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干预护理在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及配偶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2016-03-13王晶孙冬雪

海南医学 2016年15期
关键词:乳腺癌心理功能

王晶,孙冬雪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河北 张家口 075100)

个性化干预护理在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及配偶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王晶,孙冬雪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河北 张家口 075100)

目的 探讨个性化干预护理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及配偶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6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在院治疗期间实施常规妇科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实施个性化干预护理措施。运用中文版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与中文版癌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及配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共性症状以及特异模块评分分别为(58.11±5.42)分、(60.07±6.10)分、(59.45±6.21)分、(71.42±6.14)分、(64.74±5.7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08±4.69)分、(46.10±5.34)分、(53.05±6.37)分、(60.51±4.28)分、(52.26±4.9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护理后,观察组配偶的躯体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57.24±5.58)分、(59.42±6.31)分、(61.28±4.83)分、(71.65±5.8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69±4.85)分、(36.84±4.63)分、(57.10±4.42)分、(57.46±5.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在院期间实施个性化干预护理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且能有效提高配偶的生活质量,对促进乳腺癌患者家庭稳定、提高患者疾病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护理干预;乳腺癌;配偶;生活质量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几年来,我国乳腺癌的临床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占到女性机体全部恶性肿瘤的10%以上,并且明显高于欧美发达国家[1],成为危害我国妇女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主要恶性疾病。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仍然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2],然而手术治疗会对女性乳房功能及外形产生一定的破坏,这对乳腺癌患者尤其对于年轻乳腺癌患者而言,会引发自卑、敏感、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极大地影响患者与家人的关系,从而导致患者及家人生活质量共同下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我科对28例乳腺癌患者采取个性化干预护理模式,在提高患者及家人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6例。纳入标准:均符合我国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及分型标准;已婚女性,年龄30~50岁,配偶健在,夫妻学历均在高中及以上水平,夫妻以往感情良好;患者对自身病况知情,夫妻双方均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理解能力;患者及配偶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共同自愿参加。排除合并精神疾病以及其他严重的躯体性疾病者。将56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疾病分期、手术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

组别 年龄(岁)患者受教育年限(年)配偶受教育年限(年)乳腺癌病理分期(例)Ⅰ期 单纯切除术Ⅲ期 根治术观察组(n=28)对照组(n=28) t值P值41.35±11.37 42.10±10.85 0.287>0.05 13.45±3.52 13.84±2.69 0.065>0.05 13.62±2.91 13.91±2.34 0.051>0.05 4 5Ⅱ期20 20 0.635>0.05 4 3手术类型(例)单纯改良根治术22 23 3 2 3 3 0.523>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护理观察、手术前后的心理疏导、并发症预防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全程实施个性化干预护理措施,方法如下:①个体化的心理干预。个体化心理干预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在住院治疗早期,护理人员就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此基础上准确、深入地了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情绪状况及心理存在的问题,观察患者为此曾做过的努力。在心理干预时,首先要肯定患者不良情绪存在的合理性,更肯定患者为之付出的努力,以增强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而后再提出心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心理问题,与患者共同制定干预方案,充分发挥患者的主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信心。②个体认知干预。绝大多数乳腺患者心理问题是由疾病认知缺乏而引起的[3],针对这一焦点,需要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向患者及配偶系统讲解乳腺癌的病因、治疗方法、康复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自我保健等知识,让患者及配偶积极、正面地面对疾病,缓解心中的恐慌。同时,让患者及配偶知道他们自身的优势,以及这些优势对疾病治疗所提供的有利面,鼓励患者与配偶积极保持有利因素,共同提高疾病的应对能力及适应能力。③个体化细节干预。入院后,患者与其配偶的生活方式、社会活动、饮食、睡眠等均发生重大变化,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去适应变化。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每日的活动,如肢体活动、进餐、阅读、休息等;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避免嘈杂,尽可能减少环境给患者带来的焦虑;指导配偶调节工作与照料之间的矛盾,提高时间利用率,保证充分的睡眠,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照料、陪伴患者。④院外个体家庭关系干预。患者出院后的第1个月,每周进行一次上门随访,出院后2~6个月,每2周上门随访一次;出院后6~12个月,每个月上门随访一次。每次随访,了解患者服药、心理状态及家庭关系等情况。对心理状况较差患者,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

1.3 评估方法 运用中文版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4](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ancer patients-breast cancer,QLICP-BR)对两组患者干预护理前(在入院时)及干预护理后(出院满12个月时)进行生存质量评估,QLICP-BR量表包括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包括疼痛、药物副作用等)、心理状况以及特异模块(包括乳房异常肿块、分泌物、皮肤变化、机体功能变化等)等维度,维度评分越高,患者生命质量越高。运用中文版癌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量表[4](Quality of life family version,QOL Scale-Family)对配偶在患者干预护理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包括躯体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四个维度,维度评分越高,家属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QLICP-BR评分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时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共性症状以及特异模块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出院满12个月时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共性症状以及特异模块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共性症状以及特异模块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在护理后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比护理前有明显提高(P<0.05),在心理状态、共性症状以及特异性模块等方面,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QLICP-BR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QLICP-BR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n=28)对照组(n=28)类别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t值P值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t值P值躯体功能40.61±2.08 58.11±5.42a8.943<0.05 40.94±2.68 51.08±4.69 6.237<0.05心理状态43.31±2.32 60.07±6.10a11.384<0.05 43.03±3.22 46.10±5.34 1.023>0.05社会功能42.54±3.83 59.45±6.21a7.052<0.05 43.12±3.52 53.05±6.37 5.31<0.05共性症状57.13±4.30 71.42±6.14a6.157<0.05 57.32±5.63 60.51±4.28 0.966>0.05特异性模块50.04±2.94 64.74±5.78 5.304<0.05 50.37±2.38 52.26±4.91 0.835>0.05

2.2 两组患者配偶在护理干预前后的QOL Scale-Family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配偶在护理干预前四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配偶的躯体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其配偶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护理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其配偶在躯体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功能方面比护理前有明显提高(P<0.05),而在精神健康方面,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配偶护理干预前后的QOL Scale-Family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配偶护理干预前后的QOL Scale-Family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n=28)对照组(n=28)类别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t值P值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t值P值躯体健康49.23±2.04 57.24±5.58a3.625<0.05 47.94±2.88 50.69±4.85 2.527<0.05心理状态26.31±2.51 59.42±6.31a13.733<0.05 25.89±3.11 36.84±4.63 4.158<0.05社会功能53.14±3.67 61.28±4.83a2.841<0.05 53.73±3.28 57.10±4.42 2.674<0.05精神健康54.53±2.98 71.65±5.84a9.247<0.05 54.56±3.14 57.46±5.13 0.52>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这与女性的社会生存压力日益加大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乳腺癌手术治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生存率也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生命质量却不容乐观。有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回归到家庭与社会,多数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这些不良心理状况是导致乳腺癌复发的重要因素[5]。国外有报道指出,中、轻年乳腺癌患者手术后较老年乳腺癌患者更容易产生自卑、敏感、多疑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到家庭关系及稳定,同时也是导致乳腺癌家人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些负面因素共同增加了乳腺癌复发风险[6-7]。由此可见,如何提高乳腺癌手术患者及家人的生存质量,对促进乳腺癌预后、降低复发风险起着重要的意义。

个性化护理是临床护理的新模式,是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强调尊重患者、相信患者,发掘患者替能及优势,并利用患者的替能与优势进行护理干预[8]。这种护理模式充分发挥患者在疾病治疗中的主动性,加强患者的自信心,从而有利于改善因病而导致的不良心理,有利于患者乐观、自信的面对疾病,最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乳腺癌患者的良好心态会促使配偶的精神压力减小,有利于两者家庭关系的和谐,提高患者的家庭幸福感。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在实施个性化干预护理后,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等生命质量项目评分方面均比护理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且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配偶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在干预护理后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且改善程度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充分表明,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干预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命质量,能有效提高配偶的生活质量,对促进乳腺癌患者家庭稳定、提高患者疾病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个性化护理模式在我院乳腺癌临床护理中的运用还刚刚开展,还有一些不够完善地方,如研究病例数有待增加、观察指标有待全面化等,期待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进行临床研究。

[1]邢雷,任国胜.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2,6(5):335-337.

[2]张保宁,张斌,唐中华,等.中国乳腺癌手术治疗10年的发展与变迁[J].中华肿瘤杂志,2012,34(8):582-587.

[3]徐建红,张慧,肖柏成,等.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25(8):1239-1241.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1-425.

[5]陈旭东,刘宝凤,贾淑媛.癌性疲乏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266-269.

[6]Kim SW,Kim SY,Kim JM,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a hopeful attitude and cellular immunity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J].Gen Hosp Psychiatry,2011,33(4):371-376.

[7] Lutgendorf SK,Mullen-Houser E,Russell D,et al.Preservation of immune function in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during chemoradiation using a novel integrative approach[J].Brain Behav Immun,2010,24 (8):1231-1240.

[8]潘瑜.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手足外科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中的价值[J].海南医学,2012,23(21):83-85.

R473.73

B

1003—6350(2016)15—2576—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6.15.062

2016-04-15)

河北省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编号:1321116D)

王晶。E-mail:wangjingerf@163.com

猜你喜欢

乳腺癌心理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