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发生危害及治理策略
2016-03-12王绍文韩世德胡爱华林红英任大川
王绍文,韩世德,胡爱华,林红英,任大川
(潍坊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山东 潍坊 261061)
松材线虫病发生危害及治理策略
王绍文,韩世德,胡爱华,林红英,任大川
(潍坊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山东 潍坊 261061)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松属树木毁灭性死亡的一种森林病害。被称为松树的“癌症”,被许多国家列为检疫对象。该文就潍坊市发生状况和几年来采取的防控技术措施、治理策略、再度入侵扩散风险评估及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松材线虫病;发生;治理策略;风险评估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区位优势独特,辖四区、六市、两县,五个开发区,总面积1.61万km2。目前,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到41.1万hm2,全市森林面积达到37.65万hm2,林木覆盖率达到35.5%。其中松林面积1.02万hm2,主要为油松、黑松、赤松,是潍坊市风景名胜区及生态公益林的主要组成树种,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植。成片主要分布在潍坊市重点生态保育区的南部和西南部,多为生态脆弱的山区丘陵地带。2010年临朐县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几年来在上级政府和业务部门大力指导帮助下,市、县两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努力,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疫情解除。该文就潍坊市治理松材线虫病的策略、扩散风险以及存在问题予以建议和分析,旨在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疫情发生和除治基本情况
1.1 疫情发生情况
2010年潍坊市在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春季监测普查时,在临朐县国有沂山林场发现疑似罹病木,随即取样上报国家林业局松材线虫病鉴定中心鉴定,确认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临朐县组织人员进行了详细调查,共有3个小班发生疫情,发生面积24.86hm2,发生株数为135株。经分析,判断发生原因是人为传播携带有线虫和媒介昆虫的疫木及其制品而引起的。主要是施工单位调入了未经处理的松材导致疫情发生。
1.2 疫情除治情况
确认临朐县国有沂山林场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后,国家林业局根据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于2011年将临朐县划为松材线虫病疫区。为此,国家林业局与省、市人民政府层层签订了责任书,要求3年拔除临朐县疫情,潍坊市与临朐县分别制定了2011~2013年防控总体方案。经过治理,截止2015年连续5a对疑似木镜检没有发现松材线虫病新疫点。2013年顺利通过了省林业厅的考核验收。2014年通过了国家局的考核验收,2015年国家林业局第4号令宣布临朐县疫情撤销。
2 疫情治理策略
根据潍坊市所处的区位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几年来,我们通过严格疫情监测、加强检疫检查、积极除治疫情等一系列措施,圆满完成了防控目标任务,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2.1 组织保障措施
2.1.1 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把防控松材线虫病作为一项硬指标,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实行跟踪问效。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市委书记亲自过问,市委副书记、市长专门调研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并作出明确指示,分管副市长更是亲力亲为,靠前指挥,靠上抓。自2010年以来,各级根据松材线虫病发生防控情况,制定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治(预防)方案,并报经上一级批复实施,为每年的防控工作提供了指导。
2.1.2 调整完善了防控指挥机构
市、县两级都调整充实了政府森林防火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吸纳监察、发改、财政、农业、林业、市政、交通等有关部门参与,界定了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加强了对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
2.1.3 组织召开了防控工作会议
各级政府和防控指挥部以及林业部门分别召开一系列会议,专题部署,周密安排,细化任务要求。通过一系列安排、部署,搞好松材线虫病防控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成为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在全市形成了强大合力。
2.1.4 层层落实了防控责任
市、县、乡层层签订了松材线虫病防控目标责任书,有的甚至将责任书签到村、到人,明确职责,层层分解落实任务,使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形成部署周密,责任明确,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责任体系。
2.1.5 广泛宣传发动,专群结合联防联治
防控松材线虫病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组织方式上,我们构建起政府主导,各部门密切配合,联防联治的工作模式。在疫情除治上,走专群结合,全社会参与的路子。同时,活化宣传形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控。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了松材线虫病防控咨询电话,为社会提供技术指导,印制了防治手册、明白纸、图片,刻录光盘,通过赶大集、科技周、张贴等形式向群众发放宣传;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也加大宣传力度,不但宣传松材线虫病的严重危害性,同时也宣传识别和防治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会辨认、懂防治。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使得全社会重视、支持、参与松材线虫病防控的热情得到提高。
2.1.6 加大投入,提供资金支持
市级财政拿出2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全市监测防控补贴。各县市区都将松材线虫病防控(预防)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拿出专项资金,储备应急防控物资。为了保证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措施的落实,疫情区的临朐县县委、县政府,各级各部门加大资金投入,疫情发生后共投入资金1160多万元。与此同时,市林业部门成立了松材线虫病防控专家技术服务组,组织重点县市参加了全国专业培训,开展了市级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培训,为县级培训业务骨干30多人,县、乡也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全市各级共举办培训班12多期,培训人员500多人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1.7 严格督查,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市、县将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督查事项,实行跟踪督查问责。市“两防”指挥部门专门成立了松材线虫病防控领导小组和督导组,深入各县市调查摸底,督促工作开展,对督查出的问题,立即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通过严格督查,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监测防控技术对策
2.2.1 合理区划、分类施策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在潍坊市发生危害,我们按照合理区划、分类施策的原则,结合周边疫情,将潍坊市松林分布区域划分为4个区域。发生松材线虫病的疫情县划为除治区;将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松林分布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省、市级森林公园、其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的区域划为重点预防区,主要涉及南部和西南部山区丘陵地带;将除治区、重点预防区之外有散生松树分布的区域划为一般预防区;与该市接壤的松林分布区划为市际联合除治(预防)区。
2.2.2 强化普查监测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加强松材线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全市共划分42个监测区,其中防治区10个、重点预防区21个、一般预防区11个。每一个监测区有2名监测员,负责本区域的松材线虫病监测工作,监测覆盖率达100%。
(1)全面普查。为确保普查监测质量,确保责任到人。按森林资源小班分布图,设计路线对所辖区内松林进行普查。尤其加强对交通沿线、风景区、大型厂矿企业、仓库、城镇、高压架线塔等人员活动频繁区域的松林进行重点普查,发现枯死松树,查明分布地点、树种、面积、枯死株数、松褐天牛危害情况,分别在树干的上、中、下部位取样,及时分离鉴定。
(2)常年监测。定期巡查:对有松林分布的乡镇、林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每月对林区的松林进行巡查,发现死亡松树或松树有感病症状,立即报告并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病。固定监测:对重点区域的林区设置固定标准地,指派专人实施常年监测,发现松树枯死立即报告并取样分离鉴定,对发现的死树,由基层技术人员分别在树干的上、中、下部取样,及时送有关部门鉴定。
(3)坚持疫情报告制度。新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的乡镇,要按相关规定逐级上报,及时启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经市级林业主管部门核实后,1日内报省林业厅和市政府。坚持松材线虫病月报告制度,各地每月25日前按要求将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情况、松材线虫病发生防治情况报省、市林业主管部门。春、秋季专项普查报告分别在5月份、11月份报告省、市林业主管部门。
2.2.3 强化检疫封锁,严禁疫情传入传出
松材线虫的传播主要是松科疫木及其制品的非法流动及检疫处理措施不力造成的。几年来,充分发挥木材检查站和检疫检查站的作用。非疫情区,加强松科植物及其制品、包装材料的检疫检查和复检工作,严禁没经过检疫的松属制品调入。疫情发生区,加强松科植物及其制品检疫监管,未经检疫批准,不得擅自调出。做到了既不引祸入境也不染祸于人,防止了疫情的传播扩散。
2.2.4 积极开展疫区除治工作
针对临朐县沂山林场疫情发生情况,按照国家林业局印发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开展了一系列综合除治工作。临朐县沂山林场组织人员,对发现的枯立木、衰弱木、天牛危害木及时进行清理,共清理613.3hm2,伐除2.72万株,死树伐除率达100%。实施清理病死树时,所有伐桩高度应低于5cm。疫病发生迹地清理干净,不遗留直径1cm以上松树枝桠。病死树伐根罩塑料薄膜后灌施药物覆土盖实。对根系处理难度大的用虫线清等化学药剂进行喷淋,后覆膜和培土覆盖,条件允许的采取连根刨除办法,然后集中烧毁。连续4a设置诱木、树干注药、飞机喷洒5%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0%吡虫啉对媒介昆虫松褐天牛实施防治8000hm2。
3 再度入侵扩散风险分析
潍坊市具备松材线虫病发生、扩散、流行的所有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面临着松材线虫病再度入侵扩散的现实威胁。
3.1 寄主植物
松材线虫病的寄主植物为松属树种。潍坊市松林资源丰富,大多分布在风景名胜区及生态公益林内,是潍坊市森林主要的构成树种,病害流行的寄主条件优越。
3.2 媒介昆虫
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主要是松褐天牛。资料显示:松褐天牛在北纬40°以南、海拔1500m以下均有分布,潍坊市是松褐天牛适生区。调查表明,松褐天牛在潍坊市广泛分布,种群密度较高,每年自然死亡的松树上有大量的松褐天牛。
3.3 气候和温度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松材线虫病在年平均气温高于14℃地区极易流行。潍坊市四季分明,日照充分,温度适宜,而且松材线虫病发生危害的5~10月正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候,很适合松材线虫病流行和扩散。
3.4 地理位置及自然传播的可能性
潍坊市东临松材线虫病疫情区,发达的交通和物流,存在再度传入的风险。研究资料表明,松褐天牛成虫飞行距离一般在1000m以内,最大飞行距离约3.5km,自然传播威胁越来越大。
3.5 人为传播的可能性
人为因素是造成松材线虫病远距离跳跃式扩散传播的最主要途径。专家认为:大部分松材线虫病新疫点都是由通讯、电力、交通、建筑等项目建设中,调入未经处理的感病原木、木材、包装材料、电缆木芯盘等引起的。据调查:潍坊市松木、松材制品及包装材料流通活跃,而相关单位,特别是有些经销单位检疫意识淡薄,很少主动按《植物检疫条例》规定进行报检或办理《植物检疫要求书》,这就使疫情随木质产品流入潍坊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4 治理存在的问题
(1)松材线虫病多发生在深山老林内,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监测、普查、防治作业十分困难,一个劳动力每天只能砍伐2棵死树,每砍伐处理1株松树需花费180元左右,作业成本高,治理难度大。
(2)缺乏先进的监测、检疫检验仪器设备。监测、检疫手段落后,目前只靠徒步查,肉眼看,不能及时准确监测、鉴定松材线虫病。
(3)防治基础设施设备、手段落后,特别是乡镇林业站(林场)无监测、除治设备,缺检疫、监测技术人员。
(4)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影响查治工作开展。潍坊市松林全是公益性防护林,仅靠当地政府投入,远远不能满足预防治理的需求,难以应对突发的松材线虫病等自然灾害所需。同时,严重影响监测普查工作,加大了预防除治难度。
(5)群众对松材线虫病的危害程度认识不够,少数地方政府部门对松材线虫病防控(预防)工作,存有麻痹和侥幸心理,工作力度还跟不上。
[1]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22-23.
[2]叶建仁.松材线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54.
[3]宋玉双.中国松材线虫病防控[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3:4-142.
[4]潘宏阳.当前我国松材线虫病的治理对策[J].森林病虫通讯,2000,19(6):44-47.
S763
A
1002-3356(2016)06-0087-03
2016-10-22
王绍文(1962-),男,高级工程师,山东昆虫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Email:wswwf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