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有效措施的探讨

2016-03-12宋小荣

地下水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宋小荣

(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局,陕西 咸阳 712000)



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有效措施的探讨

宋小荣

(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局,陕西 咸阳 712000)

农田水利灌溉作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开展对农田水利灌溉研究,促进农业发展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我国很多灌区存在着缺乏科学灌溉理念,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要加强水利灌溉体制改革,加大宣传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明确管理部门供水、节水双重职责,为努力创建节水型社会作贡献。

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有效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灌溉用水是农业生产中用水量最大的环节,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相对较为粗放,在灌溉方面缺乏节水意识,常常导致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灌溉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加之用水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总体导致了我国当前在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方面相对并不理想,必须要找到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措施来予以解决。

1 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必要性

1.1是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的必然要求

农田水利工程最基本的功能便是保证农业生产灌溉用水的有效供应,农田水利灌溉质量上的不足往往会导致农作物生产用水供应上缺乏合理性,或灌溉用水得不到充分的保证,或灌溉用水量控制不当,超出作物正常需水范围,导致田间积水,影响土壤透气性,进而造成农作物产量的下降,这些对于农业生产而言都是十分不利的。农业生产关系着我国的国计民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基础环节,只有充分保障农业生产的质量,才能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农田水利灌溉质量又是影响农业生产质量的关键要素,因此,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也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1.2是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当前阶段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面对着当前全球能源危机的紧迫形势,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涉及到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农业生产自然也包含在内,节约社会的建设要求对能源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浪费,而我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下,使得广大农民对于资源的节约意识相对较差,尤其在农田灌溉方面,由于传统生产模式的限制,加之缺乏专门的指导,低效灌溉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与此同时,由于对农田水利工程缺乏必要的维护管理,水利设施使用中存在不规范的操作,也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及设施的使用寿命下降,故障损坏问题时常发生,这也大大增加了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的成本,造成大量资金的不必要损失。基于此,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科学管理,减少农田灌溉与水利工程运行方面的浪费,对于建设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1.3是推动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针对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作出积极的转变,传统模式的农田水利灌溉常常存在着一系列的用水冲突,在灌溉用水的管理上也难以充分保证公平、公正与透明性,不同灌区的供水效率也存在着差异,这也会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的转型和发展的步伐。针对当前形势,通过农田水利灌溉体制方面的改革与优化,改变传统模式,积极鼓励农民自愿自主的参与到小规模水利工程及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当中,提高农民对参与水利灌溉管理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通过水利灌溉质量的提升以及管理模式的转变,刺激和启发农民创新生产模式,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以及通过承包、流转等形式,以农户、集体或企业为主体,实现规模化生产,其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具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意义。

2 当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方面存在的不足

2.1缺乏完善的水利灌溉管理体制

水利工程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组成被称为管理制度,其中组成部分和结构相互结合起来,方可成为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并可有效实现管理的目的。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对于全世界所有的经济实体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我国农村的农田灌溉管理体系而言,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前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发展过程中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目前的水利灌溉管理体制完善性相对不足,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够细化,许多管理内容缺乏可操作性,无法充分发挥对水利灌溉管理的指导作用,同时,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也具有着一定的盲目性,对于水库建设质量、灌溉渠道畅通性以及灌溉效率等缺乏重视与有效管理,这些都导致我国目前水利灌溉质量与水平普遍较低。

2.2水利工程设施建设面临瓶颈

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是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基础,只有保证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完善到位,才能够使水利灌溉质量充分满足农业生产对于水利灌溉的需求。然而从我国的当前实际来看,在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方面还面临多方面的瓶颈,包括工程建设资金短缺,相应资源供给不足,这也就极大限制了我国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质量与效率,尤其是在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方面,导致所建设的工程质量与品质得不到有效保证,也影响着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应有作用的发挥。

而造成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瓶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我国工、农业经济发展的脱节,西方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往往工农业发展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发展速度的提升,也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而随着现代化高品质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也给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但由于我国工、农业经济发展长期分离,且政策对于工业发展保持着一定的倾斜,这也导致工业难以为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提供资金补充与支持。其次,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地方政府部门大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农田水利工程虽然是有偿使用,但其根本性质并非盈利性的,所获得的直接经济收益相对有限,这也就导致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不足,面向市场的资金筹集也较为困难,整体导致资金缺口成为制约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瓶颈。

2.3农田水利灌溉监管力度不足

监管不力所导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利项目的功能单一,建设质量不合格,不利于发挥有效的灌溉功能,有时还会导致水土流失和干旱的加剧,并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水利运输通道的维护状况也令人担忧。在中国许多地方仍在使用土质的运输沟渠,这些沟渠经过多年的使用,泥沙的沉淀情况非常严重,还有很多沟渠渗水漏水情况很多,严重损害水利工程的作用,但相关部门并未及时组织修复,所采取的修复措施也因缺乏监管而难以得到充分落实。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农田灌溉规划,没有明确相对时间的灌溉水量等要素,反而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 提高我国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措施

3.1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水利灌溉体制改革

要实现我国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提高,首先要针对现有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中的种种不足进行完善,改变传统不合理的制度,结合新时期农业经济与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实际,制定一套新的科学、健全的水利灌溉管理制度体系,为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提供必要的科学的理论指导依据。同时,为突破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瓶颈,国家还应通过加大补贴投入,利用政策引导向社会筹集资金,以及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个人或集体自主集资承包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方式,补足当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硬件体系,并通过对产权的明晰,对水价体制的变革,对管理模式的优化,全面提高灌溉管理的水平与质量,进而有效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总体质量。

3.2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要改变传统农田水利灌溉中所存在的严重浪费问题,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相关部门应选派专门技术人员与村委会进行深入合作,在了解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挨家挨户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让村民明确粗放式灌溉对于农业生产的弊端,指导农民适时、适度进行农田的灌溉,并使农民能够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更加自觉地选择节水灌溉方式,也帮助农民降低灌溉用水成本,提高农民收益。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加大力度在广大农村地区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节水灌溉工程,利用现代化的灌溉技术与管理措施,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节水的有效性,充分发挥节水灌溉工程在能源资源节约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我国的农业生产进一步向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此外,专业型高素质工作队伍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队伍的建设,通过加强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以完善系统专业的培训途径,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宣传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并通过入口关的开放与严格把控,吸收来自社会及高校的优质人才,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3.3明确水利管理单位供水、节水双重职责

作为水利管理单位,在节水上面应该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并且主管部门要运用节水量和供水量这两个指标来对水利管理单位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考核。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会因为地域不同而产生差异,对于农作物来说,也会因为需水量不同而产生变化。因此,作为水利管理单位,一定要合理的调配水资源,做好供水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水利单位在做好水资源调配的情况下,还应该加强对水库和渠道的建设,对主渠道要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水泥的衬砌,对支渠要大量引用水泥管道和各类低压管道,这样才可以达到完善引水系统和抽水系统的建设,从而有效的提高渠道灌溉的力度,实现水利灌溉中节水的目的。

[1]仲海霞,张振元.探讨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措施[J].民营科技.2012(08).

[2]陈雪莲.关于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5(06).

[3]张青土,高延会.论农田水利灌溉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2(15).

[4]张娟,晋玉靖,宋红利.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风.2015(16).

2016-05-30

宋小荣(1976-),女,陕西咸阳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灌溉与资料管理方面的工作。

S274.3

B

1004-1184(2016)05-0105-02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