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强县石津灌区恢复灌溉工程实施方案分析

2016-03-13薛杰周泽涛

河北水利 2016年1期
关键词:支渠利用系数田间

□薛杰 周泽涛

武强县石津灌区恢复灌溉工程实施方案分析

□薛杰 周泽涛

武强县地处华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长期以来,为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依靠超采地下水,来解决水资源桎梏,致使地下水采补严重失衡,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至2013年底,武强县地下水超采量为8127万m3。2014年地下水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后,压采量为3460万m3,仍有4667万m3超采量,地下水压采任务还相当艰巨。为进一步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有效遏制地下水位下降,修复地下水环境,实施武强县石津灌区恢复灌溉工程十分必要。

1.灌溉区域位置与水利工程现状

灌溉区西至深州、武强县界、南至石津干渠总干退水渠及307国道以北、北至天平沟、东至街关镇东侧。控制灌溉面积4.8313万亩。

灌溉区主要输水渠道:石津干渠总干退水渠、谷庄支渠、铺拜支渠和曹庄支渠。石津干渠总干退水渠是为解决灌区退水而修建的配套工程;曹庄支渠为1957年开挖的滹沱河引水渠道;谷庄支渠和铺拜支渠为现有灌溉渠道,部分渠段淤积严重,丧失了引水灌溉能力。

项目区内种植作物为冬小麦和夏玉米,主要依靠地下水灌溉,灌溉方式多采用机井水泵扬水加地面软管。共有机井434眼,成井深度100~350m,单井出水量40~50m3/s,平均控制面积40~150亩。部分地块安装地下防渗管道,但建设标准不高,材料质量参差不齐,亩均管道达不到标准要求,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

2.工程设计

2.1 工程总体布置

岗南、黄壁庄水库水通过石津干渠自流至深州市大田庄,通过大田庄退水闸等现有水闸和新建各水闸,将灌区来水引入武强县境内的石津干渠总干退水渠、谷庄支渠、铺拜支渠和曹庄支渠,在各渠道两侧新建扬水点,利用扬水点水泵提水,将水送入铺设在田间的低压管道进行灌溉。

2.2 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

该工程的任务是通过疏浚整理渠道、新建闸涵、新建扬水点、铺设田间低压管道等工程措施,使灌溉区能够利用地表水代替地下水进行农田灌溉。

该工程共疏浚整理渠道28.23km,铺设田间低压管道30.15万m,新建扬水点34座,新建退水闸2座,排水闸1座,引水闸3座。

2.3 河渠工程

为满足渠道输水排沥的要求,按原设计流量(20.5~25m3/s)对石津干渠总干退水渠进行疏浚整理,渠道设计纵坡为1/2500到1/6000,底宽5.5~13.5m。各支渠采用平坡设计。

为减少渗漏损失,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对总干退水渠和各支渠过水断面采用现浇混凝土板衬砌。石津干渠总干退水渠护砌顶高程为5年一遇排沥水位+0.5m超高,各支渠的护砌顶高程均为设计引水位+0.3m超高。

2.4 扬水点工程

该工程扬水点布置在河渠沿岸,根据低压管道工程的输水方式、布置形式及管线设计水头要求及泵站规模、运行要求等,结合地形、地质、电力、对外交通、施工管理等条件确定扬水点位置。

扬水点采用固定竖井式,水从渠道进入进水池,进水池后接阀门井和流量计井,流量计井后接田间管道。进水池内放置水泵,阀门井内安装压力表、止回阀等,流量计井内安装电磁流量计。进水池、阀门井、流量计井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2.5 田间工程设计

田间管网按干、支两级布置,干管沿渠道、路边布置,支管垂直于干管布置,埋设间距100m左右。出水口间距50m左右,材质为工程聚丙。布置原则:管道埋深不小于0.8m;在干管末端设泄水井,必要时排除管内存水;每条支管首端设闸阀井1座,便于运行时支线有序开启和支线检修。

2.6 水量计算与分析

在充分考虑灌区内水土资源的实际情况下,设计保证率按50%考虑。以各扬水点控制地块为单元,根据灌溉区的灌溉制度,按照灌溉净需水量=灌水定额*灌溉面积,计算各地块灌溉净需水量。灌溉区4.8313万亩农田总净需水量为735.86万m3。

通过考斯加克夫公式计算得到本工程渠道系统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在0.52~0.72之间,由于武强位于石津灌区的下游,输水距离较长,本次设计渠系水利用系数取0.64。田间的低压管道水利用系数采用0.95,田间水的利用系数采用0.90。灌溉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低压管灌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0.64×0.95×0.9=0.547。

根据灌溉区净需水量和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毛需水量为1345.3万m3。依据河北省2015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方案设计说明,石津灌区可供水量为1498万m3,石津灌区供水量满足项目区灌溉需水要求。

3.效果分析

工程实施前,项目区现状农作物综合灌溉净定额155m3/亩,净需水量为817.28万m3。考虑管道输水及田间损失后,灌溉需取用地下水929万m3。工程实施后,利用地表水代替地下水,可压采地下水929万m3。

实施石津灌区恢复灌溉工程,对于缓解武强县因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造成的水供需矛盾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还做到外来水留得住、存得下、用得上。提高灌水保证率,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

2015-12-24

薛杰,女,汉族,河北省岗南水库管理局,助理工程师。

周泽涛,男,汉族,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猜你喜欢

支渠利用系数田间
东支渠灌区存在问题调查及治理措施浅析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吐鲁番市景观用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不同渠道衬砌型式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烧结漏风率对利用系数影响关系的探讨
新疆自流灌区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解决方案研究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相关研究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