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法探索天然药物化学教学*

2016-03-12张小坡靳德军高炳淼张俊清

广州化工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甾体教学法知识点

张小坡,魏 娜,靳德军,高炳淼,宋 芸,张俊清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99)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法探索天然药物化学教学*

张小坡,魏娜,靳德军,高炳淼,宋芸,张俊清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海南海口571199)

通过《天然药物化学》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法应用比较总结出,运用“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课程教学法,比传统教学、单纯使用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有着较大的优势。体现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掌握关键知识点牢固、应用知识主动性高,等等。本文结合教学过程中采用方法,详细介绍采用“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具体过程,总结该方法的特点、优点,以期为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提供思路和参考。

天然药物化学;微课;翻转课堂

微课(Microlecture)教学多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学生围绕关键知识点开展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1-2]。微课的核心是教学微视频,此外还有相关的教学课件、练习测试及师生互动等辅助性教学资源。通过这些资源的有机组合,构建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教学环境,是一种新型教学形式[3]。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则是通过调整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内容、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转移给学生[4-5]。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期望学生能够更主动的参与课程学习,共同学习课程知识,养成主动学习知识的习惯并积极获得对课程、学科中问题的深层次理解。

两种新型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时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各自的缺陷。笔者认为主要的问题在于,微课教学法的教学视频是课程的关键知识点、核心问题,多数为教学中要求掌握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微课的讲授,学生往往可以理解关键知识点,但是存在着教学碎片化的现象。尽管对于核心问题可以掌握,但对于一个章节往往难以获得系统了解。而翻转课堂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对于多数学生来说,他们阅读课件、预习课本、听录音的积极性并不是太高,虽然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习题测试,但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天然药物化学(Natural Medicine Chemistry)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中的化学成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6]。天然药物化学涉及的知识面广、深,学生比较难掌握。因此,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起到对天然药物更系统、更好的学习。

根据微课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特点,结合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规律,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取长补短”的方式,将微课吸引力大与学习主动性强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天然药物化学多个章节的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现将“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实施、优点、效果,结合《甾体及其苷》这一章节进行总结归纳如下。

1 微课的制作

微课的制作以短小精悍视频为主,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教师挖掘课程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及亮点。笔者在制作《甾体及其苷》这一章节的微课视频时,首先确定课程的核心内容[7],例如甾体的定义(以糖皮质激素等常用甾体类药物为切入点)、甾体的结构特点(环戊烷骈多氢菲,编号,立体构型)、强心苷(定义、结构类型、显色反应)、甾体皂苷(围绕螺甾烷以及异螺甾烷结构、理化性质差异)内容,采用常用视频制作软件,制作成5~6个视频(以PPT为背景,配以声音讲解),每个视频3~5 min。

另外,视频中突出重点知识的讲解,在制作过程中注重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比如在甾体类化合物定义、结构介绍中可借鉴SARS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来引入;在强心苷讲解时引入古代使用见血封喉汁液进行狩猎,并介绍强心苷类化合物可以用来狩猎的原理;在甾体皂苷介绍是,引入薯蓣皂苷元的发以及应用,等等。利用短小精悍、吸引力十足的视频,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快乐、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熟悉《天然药物化学》不同章节学习的关键知识点。

2 翻转课堂的实施

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同时,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比如提出哪些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哪些通过学习熟悉,要求几个同学一组,一起学习,并进行交流等。具体如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甾体的定义、强心苷的结构分类、显色反应、螺甾烷以及异螺甾烷结构差异;熟悉甾体的结构特点、强心苷的药理作用、甾体皂苷结构特点;了解波谱学方法鉴别强心苷的规律等知识点[8]。按照以上不同的要求,制作成学习卡片,发放给学生。并要求学生结伴学习,互相讲述学习效果(如知识点掌握的情况)以及收获(是否掌握核心),对定义、分类、显色反应等知识点随学随掌握,记录下哪些知识点的掌握良好,哪些似懂非懂,哪些不懂,并鼓励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不懂的问题,将不懂的知识留到课堂上向教师请教。通过以上翻转课堂学习法,将制作的微课、学习要求、学生交流相互结合的学习方式在预习、学习《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前使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3 课堂学习

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最为关键,通过大量尝试以及摸索。传统教学法多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案、教案提要,按照时间、内容进行讲授。这种教学法可以顺利完成教师既定的讲授内容,章节的知识点,但存在与学生互动少,测试少,往往课堂学习效果很快会被遗忘的缺点。因此,在借鉴传统教学法优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笔者主要通过四步来完成课堂教学。首先,在课堂上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并让学生提出以上内容是否合适(包括视频清晰度、声音清晰度、内容的长短等)。接下来,回顾翻转课堂学习的知识点,并对翻转课堂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形成章节学习链,摒弃单纯使用微课学习的碎片化现象,使得学生了解整个章节的逻辑、特点以及绝大多数的知识点,而这个要求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前期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随后,开展习题测试。通过公共网络上的国家、省级精品课程等项目建设成的题库,从中寻找由易到难的测试题(选择题为主,简单题为辅),让学生们完成课堂测试[9]。最后,展开讨论,针对章节的关键知识点、难点进行讨论,以学生为主体,给他们时间、空间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教师加以引导,最终完成课程的授课。

课堂教学时间一般为40分钟,笔者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如下:学习效果检测以及翻转课堂资料评价安排5分钟,学生们积极性很高;第二步安排10分钟讲解章节难点,如甾体类化合物的稠合方式、立体构型、波谱学特点等,以及微课中未涉及的知识点,如强心苷水解速度比较、强心苷强心作用特点与规律、甾体皂苷常用的提取方法等;第三步安排15分钟完成测试,按照授课顺序以及难易程度,选择测试题。如甾体的定义,强心的分类,强心苷内酯环显色、去氧糖的显色反应、强心苷水解速率比较、强心苷强心作用规律、螺甾烷和异螺甾烷波谱差异等等知识点,进行测试;第四步安排10分钟,用于讨论是否有未掌握的内容,理解不了的内容以及学生们是如何思考问题的等等。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要求他们掌握学习的知识点,并理解原理。引入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并布置可以有创新的课题,给他们进行创新思维训练。通过,课堂的学习,完成教学的目标,并培养药学专业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方式,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学习效果测评

无论应用何种教学法开展课程教学,并不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终的目的。而掌握知识,学会应用乃至创新,培养优秀药学人才方是教学的目标。传统教学方法多数是以考试为核心,学生学习目的是为完成期末考试成绩,忽略人才的培养。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课堂教学活力足、氛围活跃、轻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学习的效果比传统教学法要好很多。学习效果直接体现在学生愿意主动思考,章节基本知识点掌握牢固,乐于进行大量习题测试,并积极开展一定的讨论,这样的过程无论对于知识的学习、应用、创新各个方面都远远胜于传统教学法[10]。特别是习题测试,学生们能够完成测试并选择正确的答案,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收获,带来极大的自信心。而教师在此过程中除了可以看到学习效果好的学生,也可以观察到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的学生,可以针对性、个体化的进行辅导、教授,学习效果明显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成就感得以提升。而自信心、成就感的培养对于高校大学生成才来说最关键,在工作中他们往往带着大学专业学习时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努力工作,是他们作为科研人员、教师、管理者等岗位的内在资本。

5 讨 论

笔者通过平时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观察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意愿并不是特别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课程内容晦涩难懂以及教师教学方法不合适是最大的问题。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流的发达,涌现出许多新兴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新的方法与工具,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并鼓励他们主动交流讨论。

在学习《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同时,串联以前学习过的《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辅以课堂检测练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提高、学习效果较传统课堂有了很大的提升。当然,相比传统备课的方式,这种教学法对教师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特别在微课制作、课堂安排、习题寻找、习题讲解方面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值得肯定的是,大量教学工作付出,收获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学生们能够主动的学习,应用知识,并期望在以后工作中有强烈的创新意识。通过尝试“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笔者认为,这一教学法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适用,并在药学其他学科如《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课程中同样适用,特别是学生反映“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教学法,值得推广。

6 结 语

《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程具有抽象、难懂的特点,传统教学方式多数不被学生接受,这也是药学基础课程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借鉴现代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经初步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并不是最完美的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继续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更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组织新的教学形式,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目的,培养优秀的药学专业人才,是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1]徐丹丹,偶志红,毕小平.在药学类专业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的尝试[J].药学教育,2014, 30(2): 27-29.

[2]焦建利.微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14(8):113-114.

[3]李焱,陈智娴.内容型教学法(CBI)在药学英语课程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4(13):72-73.

[4]焦建利.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五个关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8(7): 17-18.

[5]刘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3):14-16.

[6]陈刚,裴月湖,吕阿丽.特色化天然药物化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药学教育,2011, 27(5): 8-10.

[7]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20-225.

[8]吴继洲,孔令义主编.天然药物化学[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 2008:228-240.

[9]王英.我国医学药学类(本科)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药学教育,2014, 30(1): 12-15.

[10]廖彭莹,卢汝梅.提高《天然药物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 13(1): 107-108.

Combination of New Teaching Methods of Microlecture and Flipped Classroom in Teaching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ZHANGXiao-po,WEINa,JINDe-jun,GAOBing-miao,SONGYun,ZHANGJun-qing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Hainan Haikou 571199,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y new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MOOCs, Microlecture, Flipped Classroom, are emerging. Therefore, new methods application is important in promoting teaching quality. By trying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it showed that the teaching of Natural Medicine Chemistry could be carried out by combination of Microlecture and Flipped Classroom (MFC). By applying this method, the teaching quality was improved largely. This improvement could be listed as many aspects. The most obvious was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MFC were in a dominant position and more activ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e introducing MFC in teaching process and effects as well as suggestions were summarized.

Natural Medicine Chemistry; Microlecture; Flipped Classroom

教育部药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海南省级精品课程-天然药物化学(2010年)。

张小坡(1982-),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张俊清(1964-),女,教授,主要从事药物分析研究。

G642

1001-9677(2016)012-0191-03

猜你喜欢

甾体教学法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非节肢类海洋无脊椎动物中蜕皮甾体及其功能研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海洋微生物来源的甾体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紫玉簪活性甾体皂苷的制备工艺研究
改良CLSI M38-A2应用于皮肤癣菌对甾体皂苷敏感性的测定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