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羊球虫病的诊治
2016-03-12栗当苗李永彬
栗当苗,李永彬
(1.灵宝市家畜改良站,河南 灵宝 472500;2.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例羊球虫病的诊治
栗当苗1,李永彬2
(1.灵宝市家畜改良站,河南 灵宝 472500;2.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羊球虫病是由艾美科艾美耳属的球虫寄生于羊肠道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该病多呈地方流行性,不但影响羊的生长发育,而且可造成羊只死亡。笔者结合临床病例就该病的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介绍如下:
1 流行病学
各个年龄阶段的羊均可感染羊球虫病,羔羊往往极易感染且患病严重,如果治疗不及时,时有死亡,成年羊一般为带虫现象。
羊球虫病的流行季节为春、夏、秋三季,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依不同球虫种类和各地气候条件而异。潮湿、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等饲养环境下易造成该病的流行。夏季突然更换饲料,感染率往往较高。食入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母羊乳房不清洁,经常在又低又湿的牧场上放牧,均易发生感染。另外,羊场的运动场及饲舍内由于消毒不严格,致使球虫卵囊的大面积感染和卵囊数量累积,常易爆发球虫病。
2 临床特征及病理变化
人工感染该病的潜伏期为1~15 d,1周龄以内幼龄羊最为明显,成年羊感染后,症状不明显。病羊被毛凌乱,身体消瘦,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渴欲增加明显,眼结膜黄染或苍白。个别腹泻严重,粪便中常混有脱落的黏膜、血液和上皮组织,排出的粪便腥臭或恶臭。体温40~42℃,死亡率在10%~20%左右。急性经过2~5 d后可转为慢性,病程延长至数周。
病死羊尸体消瘦、贫血,后肢及尾部被稀粪便污染。病理性特征主要集中在小肠上,肠黏膜上有淡黄色或淡白色的圆形或卵圆形结节,有的呈米粒至豌豆大结节,常成片分布,个别病例也能在十二指肠、空场和回肠上见到卡他性炎症,黏膜上有点状或带状出血;病羊其他器官病变不明显。
3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可作出初步诊断,生前镜检粪便检查球虫卵囊,呈透明无色或呈淡黄色;或无菌采取病死羊肠黏膜、结节病灶内容物发现各个发育阶段的虫体,即可确诊为羊球虫病。
4 病例介绍
驻马店市遂平县嵖岈山乡孙某养羊散养户,2015年春季从附近平舆县收购了300只断奶羊饲养,饲养10 d后,发现羊群内个别羊只出现逐渐消瘦,精神萎靡或沉郁,腹泻并伴有血丝,粪便腥臭;眼结膜有苍白或黄染,有贫血现象。发生该病后该畜主自行用贝尼尔配合磺胺类药物治疗,每天2次,连用3 d,发现治疗效果不理想,病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2015年4月15日来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治。
对病死羊进行解剖,可见小肠黏膜结节病变明显,其他器官病变不明显;结合实验室应用镜检检查粪便发现大量透明无色球虫卵囊;另外,还无菌采取病死羊肠黏膜内容物发现了几个发育阶段的虫体,确诊为该羊群为球虫病感染。氨丙啉按150 mg/kg混入饲料,连用7 d;接着用氨丙啉按75 mg/kg混入饲料,连用2 w。
采取以上措施,7 d后,电话回访,病羊群食欲迅速恢复,体质量也逐渐增加,整体恢复良好。
5 防治措施
每年的春、夏、秋三季定期驱虫,加强饲养管理,将粪便堆积发酵,以杀死球虫卵囊。羊舍及运动场,要保持干燥清洁,每天清洗,将粪便和垫草等污染物及时清除,防止污染饮水和饲草。哺乳母羊的乳房要经常擦洗和消毒,尤其是羔羊吃奶前做好消毒措施极为重要。成年羊和羔羊分开饲养。不要突然更换饲料或饲养方式,要采取渐进性方式过渡,以免发生疾病。在高温、潮湿的季节或发病频繁的羊场,可在饲料中添加氨丙啉抗球虫药进行预防,氨丙啉按50 mg/kg混入饲料,连用3 w。为减少球虫的耐药性,应采用轮换用药、穿梭用药的方法,提高药物防治的效果。发现该病应及时采取隔离、卫生和添加药物进行综合治疗,氨丙啉按150 mg/kg混入饲料,连用7 d;接着用氨丙啉按75 mg/kg混入饲料,连用2 w。重症者应对脱水严重,病程较长的羊,在对因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强心、补液等辅助治疗。
S858.26
B
1004-5090(2016)12-0046-01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