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有机合成反应基础》双语教学实践和探索*

2016-03-13付任重曾小君袁荣鑫SoumyajitRoy

广州化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知识双语

付任重,杨 洋,曾小君,袁荣鑫,Soumyajit Roy

(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地方高校《有机合成反应基础》双语教学实践和探索*

付任重,杨洋,曾小君,袁荣鑫,Soumyajit Roy

(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开展《有机合成反应基础》双语教学势在必行。从教学基础、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考核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阐述了《有机合成反应基础》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实践表明,双语教学获得较好效果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为相关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有机合成;双语教学;教学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化是当今高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1]。目前,我国科技的国际地位逐步提升,学生们获得科技前沿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阅读英文文献、教材、书刊等资料。因此,在这一新形势的引导下,如何造就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素质的人才,将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2]。教育部早在2001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决定》中指出,高校使用英语开展双语教学需要大力鼓励和推动,尤其是本科教育专业课教学中要多创造条件使用英语教学[3]。因此,推广双语教学不仅是教育政策的引导,也是高校教育与国际接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4]。

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现代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目前,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前沿学科的发展、进步都与有机合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机合成为这些前沿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理论和研究技术等有力支持[6]。有机合成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主要方向之一,《有机合成反应基础》也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特色专业选修课。我校属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学生基础和师资水平等原因,本科生大规模开展双语教学较为困难,尤其是一些本专业基础课开展双语教学难度更大,因此我校将《有机合成反应基础》专业选修课作为应用化学专业试点,逐步推进专业双语教学。笔者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从《有机合成反应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对该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1 教学基础

根据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培养方案,《有机合成反应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时间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在前面的学期中已完成了四大化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为顺利开展《有机合成反应基础》教学提供了的必要条件。同时,经过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班级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80%左右,英语六级通过率达20%左右。另外,我校应用化学专业还开设了相应的专业英语课程,学生基本具备了专业课双语教学的语言基础。

师资是推进双语教学的必要基础条件。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专业英语读写能力,更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化学专业功底,这样才能驾驭双语教学课堂。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均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教学经验丰富。其中三位具有半年以上国外进修工作经历,一位是我校特聘的专业外教。

2 教材选择

教材的选择是双语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之一。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原版教材、文献资料等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科技前沿成果,掌握本专业英语语言使用方法,但是对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英文版教材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我们选取了英文版“Organic Synthetic Methods”(Hanson编写,唐川江译)作为参考教材,在此基础上编写了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课程讲义。我们对重点语句采用全句翻译,部分专业词汇和少量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加以中文提示,其余部分留给学生课前和课后自行翻译学习。这样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便于学生预习和理解。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到了规范的英文表达方法。课程开展过程中还推荐相关优秀的中文教材和网络课程网站作为课外补充阅读资料,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我校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不齐,采用不适当的双语教学模式,不但达不到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甚至可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校的《有机合成反应基础》双语教学目标是首先让学生牢固掌握有机合成反应基础知识及灵活应用的能力,同时达到能比较熟练的阅读和检索英文文献。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大致分为三个步骤。在前四分之一的课程中重点让学生回忆并牢固掌握有机化学基础反应,同时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有机合成的专业英语词汇;中间二分之一的课程时间分类逐步讲解一些经典的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模式和模型,让学生对于有机合成的原理和技术有一个系统性的理解;最后的四分之一课程结合目前有机合成领域的前沿方向,讲解目前新出现的一些现代有机合成方法和技术,引起学生对于有机合成的兴趣,对目前有机合成的前沿领域有一个大概认识。另外,双语教学的展开需要循序渐进,授课过程中英语所占比例由30%逐渐提高到70%,逐渐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有机合成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以及繁杂的合成设计路线,同时教学学时有限,多媒体教学就成为当今有机合成化学相关教学的重要手段[5]。《有机合成反应基础》双语教学中我们选择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辅助以传统板书教学方式,制作了双语的有机合成多媒体教学课件。该课件综合了有机合成理论讲解、反应方程式和合成路线设计,对单元反应、及经典合成路线等进行具体分析、解构、讨论,教学内容系统,授课思路清晰。节约了大量书写板书浪费的教学时间,大大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有更多时间进行更多的讲述和例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英语结合有机合成专业知识对有机化合物的路线设计进行思考分析,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7]。

学科专业知识和语言专业知识是双语教学中学生面临的两大困难,在尝试双语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如何科学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双语教学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一种形式,课堂教学是整个双语教学环节的重点,首要目标在于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由于不同学生对于英语理解程度不同,很容易出现大脑疲劳,精力分散的情况,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消极学习现象。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讲述一些有机合成历史中的名人轶事,例如,“盘点有机化学领域的大牛教授”,“关于一些有机化学大牛的传闻”等,缓解课程的紧张学习压力;引入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例如,“纳米小人”,“蚂蚱酮”,“狗烯”,“企鹅酮”的合成等,来激发学生对有机合成的兴趣。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在其中担任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参与者。教师通过认真组织学生对特定问题展开讨论,必要时以随机分组的形式进行,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同时英语的听说能力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应用化学是一门实验型的学科,查阅英文文献资料的能力必不可少。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布置一些相关的英文主题和关键词,让学生通过图书、网络、电子文献等多种途径查阅获得相关专业知识。起初对所查阅的内容不能够完全理解,但是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随着教学的进行逐渐加深理解[8]。常熟理工学院《有机合成反应基础》课程于2014年初建设了课程网站。我们在网站资源上增加了双语教学大纲、双语课件、双语习题、双语试卷,交流论坛等,学生可以随时下载学习、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对双语教学起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4 教学考核

基于双语教学的特点,教学考核要从专业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两方面进行。因此,课程考试采用全英文题目,推荐尽量使用英文答题的方式进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双语学习成果的平台,同时也便于我们评定教学效果。课堂交流讨论、课后作业、网络课程参与、文献综述和期末考试等成绩并重,书面与口头表达相结合,确保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一个科学的评价。

5 教学效果

为了反馈有机合成课程双语教学效果,我们结合教学过程设计了调查问卷。从反馈结果来看,认为双语教学有负作用的学生仅占5%,同时认为提高不大的学生占7%。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同学在双语课程中不仅学到了有机合成化学专业知识,而且有助于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另外88%的学生认为的确得到了英语和有机合成化学的提高,不仅为学生升学、出国发展深造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学生在就业中能够得心应手。

6 结 语

以上实践过程和效果证明,对于地方高等院校的学生逐渐开展双语教学也是可行的,通过努力可以探索出适合地方高校的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我们采用的《有机合成反应基础》双语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层次英语水平的学生,学习有机合成领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了专业英语水平,值得化学化工相关专业的教学领域进行推广。以上是开设双语《有机合成反应基础》教学以来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与相关教师共同探讨。

[1]曹东云.影响高校双语教学效果的学生、教师因素调查研究[J].教育探究, 2010,5(1):59-63.

[2]余青明,金维芬.浅析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原因及对策[J].高教探索,2007(6):12-13.

[3]教育郝.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1]4号,2001-8-28.

[4]王梅.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质量[J].化工高等教育,2008,25(6)49-51.

[5]刘日涛.有机合成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0(6):141-144.

[6]宋保平, 淡嘉伟. 有机合成新理论和方法及其特点综述[J].大观周刊,2011(16):59.

[7]丁康乐,罗跃,李水清,等.《精细有机合成》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3):156-157.

[8]谢普会,徐翠莲,鲍峰玉,等.高等有机化学双语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化工,2013,40(7):143-138.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Basis ofOrganicSynthesisReactionfor Local Universities*

FURen-zhong,YANGYang,ZENGXiao-jun,YUANRong-xin,SoumyajitRoy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angsu Changshu 215500, China)

Practic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Basis ofOrganicSynthesisReactionin applied chemistry specialties of local universities is necessary and practicable. The practice process and procedur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were described from the basis, choosing material, mode and process, evaluation and effect of teaching. It was showed by practice that enthusiasm of study was the key to good teaching effect. Some references for other analogical courses were provided.

Organic Synthesis; bilingual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

常熟理工学院教学内涵建设年特色课程项目(jxnh2014091);教学团队培育项目(jxnh2014102)。

付任重(1981-),男,副教授,从事新颖有机合成方法、催化、精细有机合成研究。

G642.0

A

1001-9677(2016)010-0233-02

猜你喜欢

应用化学专业知识双语
应用化学特色专题实验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大学放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建立65周年纪念专刊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法探究
应用化学实验改革的研究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