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FTA基本进程和主要成效
2016-03-13张天桂
张天桂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上海200020)
中国和东盟地缘相近,具有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自然禀赋和先天的区位优势。2002年11月,双方在东亚率先达成构建FTA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以中国-东盟FTA(CAFTA)的构建为基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中国成为东盟的第1大贸易伙伴、第6大外资来源地,东盟成为中国的第3大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地(欧盟以整体计)。双方不但已携手走过硕果累累的“黄金十年”,而且中国在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的2013年先后提出打造CAFTA升级版、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创中国-东盟合作新的“钻石十年”,得到东盟及其成员国的积极响应。随着2015年“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和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宣布建成,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与拓展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共建紧密联系在一起。
1 CAFTA的基本进程
《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CAFTA构建进程的正式启动。如果以10年为1期,那么2014年正是意欲开创的新的“钻石十年”的开局之年;如果以FTA的建成为依据,那么2010年后CAFTA就已步入新阶段。后者又可以FTA的完善程度为标准,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基本阶段,即从建成到完善、从完善到提升,有一个相对明显的质的飞跃。虽然2014年8月FTA升级谈判启动,并历经4轮在2015年11月22日正式签署《中国与东盟关于修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书》(简称《修订议定书》),但其生效尚需一定时间,仅就目前而言CAFTA依然处在由完善向提升转换的关键时期;如果一切进展顺利,那么《修订议定书》正式生效的2016年5月1日就将成为CAFTA新阶段的分界点。无论如何,2015年对于CAFTA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东盟4个新成员国即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与中国建成FTA的5年过渡期满,中国提出的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正式落地,CAFTA升级谈判结束,《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行动计划(2016-2020)》完成磋商,东盟经济共同体宣布建成。
考虑到东盟各成员国间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及对灵活性的要求,尤其是为东盟新4国提供差别待遇和更多参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便利,CAFTA采取分阶段、多层次、渐进灵活的推进方式:2010年中国与东盟老6国即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建成FTA;东盟新4国拥有5年过渡期,在2015年与中国建成FTA。作为CAFTA的核心,货物贸易自由化同样分两个层面展开。其一,在双方达成全部货物降税安排之前开启快速轨道,从2004年1月1日起,对互补性强、双方均感兴趣且东盟更具比较优势的活动物、肉及食用杂碎、鱼、乳品、食用蔬菜和水果等主要为税则第1-8章的农产品和少量其他章节的产品实施免除关税的“早期收获计划”。其二,从2005年7月20日起全面启动降税进程到2010年1月双方93%的产品实施零关税,CAFTA不但降税时间跨度相对较长,东盟老6国和新4国分别于2018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履行完全部降税安排;而且敏感产品最终也不会实行零关税,一般、高度敏感产品的关税分别只降至5%以下和50%以下。
需要强调的,继《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分别于2005年7月、2007年7月、2010年2月正式实施,《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在2005年1月生效之后,双方还根据FTA的具体进展,对相关协议进行适时的修订,陆续签署3份《框架协议》议定书、2份《货物贸易协议》议定书和《服务贸易协议》第二批具体承诺的议定书,进一步开放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不断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营造更为便利的贸易投资环境。如,《框架协议》第三议定书专门就更为常设性的机构安排作出规定,以新建立的CAFTA联合委员会替代CAFTA谈判委员会。再如,为提高CAFTA的利用率,《货物贸易协议》第二议定书专门对CAFTA原产地规则项下的签证操作程序进行更新。
2 CAFTA的主要成效
总体而言,CAFTA启动以来运行效果良好,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持续促进作用屡超预测,不但分别在2004年、2007年提前实现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2000亿美元的目标,而且CAFTA已由17亿人口、约2万亿美元GDP进一步扩展为2014年近20亿人口、超过16万亿美元GDP的更为庞大的市场。
2.1 双边货物贸易持续快速增长,贸易创造效应不断显现
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货物贸易额,《框架协议》签署的2002年为547.7亿美元,中国是东盟的第3大、东盟为中国的第5大贸易伙伴;《框架协议》正式生效的2003年同比增长高达42.8%;“早期收获计划”开始实施的2004年提前1年实现1000亿美元的目标;《货物贸易协议》正式实施、降税计划全面启动的2005年同比增长23.1%;2007年提前3年突破2000亿美元,2010年达到2928亿美元、同比增长48%,2012年超过4000亿美元;“黄金十年”最后的2013年为4436.1亿美元;升级谈判启动的2014年达4803.9亿美元、已接近到2015年5000亿美元的目标,同比增长8.3%更是高于全国外贸平均增速4.9个百分点;签署《修订议定书》的2015年,虽然同比减少1.7%、仅为4721.6亿美元,依然距离5000亿美元的目标一步之遥,但较之8%的全国外贸平均降速已是相当不错的表现。从2002年到2015年,双边货物贸易增长7.6倍;中国已连续7年为东盟的第1大贸易伙伴、东盟则自2011年超过日本以来连续5年为中国的第3大贸易伙伴,均较2002年提升2个位次。2014年东盟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为14.5%,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1.6%,均高于2002年《框架协议》签署时的6%、8.8%的水平。需要强调的是,虽然2015年的双边货物贸易总额同比有所下降,但其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降反升0.3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从东盟进口,分别由2002年的235.7亿美元、312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2777亿美元、1944.6亿美元,为2002年的11.8倍、6.2倍,东盟保持中国第4大出口市场、第2大进口来源地的排名。
图1 2002年至2015年中国-东盟双边货物贸易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潜力的释放和创造效应同样在“早期收获计划”中有着极为明显的表现。以计划开始实施的2004年为例,据中国海关统计,早期收获产品的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39.8%、达到19.7亿美元;其中,中国从东盟进口11.5亿美元、同比增长46.6%,中国向东盟出口8.2亿美元、同比增长31.2%,增速均明显快于2003年中国对东盟的同类产品贸易和2004年中国整体贸易的水平。中国与东盟老6国完成“早期收获计划”、对东盟新4国“早期收获”产品实现零关税的2006年,双边农产品贸易总额同比增长31.1%;其中,中国从东盟进口同比增长34.5%,东盟是中国第二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地;贸易差额也由2002年的顺差1.5亿美元转变为2003年的逆差2.9亿美元进而逐步扩大到逆差19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农产品整体贸易逆差仅为9.6亿美元。即使深受危机影响的2009年,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依然同比增长1.9%、达139.2亿美元。CAFTA建成的2010年,双边农产品贸易总额181.7亿美元,同比增长30.5%;升级谈判启动的2014年达295.7亿美元,中国的贸易逆差也由2012年最高的60.4亿美元缩小为24.9亿美元,东盟是中国第一大农产品出口目的地。
2.2 开放领域逐步拓展,双边服务贸易呈现上升态势
根据《服务贸易协议》,中国在对WTO承诺的基础上,在建筑、运输、环保等5个部门的26个分部门作出新的市场开放承诺;东盟分别在金融、电信、医疗等12个部门的67个分部门作出市场开放承诺;《〈服务贸易〉第二批具体承诺的议定书》显示,中国对电信、建筑、金融、交通等部门的承诺做出调整和更新,并进一步开放公路客运、职业培训、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等部门;东盟各国作出具体承诺的部门也明显增加,且开放水平同样高出其对WTO的承诺。
随着中国和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双边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服务贸易协议》签署并生效的2007年,双边服务贸易总额同比增长42.1%、达179.1亿美元,东盟成为中国的第5大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CAFTA建成的2010年,双边服务贸易总额增至268亿美元、增幅49.7%,中国成为东盟的第4大服务贸易伙伴;2012年,东盟超越日本成为中国的第4大服务贸易伙伴;2014年,双边服务贸易同比增长44.7%、达到626.6亿美元。
2.3 相互投资日益扩大,人民币对东盟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加
2010年《投资协议》生效,中国与东盟的双向投资尤其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东盟成员国累计在华投资917.4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476.3亿美元,中国与东盟的双向投资已累计近1400亿美元,而截至《框架协议》生效的2003年这一数字尚不足31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2014年相对于2003年增长超过40倍,东盟是中国的第3大外资来源地,并超越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4大目的地。从2003年到2015年,中国实际利用东盟投资从29.3亿美元扩大为78.6亿美元,增长近2倍;截至2015年底东盟对华投资已累计近1000亿美元。与东盟对华投资的既有基础相比,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数额较小;《框架协议》签署后的最初几年也只是相对平稳地向前推进,2003年到2006年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由1.2亿美元增加为3.4亿美元。需要注意的是,与中国“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相适应,随着双边《投资协议》的生效,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增势迅猛。其流量已由2007年快速起步的9.68亿美元扩大到2014年的78.1亿美元,年均增长39.9%,占中国对亚洲投资流量的9.2%、对全球投资流量的比重也从2003年的4.2%提高到6.3%。2010年后中国对外投资总量的60%以上是对东盟新增的投资。仅就流量而言,与2014年中国实际利用东盟投资的金额65.1亿美元相比,中国已由2013年少近10亿美元成功实现反超13亿美元。截至2014年底,中国在东盟共设立各类企业3300多家、占境外企业总数的11%,雇用当地员工15.95万人、占境外企业雇佣外方员工总数的19%。
图2 2003年至2015年中国-东盟相互直接投资
随着在东盟使用数量的增加和范围的拓展,人民币在东盟的认可程度日渐提高,区域化取得积极进展。2009年7月,东盟成为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首批区域之一。中国先后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盟成员国签署总额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国银行相继推出新加坡元、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泰国铢、越南盾、印尼卢比、柬埔寨瑞尔、文莱元8个东盟成员国货币汇率。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盟成员国已将人民币作为自身的官方储备货币。2013年底中国还专门批准设立云南、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鼓励包括跨境人民币贷款、人民币与东盟成员国货币兑换在内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广西已开展9个东盟成员国货币柜台挂牌交易,并与全部东盟成员国展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中国-东盟(南宁)货币指数于2015年12月首次发布,人民币对东盟成员国货币整体呈现升值态势。
2.4 重点合作领域扩大、程度加深,合作平台日渐多样化
根据《框架协议》,农业、信息及通讯技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和湄公河盆地开发是中国与东盟加强合作的5个优先领域;此后又相继纳入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公共卫生和环境,双方的重点合作领域也由此拓展为11个。
为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的合作,中国与东盟积极构建相关运作平台。2009年,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发起、目标总规模100亿美元的离岸股权投资基金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设立;2010年4月,首期10亿美元开始运营,以东盟的基础设施、能源、自然资源为主要投资领域;柬埔寨的光纤通信网络项目、投资泰国最大生物质发电公司、支持中国民营企业开发建设老挝钾盐项目均在已批准投资项目之列。2009年,发布《中国-东盟环保合作战略2009-2015》,明确优先开展环境无害化技术、环境标志与清洁生产、环境产品和服务等6方面合作;2011年5月,中国-东盟环保合作中心正式启动。为推动双方的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2013年9月揭牌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已先后同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印度尼西亚5个东盟成员国建立双边技术转移中心;截至2015年5月,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共有成员1228家,其中403家来自东盟成员国;促成中国-东盟338项合作协议、合作金额5.1亿人民币。2015年,中国-东盟信息港9月正式落地;双方铁路合作更是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与印尼公司签署合建雅加达-万隆高铁协议、中老铁路(磨丁-万象)老挝段开工、中泰铁路合作项目在泰启动;李克强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中方将设立100亿美元的第2期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专项贷款;次区域合作中,由澜沧江-湄公河沿岸6国中、泰、柬、老、缅、越独立推动的首个合作机制——澜湄合作机制正式建立,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减贫合作成为现阶段的5个优先方向。
需要强调的,为促进企业合作,加快CAFTA建设进程,自2004年起已经连续举办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每一届都会紧紧围绕当年最为重要的议题展开全方位的深度交流,通过投资推介会、产业园区招商会、投融资对接会等,努力将FTA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由政府层面的政策措施切实转化为企业层面的实际行动,已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2015年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就是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创海洋合作美好蓝图”为主题,突出国际产能合作;各国企业共报名申请5563个展位,实际安排4600个展位,其中1296个为东盟成员国和区域外国家所拥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老挝、越南、缅甸6国继续包馆;据不完全统计,成功签约34项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涉及机械制造、汽车配件、能源、建材等众多领域。
[1]尚国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试验田:早期收获计划[EB/OL].中国商务部网站,2005-07-20.
[2]中国商务部等.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EB/OL].中国商务部网站,2015-09-15.
[3]李克强.在第十八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1-22.
[4]泛北金融合作力挺人民币“走出去”[N].广西日报,2014-05-12.
[5]银行高管看好东盟区域人民币国际化[N].证券时报,2014-09-22.
[6]金融创新助力广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N].广西日报,2015-10-08.
[7]协作网络成员已达1228家促成合作金额5.1亿美[N].科技日报,2015-06-12.
[8]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闭幕 促成“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项目34项[EB/OL].新华网,20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