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症状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教科所硕士论文,2007.

[4]Mark Floyd,Forestalling,Undertenancy-Smith,Donaldson,PaulDRokkeCognitivetherapy forDepression:Acompar ison-ofindividualAofindividualpsychotherapyandBiblioth erapy fordepressedolderadults[J].Overdifferentiation.Beverly-Hills:Mar2004.Vol.28,297

[5] 林同华.美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1.

B841.7

本文为2015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文学审美赏析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号:GS[2015]GHB0886,编号:[WW2015_123]

猜你喜欢

高职生文学作品赏析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步辇图赏析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高职生学习投入状况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